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水稻育苗迎來“升級版”



4月17日,吉林市昌邑區土城子鄉油坊村村民宋景泉在育苗棚裡忙得火熱。“以往耗時費力的育苗工作,現在變得省時省力。”宋景泉指著面前的自動化水田育苗播種機高興得合不攏嘴。

吉林市:水稻育苗迎來“升級版”

土城子鄉油坊村是遠近聞名的水稻種植村,全村水田面積600公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豐沛的水資源,涵養了稻米的品質,水稻產量也十分可觀。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城裡工作,村裡老齡化現象嚴重,用工難、成本高等問題成為制約油坊村水稻發展的痛點、難點。

吉林市:水稻育苗迎來“升級版”

記者在育苗棚裡看到,稻農們8人一組,分工有序,將底土、種子、秧盤放到播種機的指定位置,幾秒鐘機器便吐出一個個裝好的秧盤,不到半天的時間,2800盤苗已全部育完。“播種標準和育苗進度比往年大大提高,節省了一半的人力。”宋景泉告訴記者,2800盤苗可供6晌地的移栽。

吉林市:水稻育苗迎來“升級版”

今年,宋景泉的水稻育苗設施越來越科技化、智能化,佔地510平方米的日光溫室大棚,採用了移動噴灌、捲簾器等現代農業技術,這樣的大棚不僅採光好、可抵禦風、雨等極端惡劣天氣,給秧苗提供適宜生長的環境,而且提高效率,減少稻農工作強度。

吉林市:水稻育苗迎來“升級版”

“一個普通點的大棚成本大概在10000元左右,好一點的在17000至18000元之間,雖然成本比以前要高,但是它產生的價值非常大。”油坊村村主任徐桂香告訴記者,國家為了促進水稻穩定生產,按照一定的標準對水稻育秧大棚建設給予相應的補貼,越來越多的稻農認識到水稻育苗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的重要性,將科學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水稻種植上,從育苗到插秧再到收割,油坊村已基本實現水稻種植機械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