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三國殺,鹿死誰手 ?(上)

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基辛格


石油三國殺,鹿死誰手 ?(上)


2020年3月6日,沙特與俄羅斯在維也納的減產談判不歡而散,原油撕逼大戰正式拉開序幕。3月30日,美油下探到19.27美元/桶,遠低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最低油價,創2001年以來的歷史新低。油比水便宜的時代到來!“農夫山泉有點貴~”4月10日,G20能源部長會議在萬眾矚目中召開,但因墨西哥攪局無果而終。


要知道,石油被稱為液體黃金,是現代工業的血液,被廣泛用於工業的各個領域。前一段時間,口罩最核心的材料熔噴布暴漲十幾倍。而熔噴布產業鏈的上游就依賴於石油。中國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為什麼各個石油國家有錢不好好賺,賤賣自己的核心資產呢?作為本輪大戰中的核心成員,美國、俄羅斯以及沙特之又會奉獻一部怎樣的“三國殺”大戲呢?


簡單說,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內爆發,導致各國經濟活動嚴重受限,原油需求大幅下降。僅剩的市場份額加劇了石油產出國之間的競爭。而沙特、俄羅斯正好藉此機會,通過價格戰的形式,阻擊日益強大的美國頁岩油。美國之所以被“痛下毒手”,不僅是因為美國頁岩油項目蠶食了沙特、俄羅斯大量的原油市場,美國其他政策也早使二者積累了諸多不滿。比如,美國肯定以色列對於耶路撒冷的所有權,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址聖城,這對於伊斯蘭世界無異於一記暴擊。作為伊斯蘭教遜尼派的老大哥,沙特自然十分不滿。對於俄羅斯,美國不僅各種小動作不斷,還通過了針對 “北溪2號”的制裁法案,嚴重威脅到俄羅斯能源出口,也對俄羅斯經濟形成較大壓力。


心裡不滿歸不滿,單靠各種譴責、抗議還不夠。畢竟,行勝於言,三國殺的結局如何,最終還是取決於各國綜合實力的對比。


美國

從原油的供給方面來看,美國在原油市場經歷了一個重要轉變,由主要進口國轉變為重要出口國。


歷史上,由於對環境汙染的擔心以及對本國不可再生資源的保護,美國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一直禁止在除墨西哥灣之外的多數近海進行油氣開採,並禁止原油出口。


然而,2010年3月31日,奧巴馬政府宣佈將部分取消在美國近海開採油氣的禁令,允許在大西洋海岸、墨西哥東部海灣及阿拉斯加州北海岸的廣闊水域進行油氣開採。其實,奧巴馬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在於新能源。看似對傳統能源的支持,只是作為一種政治籌碼來緩解民意,並推動新能源的發展。


而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認為新能源不夠經濟,更加強支持傳統能源的開發,更加強調能源獨立,不僅要振興煤炭行業,還加大力度支持對本土油氣資源的開發。美國石油政策的轉變,至少會給本國帶來3方面的收益:


一是緩解能源價格價格上漲,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獲取更高民意支持;


二是原油產量的提高有利於減弱美國對海外石油的依賴,增強本土能源獨立與能源安全;


三是日益強大的原油生產能力將會顯著提高美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


2019年,據美國《oil & gas Journal》公佈的數據顯示,全球石油剩餘探明可採儲量為2305.8億噸,按一噸7桶核算,約為16140.6億桶。其中,頁岩油3450億桶,佔21.37%。隨著其他原油可開採儲量逐漸下降以及石油開採技術的日益成熟,頁岩油在全球原油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得益於特朗普對國內石油開採的大力支持,美國頁岩油新開鑽井數、石油產出量大幅上漲。美國頁岩油探明儲量達580億桶,雖然儲量只有全球的16.8%,但產量卻達全球頁岩油產量的90%。截至2018年,美國日均原油產量達241萬桶,佔世界總產量的24.3%,超過了沙特、俄羅斯等傳統石油大國。同時,美國石油製品出口超過原油進口,美國由淨進口國轉變為淨出口國,吃掉了世界原油大額增量需求。從供給的角度講,美股在原油市場的話語權越來越大。


石油三國殺,鹿死誰手 ?(上)


但是,現在由於新冠肺炎持續爆發,歐美市場短期尚未見頂,經濟活動嚴重受限,原油市場買方地位不斷強化。美國在供給上的大份額反而成了弱勢項。


據摩根估計,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開採成本平均為36至47美元/桶。以不到30美元的價格賣石油,美國頁岩油廠商無異於飲鴆止渴。


4月1日惠廷石油公司申請破產,已經為美國頁岩油行業高鳴警笛。據穆迪數據,北美油氣公司在未來四年面臨2000億美元的到期債務,其中僅2020年的到期額就高達400億美元。在油價重挫,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很多美國油氣公司有受流動性擠壓而爆掉的風險,並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Rystad Energy警告,如果油價保持在每桶20美元,今年美國140個石油生產商可能會申請破產,到2021年還會有另外400個石油生產商被迫清盤。


今年恰好是美國的大選年,特朗普對於連任志在必得。

面對民主黨兇猛的攻勢,特朗普把經濟這張牌看的十分重要。而股價可以算作經濟的晴雨表,也直接關係到美國數量龐大股民的投票心態。

現在原油價格不僅直接影響煉油公司的利潤,還成為市場信心的一個風向標。油價上漲,就有利於股市的市場信心反彈,然後傳導至股價上漲;油價下跌,就會進一步重挫市場信心,然後股價就難以避免跌勢。


石油三國殺,鹿死誰手 ?(上)

美國道瓊斯指數


石油三國殺,鹿死誰手 ?(上)

美國原油期貨價格


對於特朗普而言,減產勢在必行。然而,石油要聯合減產,沙特、俄羅斯一直期待美國能先做個表率。但是,美國通過行政手段壓減本國石油產量很難,只能依靠市場力量等待市場自然出清。為什麼?因為反托拉斯法。由於反托拉斯法的存在,美國政府難以繞過該法律,組織原油企業進行減產。為什麼?因為如果有組織者協調多個企業控制產量以提高產品價格,就相當於一種托拉斯(Trust)形式,從而違背了該項法律。


為了保護國內市場需求份額,特朗普還聯合特魯多宣稱:如果OPEC+未能達到有效減產協定,就會對原油進口實施高額懲罰性關稅。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期待美國自身大規模減產基本不可能,只能指望其他國家捨身割讓市場份額了。


從原油需求方而言,美國原油需求佔全球總需求的26%,是需求方最大單一經濟體,而俄羅斯和沙特所佔需求份額較低。在美國諸多石油進口國中,加拿大所佔份額做大,為56.08%;沙特和俄羅斯分別佔比7.22%和2%。今年以來,美國原油進口已經下滑7%,日均約650萬桶/天。當前原油需求暴跌,美國頁岩油首當其衝。特朗普在短期已喪失通過本國原油市場份額施壓沙特、俄羅斯的可能。


除了原油供需方面的影響力,美國在政治、經濟、科技、軍事方面優勢顯著,也是其重要談判籌碼。美國還能通過敲打沙特多項短板,能夠對沙特持續施壓。但是由於與俄羅斯長期處於對抗狀態,已經實施了多種制裁,進一步施壓空間相對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