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打残百万 论领兵打仗沁园春主人只服他

7000打残百万 论领兵打仗沁园春主人只服他

7000打残百万 论领兵打仗沁园春主人只服他

陈庆之

7000打残百万 论领兵打仗沁园春主人只服他

陈庆之

公元前548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在建康台城的一座简陋宫殿的栏柱前,梁王朝的建立者萧衍端着半杯兰陵酒,孤独的望着天上的秋月,他的身后空无一人。

时下正是十五,天上的明月格外清寒,月下有两棵枯树,一棵是柳树,另一棵还是柳树。

月光洒下,凉风扫过,破碎的月光透过枯败的柳条打在那半杯美酒中,萧衍当年的英雄气魄早已不在,不知何时两行清泪已经洒在了栏台上。

”武安君,今日朕在此最后再敬你一杯酒。现棋台早破,美酒亦无,你我相见之日,亦不远矣……“

说罢,萧衍先喝下了半杯中的一半,将另一半洒在了栏阶之上……

萧衍是兰陵人,素喜兰陵酒,他口中的武安君,是陈庆之。

此时的他被侯景困在了这里,用度渐绝。杯酒忆庆之的第二年,萧衍也被活活饿死在了这里。

不解棋缘

萧衍怀念陈庆之,肯定是从他们下棋开始的。

当初,萧衍皇帝当得无聊,经常纠集一些大臣下棋。开始这些大臣见有机会陪BOSS娱乐,都很高兴,但时间一长,陪不住了。

萧衍这个人,棋下的不怎么样,但是兴致大的不得了,经常没日没夜的熬,老同志们一来是身体不行,二来也因为自己都有私事,慢慢的都不来了。

萧衍同志自视棋艺超群,却无知音,一时那个郁闷啊,心想做为一个顶级CEO,竟然没有人来陪着下棋,人生真是了无意义。

就在萧BOSS毫无乐趣的时候,他的小警卫员陈庆之同志主动要求与他下棋,梁武帝一见高兴得不得了。

小陈同志下棋,跟大臣很不一样,他该走哪一步就走哪一步,不会让萧衍,而且兴头比萧衍还大。动不动就是连熬几天,有时候萧衍都熬不住了,小陈却抓住BOSS的衣服不让走:来来来,让我们决战到天亮!!!

就这样,老萧和小陈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棋友,两人在一起,啥事不干,至少下了二十几年的棋。

慢慢的,小陈也从棋小鬼变成了老陈——42岁了。作为一个警卫员,陈庆之因为下棋,基本荒废了射箭、剑术等本职工作的练习,但骑上马还是相当英武,尤其是一身白袍银铠,帅炸天,所以史称白袍将军。

此时的老陈胸无大志,以为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么下棋玩下去了,没想到南北朝时期的政局很不稳定,迫使他的下棋生涯提早结束,他的传奇生涯被迫开始。

锋芒初现

公元525年,梁国的邻国魏国政局很不稳定。很快,徐州守将元法僧决定投奔梁国。

由于老陈多年陪老板下棋不容易,所以萧衍当时在考虑元法僧事件相关事宜时,对陈庆之同志也做了一个通盘考虑,他想在自己下台前(也有可能是驾崩)把庆之同志做个适当的安排。

因此,萧衍先是任命陈庆之为武威将军,和其他将军一起隆重迎接了元法僧。接着又把陈庆之官升一级任命为宣猛将军领兵2000,护送自己的儿子萧综去徐州当一把手。

北魏本来知道元法僧叛变后就一肚子的火,加上一连串“抗议”梁国也不理会,因此只好采取军事行动,派了元延明等人领兵2万,准备夺回徐州。陈庆之带兵遇上魏兵后,二话不说,一顿猛冲猛打,用2000人轻松摆平了魏兵20000人。

本来这一仗打完陈庆之把萧综送到徐州履新后也就完成任务了,结果萧综由于怀疑自己不是萧衍的亲生儿子。看着好不容易到了边境,带了些秘书、随从就投奔了魏国。

这让陈庆之当时很尴尬,感觉第一次正式办事就把事情办杂了。好在他和棋友的关系比较铁,萧衍没有过份的批评他。但经过这件事情,梁、魏的仇怨算是结下了。

智取兵符

527年,闷了两年的萧衍决定找魏国麻烦,调兵10万左右攻打涡阳,但他内心中对陈庆之的带兵能力还是有所犹豫的。所以派了曹仲宗当主将,陈庆之只是副将。

北魏方面当然不会认怂,也调集15万大军由元昭任大将军,驰援涡阳。

魏兵到驼涧后扎营,陈庆之一见,认为有绝佳偷袭机会,应该夜间出奇兵。但另一副将韦放认为敌军前锋都是精锐,不可能取胜,曹仲宗觉得韦参谋说得对,所以不赞同陈参谋的意见。

陈庆之一听,彻底炸毛。严厉批评了二人的不思进取,进而率领了自己的亲兵卫队200人,奔袭40里,进而一举打垮魏军2万先锋。这一仗把魏兵吓得不轻,全军震恐,行动变得严重迟缓了下来。

但魏兵毕竟人数比较多,加上梁军的指挥官曹仲宗有点脑瘫,所以双方打了近1年,不分胜负。

最后,曹和韦实在不想打了,准备撤兵。陈庆之知道后,一着急随手摸了一卷纸冲出去,来到帅营指着曹仲宗鼻子就骂:“我等来与敌军会战,打了一年,吃粮不少,花钱不少,结果没赢你就要退。此时退不要说没有功名,就是这人都丢不起。“

陈庆之接着举着手中的一卷纸对二人说:”临走时,陛下传下密诏,说如果你们敢不胜而退,让我先斩后奏。我等同僚一场,我不想杀你们,但是你们把兵权赶紧给我交来,免得我反悔。”曹、韦二人一听可能“掉脑袋”,二话不说直接让出兵符。

北伐奇迹

得到军权后,陈庆之立即整军出战,冲击魏寨,直杀的魏兵尸体堵塞了淮河河道。

这一仗使陈庆之彻底从幕后走到台前,从此成了指挥大战役的主将。

529年,北魏的元颢来游说萧衍:“萧老板,你给我借点兵,我去打下洛阳当小老板,然后都听您的吩咐,你说好不好?”

萧衍虽说有些糊涂,但明白像元颢这种货色,能反魏肯定也能反梁,但人家来家里了,总不好拒绝。于是就让陈庆之带了7000人带着元颢去洛阳“当皇帝”。

当时洛阳号称驻军百万,萧衍偷偷给陈庆之说,去外围溜达一圈就可以了,把元颢糊弄一下就回来。

元颢是个鼠辈,但不是智障,他看只借来7000人,干不了大事。于是在半路上元就自己称帝,并给陈庆之封了一大堆的官衔并委托他自由战斗。之后,元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陈庆之送走元颢这个窝囊废,发布了一道震动全军的军令:北伐,计划不变。从此,他的神话开始了。

他先轻取了荥城。

然后用7000人打残了睢阳的丘大千7万守军。

又在考城全歼了元晖业的2万人。

几仗下来,魏军上下惊恐失措,一路上不少地方不战而降,陈庆之很快就打到了荥阳,荥阳倒是有些抵抗,陈庆之没能一举拿下。

此时,魏国大元帅尔朱荣(这个名字真叫个难听)指派元天穆调集20万大军,准备火速包围陈庆之的7000人。

当时,陈庆之的部下一见这光景,很担忧,都想投降。陈庆之见状,立即召开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将士们,我们一路上抢了魏国不少人家的粮食,烧了人家不少的房子,杀了不少人家的亲人,你说我们要是投降,人家能放过我们吗?不能!所以,要活命,必须赶在敌军到来之前打下荥阳。”

7000将士一听陈庆之说的大有道理,稳定了军心。接着,陈庆之亲自擂鼓,一通鼓没打完,将士们三军用命就拿下了荥阳。

进城之后,元天穆率领的20万大军才赶到城下。尔朱荣开始很生气,觉得来晚了,没逮住陈庆之。

但没想到陈庆之还有更狠的招:他根本就没想守城,等魏兵一到,就亲自带了三千骑兵突然出击,三千对二十万,结果不是打垮,而是全歼!

元天穆的20万人,元只带了十几人逃走,这一战旷古绝今,绝对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以少胜多最佳战例。

全歼了20万的魏军后,陈庆之又轻松吓跑了魏军一万精锐,拿下了虎牢关。

这时候洛阳近在眼前,不世奇功马上就要建成了。

但关键时刻总有意外,不要脸的元颢出现了,他屁巅屁巅的跑到了洛阳城下,说他的将军陈庆之马上就要来了,投降的不杀,不降的必杀。于是,洛阳投降!(此处笔者彻底凌乱了……)

无双神将

元颢在洛阳很高兴的写了无数道委任状,又封了陈庆之一大堆的官,正式开始做皇帝。截至此时,不说陈庆之的战功,就是他带的7000人都未有大的减员。

洛阳城破,陈庆之手下败将元天穆贼心不死,又纠集了4万人来送死,结果当然如他所愿被陈庆之轻松搞定。

终于,魏国兵马大元帅尔朱荣坐不住了。他调集了魏国所有甲兵,号称百万亲自率领,开赴洛阳。陈庆之得知后,率本部7000兵马到洛阳外围的小城来和尔朱荣决战。

等到尔朱荣来了后,双方三天打了11仗,把尔朱荣打得伤亡惨重。

尔朱荣见实在打不过陈庆之,只能掉头打洛阳。结果,洛阳一触即破,元颢也被杀。(此处笔者再次凌乱了……)

目瞪口呆的陈庆之,没想到洛阳如此不堪一击。眼见没了根据地,于是决定回建康。

尔朱荣一见人家要走,又粘上来,陈庆之见对方来了,停下准备打,尔朱荣又吓得不敢接近,就这么粘着,到了黄河边。

也许世界就是这么爱制造意外,又也许是杀虐太重,在渡过黄河时,黄河突发大水,陈庆之本部7000人全部遇难。

只有陈庆之本人可能是因为太逆天了,所以老天还是给了些面子,他本人最终安然无恙,回到建康。

之后几年,陈庆之又教训了魏兵五六次,每次都是大胜。

536年,陈庆之最后一战,全歼了七万东魏7万人。

539年,陈庆之病卒,时年56岁。

他去世后第10年,萧衍被饿死在台城。萧衍作为一代人杰,肯定在临终时会思念陈战友在,若陈庆之多活十年,侯景等鼠辈岂能把他困在这里,萧去世时最怀念的也只能是陈庆之。

陈庆之谥号武安君,这一封号不得了。大家可以查查武安君的封号历史上都有谁,我记得白起是,孔明也是(武安侯)。

我们的一代BOSS曾明确表示,古往今来领兵打仗,只服陈庆之一人。

7000打残百万 论领兵打仗沁园春主人只服他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