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協議達成,原油減產下的大國博弈


歷史性協議達成,原油減產下的大國博弈


沙特主持召開的歐佩克+緊急視頻會議於北京時間4月13日凌晨結束。與會各國最終達成減產協議,首階段將於今年五六月份每日減產原油970萬桶,這也是歐佩克+機制成立以來達成的最大規模減產協議。


此前沙特與俄羅斯等國在9日舉行的歐佩克+機制緊急會議上達成初步減產意向,計劃於五六兩月每日減產原油1000萬桶,但墨西哥不滿意自身的每日40萬桶的減產份額,表示僅願意每日減產10萬桶,導致協議未能生效。


而在北京時間4月13日凌晨結束的最新一次的會議中,與會各國同意將墨西哥的減產份額降至每日10萬桶。


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都形容本次原油減產幅度是歷史性的。高盛在第一時間發佈報告指出,歐佩克+的減產協議雖然是“歷史性”的,但“減產規模不足”。



短期來看,油價還會低點震盪一段時間:


1,疫情之下,需求減少2000萬桶,相對於需求的減少,產量的減少低於預期。


2,隨著各國加大采購,儲油設備的減少,未來需求將進一步下降。


3,印度巴西日本,疫情有進一步爆發的風險,全球需求量難言樂觀。


4,20美金接近俄羅斯承受的極限。油價不會在20美金徘徊太長時間,20美金接近歷史大底。

大國博弈小心思: 各國都比較滿意的油價在50美金,沙特俄羅斯並不著急,低價油再持續兩個月,美國頁岩油大量破產,自動減產1000萬桶,油價重回供需平衡。

歷史上,以歐佩克為首主導的歷次石油減產,美國從來不參與,通過大規模借債,美國成了世界第一產油國。所以,每次減產,最大的收益國都是美國。

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如果沙特和俄羅斯攜手減產,石油價格重回上漲通道,但是產量減了,收入並沒有增加,但是美國沒有減產,所以美國收入和利潤大幅增加。

所以這次沙特和俄羅斯都默契的選擇增產,並且一再推遲公佈5月份減產數量。

換個角度想一想,都減產1000萬桶了,還差墨西哥的40萬嗎,不差,只是要找個藉口再拖延一段時間。再拖延2個月減產,美國的頁岩油企業還能有多少就不好說了。


美國:都趕緊減產吧,再不減產,要破產了。
俄羅斯:你破產了,我們就不用減產了,剛剛好。
沙特:我有錢,也有油,你們看著辦。
墨西哥:你們減產1000萬桶,還差我這40萬,我沒錢,沒油,就是不減。

中國:都彆著急,有事慢慢談,等我再建幾個石油儲備基地先。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的金融知識(股市、樓市、債市、匯市),可以關注簡貓的公眾號:簡貓,查看更多的原創文章和原創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