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不去伺候我奶奶”,母親的回答識大體,卻讓人心酸

鄰居家兒子今年15歲,很懂事也很孝順,前段時間聽說奶奶生病了,還專門買了禮物去看奶奶。但是,他看到父親和姑姑去伺候奶奶,而一向善良賢惠的母親反而一次也不去,就質問她:“你怎麼不去伺候我奶奶?”母親的回答識大體,卻讓人心酸。

母親說:“你奶奶不喜歡我,老了脾氣也大了,我去了怕惹她不高興,她的病就更難好了。而你父親和姑姑作為子女,去伺候你奶奶,她更高興,病也好得快。而你,作為奶奶的孫子,也要多去看看她,這樣奶奶才高興。我就負責在家裡熬湯,你們帶去給奶奶喝。”

“你怎麼不去伺候我奶奶”,母親的回答識大體,卻讓人心酸


從這番話裡,我們可以推斷出,這位母親跟婆婆的關係可能並不好。確實,我鄰居大姐年輕時,婆婆不喜歡她,總是刁難她不說,連坐月子和帶娃也不幫忙。所以,當初婆媳倆就講好了,婆婆老了不要兒媳伺候。但是,既然孩子問了,她也不好明說,但是也不阻止老公和兒子去盡孝。

婆媳之間的問題,不牽連到下一代,寶媽不能給孩子灌輸仇恨

婆媳問題,歷來是每個家庭都不可避免要面對的。就像我鄰居家,很明顯,婆媳倆也是鬧得一個不伺候兒媳坐月子和幫忙帶娃,一個不去管婆婆病了老了。但是,對於老公和兒子去婆婆跟前盡孝,我鄰居大姐一點也不阻攔,甚至還鼓勵孩子去看奶奶。這一點,確實做得很好。

“你怎麼不去伺候我奶奶”,母親的回答識大體,卻讓人心酸


因為,婆媳之間的問題,不應該遷延到下一代,寶媽不能給孩子灌輸仇恨。像有些寶媽,動不動在孩子面前訴說自己當年被婆婆欺負的血淚史,但有什麼用呢?還能指望孩子去幫你報仇?那畢竟是孩子的奶奶,祖孫之間血濃於水,而且孩子小又不記事,給他灌輸這些仇恨,只會讓孩子不開心。

所以,婆媳倆有問題,就自己解決,不能去牽扯孩子。只要老人對孩子好,寶媽就不要阻止孩子去盡孝。如果老人對孩子不好,孩子大了也有是非觀,不用寶媽說,他們也知道該怎麼做。

“你怎麼不去伺候我奶奶”,母親的回答識大體,卻讓人心酸


上行下效,寶媽如何對老人孩子也會跟著學,所以再委屈也要“識大體”

都說,前十年看婆婆,後十年看兒媳。如果婆婆當年做得不好,十年後人老了,寶媽也熬過了日子最艱難的十年,是不是就要看老人笑話?把當初受的罪在婆婆身上找補回來呢?還是不要了,因為孩子大了,寶媽如何對老人孩子也會跟著學,所以再委屈也要“識大體”。

否則,孩子看到媽媽對長輩不好,他也不會有敬老愛老的心,以後寶媽老了孩子也可能不孝順。再者,如果孩子不認同寶媽的做法,在心裡還會怨恨媽媽,覺得媽媽太過分,不尊重老人。儘管,寶媽才是最受委屈的,但是當時孩子小沒看到,現在大了看到的卻是寶媽對老人的不好。

所以,寶媽不要光想著當初老人對自己如何不好,也要想想作為媽媽該給孩子樹立怎樣的榜樣。

寶媽們,你們會把對老人的怨恨,灌輸給孩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