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的這碗客家紅糖鮮果酸,承載著無數博白人的美食記憶

美食是一種記憶,是一種抹不去的鄉思。在世界客家第一大縣博白,有一道充滿鄉土特色的客家美食——紅糖鮮果酸,更是無時不刻地挑逗著人們的味蕾。

英雄難過美人關,美人難過酸料攤。回到博白縣城,外出返鄉的遊子往往情不自禁,而女孩更是結伴或纏著自己的伴侶,上街尋覓這一美味小吃,享受那一份甜美濃郁的鄉情。

走進博白縣城的李記酸料店,一陣陣帶著水果甜味的清香傳來。年逾六旬的李其珖正在忙碌著:清洗、切塊、調料。一盤盤用紅糖等調料醃製的水果酸料很快擺上桌:滷製芒果、蜜制菠蘿、清香石榴……吃起來甜脆可口,香氣馥郁,唇齒留香,讓人回味無窮。

李其珖老人介紹,博白酸料是當地的一種傳統美食小吃。它的特點是用生鮮果蔬醃製,現醃現吃,酸甜可口、解饞除膩、健胃消食,味道鮮美無比。以前,醃製酸料用的配料多是食鹽、酸醋、辣椒、白糖,用紅糖醃製則是他“發明”的。

花甲老人的這碗客家紅糖鮮果酸,承載著無數博白人的美食記憶

“常言說眾口難調,傳統也要進行創新。”為了醃製出更適合眾人口味的酸料,李其珖經常與老顧客促膝交流,向食品專家請教,琢磨改進醃製方法,研製出“芒果水”獨家配方,用的是多種天然原料,而且適用於醃製各類水果。

2010年,在第二屆博白客家文化美食節上,李其珖用“芒果水”加紅糖調製的“滷製芒果”,以獨有的酸辣香脆、清甜可口、色澤鮮豔,征服了眾評委的味蕾,贏得一致青睞,被評為博白客家“十大小吃”。從此,紅糖鮮果酸聞名遐邇。作為博白客家小吃老字號的李記酸料吸引來了博白電視臺、玉林電視臺、廣西衛視等諸多媒體的目光。

“做酸料原本只是為了養家餬口,沒想到一干就是30多年,還幹出了點名堂。”李其珖老人感慨地說。他是博白縣沙河鎮山橋村人,早年因家庭貧困拉水果到縣城賣,看到一家學校門前的酸料攤很紅火,便與酸料結下不解之緣,開始學藝擺攤賣酸料。如今,他研製的紅糖鮮果酸系列,繼“滷製芒果”奪魁之後,“清香石榴”“蜜制菠蘿”又先後斬獲博白“十大特色小吃”、博白客家“特色風味”優勝獎殊榮。

花甲老人的這碗客家紅糖鮮果酸,承載著無數博白人的美食記憶

“年紀大了,現在就想著把這門手藝傳給後一輩。”李其珖說,近幾年不少年輕人慕名前來拜師學藝。作為紅糖鮮果酸的創始人,他不但不藏著掖著,而且悉心教導,傾囊授藝。據他所知,現在玉林、貴港、欽州、南寧等地,都有李記酸料弟子開的酸料店。一些家庭貧困的弟子,因此走上了創業致富路,也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學做酸料,當然是想自己創業,掙錢讓家人過上好日子。”7月初,在廣東東莞一家企業打工的梁妹,因父親患病回到平南老家,無意中品嚐到這一味道獨特的博白酸料,便毅然帶著疾病纏身的父親來到博白縣城找到李師傅,邊照顧父親邊學習鮮果酸製作技藝。接著,她返回東莞,辭去原來的工作,與朋友一起開了家水果酸料店。

“我有一個心願,就是打響博白酸料品牌,讓客家傳統美食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李其珖老人興致勃勃地說,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李記酸料南寧新店開業在即,他正準備趕過去助興,讓首府人嚐嚐他親手調製的紅糖鮮果酸,讓客家傳統美食為更多的人所熟知。(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 作者:陳博 圖片為網絡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