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馬關條約》的李鴻章究竟給後世帶來了什麼?

首先,請讀者觀賞一段有關《馬關條約》的影視劇視頻:

近期看了一遍《走向共和》,顛覆了少年時代對悲劇式人物李鴻章的看法,小編又對這位外交官李鴻章重新進行了審視,《走向共和》這部影視劇中,極力展現了一個外交史上不屈辱的李鴻章,他那不悲不亢的氣節或多或少感染了許多觀眾。

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3月14日),李鴻章帶領李經方、馬建忠、伍廷芳等一百多人的談判使團,從天津乘船出發,耗時五天時間,到達日本馬關,與日本在馬關的春帆樓簽訂了屈辱的賣國條約——中日《馬關條約》。

中日《馬關條約》:

一是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

二是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所有附屬備島嶼、澎湖列島;

三是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

四是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簽訂《馬關條約》的李鴻章究竟給後世帶來了什麼?

從此以後,臺灣便離開了祖國懷抱淪為殖民地,從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至1945年蔣介石國民政府從日本手中收回臺灣,歷時長達50年之久。

有網友是這樣評論《走向共和》中的李鴻章的,他說我們不能用現代人的眼光去衡量李鴻章當年的所作所為,他有他的歷史侷限性,比如絕對服從清政府,也有官場上虛偽的一面,但說他是賣國賊肯定是不恰當的。

不管怎麼說,甲午戰爭失利完全是由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造成的,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卑躬屈膝,讓虛與委蛇的李鴻章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只能說李鴻章就是一個充當替罪羊的悲劇式人物。

歷史上的李鴻章作為曾國藩的學生,一生致力於洋務運動,興建北洋水師,想用“以夷制夷”的策略贏得大清王朝的復興,他曾夢想“盡一分心酬聖主,收方寸效作賢臣”,留個好的名聲,只可惜他為大清王朝的復興鞠躬盡瘁,操勞了一生,卻落得了一個賣國賊的罵名。


簽訂《馬關條約》的李鴻章究竟給後世帶來了什麼?

早在甲午戰爭開始之前,李鴻章便認為:列強矛盾重重,勾心鬥角,日本侵略中國,必然招致其他國家的不滿,從而會來幫助中國,遏止日本。所以在判桌特意邀請了談判顧問科士達,只可惜狡猾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邀請了美國顧問,叫瑞迪臣。兩個美國人表面上“各為其主”,實則串通一氣,演了一段雙簧。我們的李大人卻不知道,列強之間雖有矛盾,但在利益面前卻又是相互勾結的。

談判席上,李鴻章深知如無割地權,談判很難成功,也無法向慈禧太后交待。但明目張膽割地,只會遭來清廷朝野一致的唾罵。談判一開始,日方就態度強硬,要清政府撤出拆除大沽炮臺。李鴻章堅決不答應,提出:“既然和談,當然先停戰事,方能再言條件。”雙方討價還價,沒有談成。

後來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日本歷經整整8個月的戰事,國庫早已空虛,處於強弩之末。所以,他們必須在談判桌上恐嚇、訛詐,從而得到武力得不到的利益。而李鴻章最怕的就是戰火難以平息,無法交差。所以談了三次,都沒有談成功。

2月24日,第三輪談判失敗之後,李鴻章回到使館便遇到了行刺。黑暗之中,刺客的武士刀劃傷了李鴻章的左眼,幸虧侍衛上前解救,才沒有性命之憂。

後來證實行刺李鴻章的刺客是一位日本浪人,叫小山豐太郎。這件事來得突然,使得日方代表始料未及,伊藤首相擔心“刺殺來使”會招致國際輿論,以及其他列強的軍事幹涉,所以與李鴻章簽訂了海事休戰協定,並著手開始和約條款的詳細擬定。

本來日本要清政府賠償日本軍費3億兩的,在受傷李鴻章的理據力爭之下,只要了2億兩白銀。

雙方的討價還價中,伊藤要李鴻章在一個月之內辦完臺灣交割手續。李鴻章搖搖頭說:“無論如何須兩個月才能完成,臺灣已是貴國的口中之物,何必著急呢!”

伊藤卻回答說:“還沒有嚥下去,餓得厲害!”

總的說來,中日甲午戰爭簽訂的《馬關條約》實際上釋放了一個危險的信號,落後就要捱打,割地賠款是小事,卻讓列強愈加為所欲為,尤其是《馬關條約》的鉅額戰爭賠款讓膨脹的日本迅速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為後來的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埋下了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