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坐擁山與海的里約熱內盧,比起冷靜的巴西利亞來說,顯然更具活力。


這座城市裡有各式各樣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從與歐洲有關的歷史建築,到20世紀巴西自己的地域現代主義,更不用說那些仍在不斷冒出來的當代文化地標。山地、雨林與海洋的結合,激發了建築師的靈感,鼓勵他們在這裡創造出更多生動而獨特的建築。


是永遠都很熱鬧的里約。


里約建築漫遊地圖(編者繪)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01

尼泰羅伊當代藝術博物館

Niteroi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Oscar Niemeyer 1996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Leonardo Finotti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圖源:Louis Vuitton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Leodileo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Scott Norsworthy


這是巴西現代主義代表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晚期創作的主要作品之一。碟形的建築坐落在里約內海灣與主城相對一側的山頂岩石之上,遊客需要沿著一條自由彎曲的坡道步入這個建築,通過此過程可瀏覽里約城市的全景。因此有說法稱“與當代藝術展品相比,其中最重要的展品也許是整個里約港和周邊山巒所組成的風景”。建成後不久,博物館就成為了里約當之無愧的新地標。


02

明天博物館

Museum of Tomorrow

Santiago Calatrava 2015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攝影:夏至


為了振興里約的老城和港口區,西班牙建築師、結構工程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受邀在舊碼頭上設計明天博物館。建築整體像一個船形結構漂浮在舊碼頭之上,精密細緻的曲線構件構成了建築的外表皮,技術方面則使用了大量的節能科技。


03

里約藝術博物館

Rio Art Museum

Bernardes + Jacobsen Arquitetura 2013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攝影:夏至


衰退的里約舊城中心和碼頭區存在大量的歷史建築,舊城更新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保護老建築並引入新建築和新功能。里約藝術博物館便是在此背景下設計建造的再利用文化建築。考慮到這個項目中涉及學校、警察局、遺產建築,以及周邊的里約汽車站等諸多要素,設計師從流線分析開始,整合出一套有效的交通組織方式。通過放置在警察局上方的懸浮波浪形屋面,將所有功能區的入口集中在建築的屋頂平臺,遊客需要先到達這裡,再通過一個步行橋進入由遺產建築改造的展覽區。


該項目有兩個獨特之處:一是由極為纖細的柱子支撐原有建築之上輕薄的曲面結構,成為這個改造綜合體的視覺焦點;另一點是顛覆了常規的從地面開始向上的流線組織方式,將參觀大廳放在屋頂平臺,讓遊客自上而下參觀的同時,可以觀賞到里約碼頭的景色。[1]


04

教育和公共衛生部大樓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Public Health

Lúcio Costa 1943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David Bank


這座辦公大樓也被稱為Palacio Gustavo Capanema,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主義高層公共建築。由盧西奧·科斯塔帶領一群年輕建築師設計完成,其中包括Oscar Niemeyer、Affonso Eduardo Reidy、Carlos Leao、Jorge Moreira和Ernani Vasconcellos。這個項目曾得到勒·柯布西耶的幫助。其中將現代建築、古典建築以及民間藝術混合使用的手法,為巴西現代建築奠定了包容兼蓄的基調。


05

聖塞巴斯蒂安大教堂

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Saint Sebastian


Edgar Fonseca 1979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攝影:夏至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圖源網絡


聖塞巴斯蒂安大教堂是一棟參照瑪雅金字塔樣式的錐體建築,以現代建築語言設計,高75米,底部半徑106米,內部可容納2萬人舉行儀式。


06

現代藝術博物館

Museu de Arte Moderna


Affonso Eduardo Reidy 1968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攝影:夏至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Filippo Poli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攝影:夏至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Filippo Poli


為了不阻擋都市到海濱的景色,整個博物館展覽部分被混凝土倒梯形框架抬離地面,這樣的結構也為展覽部分空間提供了更自由開敞的連續空間。這棟由Affonso Eduardo Reidy設計的建築,被評價為“永不過時”,充滿了原創的新鮮感和趣味性。


07

愛德華多·金奈爾公園公寓樓

Parque Eduardo Guinle

Lucio Costa 1943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Nelson Kon


1943年,盧西奧·科斯塔改造了愛德華多·金奈爾公園(Parque Eduardo Guinle),建造了6座住宅樓。這裡是巴西現代主義建築烏托邦理想的最好例證。


08

聖瑪爾塔貧民窟改造

Santa Marta Favela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圖源:ucho.info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Rob Fitzgerald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Alobos Life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圖源:heneedsfood.com


聖瑪爾塔貧民窟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博塔福戈區,約8000名居民居住在這裡。2011年,貧民窟繪畫基金會與藝術家雙人組Haas and Hahn合作,對Praca Cantao廣場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改造。


09

聲音與影像博物館

MIS Copacabana

Diller + Scofidio 在建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圖源:Fotos Publicas


里約的新聲音與影像博物館(Museum of Images and Sound)由Diller Scofidio + Renfro事務所設計,他們在2009年的設計競賽中勝出,建築目前正在施工中。DS+R主持建築師伊麗莎白·迪勒表示,該項目的一個重要出發點是建築與科帕卡巴納海灘(Copacabana)景觀之間的關係:“博物館是從這個地方的特殊性中發展起來的。”


10

藝術城

Cidade das Artes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2013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里約:看得見風景的城市

攝影:夏至


藝術城坐落於里約東邊的山海之間,由法國建築師、普利茲克獎得主包贊巴克設計完成。包贊巴克無疑深知根植在熱情桑巴里的民族性格,即便包贊巴克式處理的線條與空間的手法依然隨處可見,也仍不會錯認,這樣的建築就該落在巴西的豔陽之下——粗礪灰沉的混凝土本色,暗示巴西常見外圍立柱形式的倒三角板片,大跨度的底層架空,尺度可觀的灰空間……它們並非出自理性的願景,而是來源於氣候與文化長久的沉澱,好陽光當然需要好風吹過乘涼處,開朗達觀甚或及時行樂的人也不願被狹小的空間束縛,精緻的材料覆面就更是多此一舉。無怪乎建築一成,原本唱衰這位法國建築師的巴西民眾也欣然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