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名字取“黎庶昌盛”之意!

河北省,簡稱“冀”,與河南省相對應,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河北地處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下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昌黎縣來說,人口超50萬,隸屬河北省秦皇島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北枕碣石,東臨渤海,西南挾灤河。在歷史上,公元1189年(金大定二十九年),廣平縣取“黎庶昌盛”之意定名昌黎縣。由此,就昌黎縣來說,名字取“黎庶昌盛”之意,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名字取“黎庶昌盛”之意!


首先,昌黎縣,隸屬河北省秦皇島市。在地理位置上,昌黎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位於東經118°45′至119°20′,北緯39°25′至39°47′,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挾灤河。縣域東西最長50公里,南北最寬47.5公里,總面積1212.4平方公里。昌黎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有山地丘陵、山麓平原、濱海平原。山地丘陵主要分佈在北部地區,面積63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5.2%,海拔50~350米,最高峰為碣石山仙台頂,高度為695.1米。就昌黎縣的歷史來說,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夏朝時期,該地區屬古冀州之地。商朝時期,該地區屬孤竹國。一般認為,孤竹國從商代立國到滅亡,存在約940多年(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名字取“黎庶昌盛”之意!


春秋戰國時期,今河北省昌黎縣一帶屬燕國的疆域。燕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時期的周王族諸侯國之一,始祖是周王族宗室召公,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是為燕召公。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秦皇島市昌黎縣一帶屬遼西郡這一建制。西漢建立後,該地區屬遼西郡絫縣。東漢時期,省入臨渝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昌黎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三國時期,該地區仍為遼西郡臨渝縣地。西晉取代曹魏後,今昌黎縣一帶改屬遼西郡海陽縣。北魏時期,該地區為肥如縣地。在南北朝時期,今昌黎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名字取“黎庶昌盛”之意!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今昌黎縣一帶為平州肥如縣地,後省入新昌縣。開皇十八年,新昌先更名盧龍縣,該地區為盧龍縣地。唐朝建立後,今昌黎縣一帶屬平州石城縣地。永泰元年,在昌黎縣靖安設置柳城軍。後期,營州僑置到臨渝關裡。公元923年(遼天贊二年),僑置營州境內設置營州鄰海軍,並在營州新置廣平縣,今昌黎縣一帶屬之。金國時期,營州廢,廣平縣直隸平州。公元1189年(金大定二十九年),廣平縣取“黎庶昌盛”之意定名昌黎縣。由此,就昌黎縣來說,名字取“黎庶昌盛”之意,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元至元二年,撫寧縣和海山縣併入昌黎縣,三年,復置撫寧、海山。四年,夫併入昌黎。七年,置撫寧,將昌黎、海山併入撫寧。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名字取“黎庶昌盛”之意!


最後,至元十一年,置昌黎縣(屬灤州)。並海陽入,改永平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昌黎所屬永平府為平灤府,後又改成永平府。清代,昌黎縣仍隸永平府,永平府隸屬直隸省通永道。到了1913年,昌黎縣屬渤海道。1914年,昌黎縣屬津海道。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昌黎縣直屬於河北省。1960年,昌黎縣隸屬唐山市。1970年,昌黎縣屬唐山地區。1983年5月,唐山地區撤銷,昌黎縣劃屬秦皇島市。如今,昌黎縣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截至2018年底,昌黎縣總面積達1212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56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