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裂變永動機”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主題,有人說永動機根本不存在。世界上雖然沒有永動機,但有效率更高的發動機。

還有人說微信開始封殺分享鏈接,社交裂變已經玩不轉了。其實裂變的途徑不只是微信,我們的流量也不一定只是在線上。

我們對於效率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如果我們能認識到一些事物的本質規律,那麼就可以突破瓶頸,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01 流量的本質

要打造自己的“裂變永動機”,首先要了解流量問題的根源,找到流量的瓶頸,抓住流量與人的接觸點。

商業系統VS電力系統

我在研究商業系統的時候發現,其實商業系統跟電力系統有著很多類似的東西,對此我也做了一個分析和對比。

在電力系統中,發電站需要把水力、火力、風力、太陽能、核能等能源轉化成電能,但不管如何努力,能源的轉化效率都不可能達到100%。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在商業上,我們需要把廣告、自媒體、電商平臺等各種渠道的流量轉化成自己店鋪的客戶,流量的轉化效率也不可能達到100%。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那麼電力系統是如何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對於電力系統來說,如果想要發電的效率更高,就需要持續穩定地輸出,平衡用電高峰和低谷,最簡單高效的方案就是建立能源池,提高能源控制能力和運營效率。

例如建抽水蓄能電站,它可以在用電低谷時把多餘的電能轉化成水力儲存起來,等到用電高峰時再用水力發電;還有特斯拉的powerwall家用電池,可以在白天把太陽能發的電力儲存起來,晚上再供給家庭用電。

在商業上,我們也可以借鑑電力系統的抽水蓄能電站和powerwall的原理,建立公域流量池和私域流量池,提高流量控制能力和運營效率。

流量問題的根源

對比商業系統和電力系統,我們會發現,商業最大的問題是流量資源的控制能力與運營效率的問題。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過去,我們依賴商圈和平臺帶來的流量,永遠只是這些平臺上的玩家,命運被掌握在平臺手中,所以我們只能投入鉅額的營銷費用,奢求平臺分發更多流量。

如今,隨著傳統電商的流量進入枯竭期,社交電商的流量進入瓶頸期,媒體廣告的流量進入衰退期,幾乎所有的企業都陷入了流量困境,流量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流量的獲取難度也越來越大。

要打破流量瓶頸,我們只能自己做莊家,建立自己的流量池,掌握流量的分發權,如此就不必再高價購買別人的流量,改變被平臺剝削的命運。

流量的接觸點

建立流量池,則要解決一個問題:流量從哪裡來?流量的背後是人,人的背後是需求,需求的背後是慾望,慾望的背後是人性。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流量的本質其實就是人在流量與人的接觸點上的行為,我們每天接觸的人、物品和信息其實都是一種流量。

我們可以把流量與人的接觸點分為3類:

  • 信息與人的接觸點:包括微信、微博、抖音、頭條等新媒體的內容,以及超級IP、KOL、KOC等生產的信息。
  • 人與人的接觸點:包括線上和線下的社交過程中的接觸點,以及消費過程中的接觸點。
  • 設備與人的接觸點:例如二維碼設備、ETC、刷臉支付等,這些如今都成為了巨頭競爭的流量入口。

在這些接觸點中,我們與客戶之間最多的是信息接觸點、溝通接觸點、成交接觸點和服務接觸點。

如果我們能在每一個接觸點上把客戶圈進流量池,在每一個接觸點上激發他們的慾望與需求,就可以帶來源源不斷的流量,同時也能最大限度開發客戶的終身消費價值和社交資源價值。

02 裂變的原理

流量來自於與客戶之間的接觸點,那麼如何讓流量在這些接觸點產生裂變?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信息病毒

說到裂變,我們最容易聯想到的就是生物病毒,它可以快速傳播,從一個人傳染到無數人。生物病毒由核酸長鏈內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蛋白質外殼負責感染宿主,核酸長鏈負責自我複製。這種裂變的原理,也可以借鑑到商業上。

我們可以設計出一種信息病毒,它由閱讀利益點和行動利益點構成,閱讀利益點就是它的病毒外殼,負責激發客戶的興趣;行動利益點就是它的病毒內核,負責引導客戶的分享與變現。

任何一個信息接觸點的信息,如果具備了閱讀利益點和行動利益點,就會變成信息病毒,能夠自動產生流量,實現快速裂變。

裂變病毒

每一種信息病毒都有自己的易感人群,一旦與易感人群有接觸點之後,信息病毒就會開始裂變,同時會產生兩種利益點:成交利益點和裂變利益點。成交利益點吸引客戶進一步的成交,裂變利益點激發客戶裂變更多的人。

舉個例子,前幾年非常火熱的冰桶挑戰遊戲,就是一個用信息病毒和裂變病毒快速裂變的經典案例,它的裂變原理是什麼?

你觀看別人的冰桶受虐視頻,感覺很有趣,這是閱讀的利益點;你被別人點名了,就必須參加挑戰,這是行動利益點;如果不接受挑戰,就必須捐款,這就是成交利益點;而如果你完成了挑戰,就可以點名3人參加,這是裂變利益點。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不過如今冰桶挑戰已經不再流行了,原因在於它只是一場裂變活動,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熱度一旦過去就沒了後續,如果想要裂變永不停止,就需要打造“裂變永動機”。

03 裂變永動機

什麼是裂“變永動機”?如果我們能在每一個與人的接觸點上,都用一個信息病毒產生成交與裂變,就能讓粉絲源源不斷,讓成交永不停止,這種模式就是我所說的“裂變永動機”。

打造“裂變永動機”的關鍵,是要建立5個階段的流量池,規劃客戶的成長階段,持續開發客戶的價值。

公域流量池

所謂的公域流量池,就是社會公共資源和企業已經擁有的一部分渠道資源,比如說我們的微博號、頭條號、和抖音號等自媒體資源,這些自媒體平臺如今是最大的公域流量,如果我們能在這些平臺擁有大量粉絲,就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過去我們在天貓、京東等平臺需要花大量的廣告費購買流量,但現在我們可以在抖音、快手上用短視頻帶貨,依靠粉絲來變現,現在許多網紅一條短視頻就能帶貨幾千萬,這就是公域流量池的影響力。

如何佈局公域流量池?所以對於企業來說,我們需要做全網矩陣式佈局,不僅要打造企業的大V,也要打造老闆個人的IP;不僅要帶著團隊一起做,也要和外部的KOL、KOC等意見領袖建立合作關係,充分利用所有的資源。

私域流量池

公域流量池其實還是建立在別人地盤上,規則由別人說了算,流量並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我們要在增長的過程中,把這些公域流量轉移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私域流量池。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如何佈局私域流量池?吸粉的終點不是頭條號,也不是抖音號,而是我們的微信個人號。對於企業來說,需要打造微信個人號矩陣,把有價值的客戶與粉絲都加到微信上,用微信來管理這些人,這就是我們的私域流量池。

在私域流量池中,我們可以制定自己的規則,可以自己掌控流量,可以用APP、小程序等系統工具來高效地管理客戶,可以通過私聊、朋友圈等最直接的方式去觸達每一個人。

也許我們在微博、抖音上有1000萬的粉絲,也許轉化到私域流量池的可能只有幾十萬,但這些都是能被我們掌控的精準種子客戶,他們的價值是可以被持續開發的。

裂變流量池

有人可能會說,客戶加到了微信,但最後都成為了死粉。客戶的逃離是一種阻擋不了的趨勢,要減緩客戶的衰減,就要在交易和溝通的過程中,激發客戶不斷裂變新客戶,這些新客戶就形成了裂變流量池。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過去我們的流量池可能只有10萬人,但經過老客戶的分享裂變,流量池可以從10萬人增長到100萬甚至1000萬,這樣一來即使我們阻止不了客戶的衰減,但卻能從裂變流量池中不斷地補充新客戶。

美國著名推銷員喬·吉拉德曾提出過一個250定律:每一個客戶背後都有250個潛在客戶。這其實就是一種裂變流量池,我們的新客戶就在老客戶的身邊,老客戶的分享是我們最寶貴的營銷資源。

會員流量池

裂變的流量來得快去得也快,想要把這些流量存儲起來,就需要更高效的流量池,這就是第四個階段的會員流量池。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什麼叫做會員流量池?那些已成交的客戶,就是會員流量池,我們要把他們轉化成為會員,給予他們特權,用長期的利益鎖定他們,激勵他們不斷地復購和轉介紹。

會員的數量雖然不會很多,但他們的價值比起普通粉絲要高得多。一方面,因為他們購買過我們的產品,對我們有一定信任度,後續的轉化會更加簡單。另一方面,這些人也更容易裂變,他們裂變帶來的新客戶也會出於對朋友的信任,更容易成交。

合夥人流量池

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有些人出於對我們的認同,願意在一定的獎勵基礎上幫助我們分享;有些人覺得我們的生意有利可圖,也會希望與我們合作,這些人就形成了第五階段的流量池——合夥人流量池。

廖桔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一)

過去許多企業也有自己的合作伙伴,比如說代理商、加盟商、分銷商和供應商,但其實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緊密,甚至相互之間還會博弈,原因在於利益的分配不清晰。

而合夥人流量池可以用一種新的利益分配規則,用社群組織管理的方式,讓所有人產生更多的認同和更少的內耗,聚合夥人之力下一盤更大的棋,做一場更大的生意。

如果我們把客戶成長的路徑比作長江,這五個階段的流量池就是長江上的大壩,每一個大壩都可以蓄水,每一個大壩也能發電,這種階梯式的開發讓水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如果我們能建立多級流量池,如果我們圍繞客戶成長路徑設計接觸點,如果我們在每個接觸點上都用信息病毒來成交和裂變,那麼就能打造“讓粉絲源源不斷,讓成交永不停止”的“裂變永動機”。

下篇分享年度千人大課“裂變永動機”丨演講實錄(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