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四區八園”勇當“突破”先鋒

平度:“四區八園”勇當“突破”先鋒

青島日報2020年5月3日1版

堅持“工業集群化、集群園區化、園區社區化、社區城鎮化”,一季度億元以上重點產業簽約項目37個、總投資27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2.5%、973.8%

平度:“四區八園”勇當“突破”先鋒

平度:“四区八园”勇当“突破”先锋

平度同和高新區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園鳥瞰。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陸 波 通訊員 張德傑 孫科強

“再有半個月,項目一期的中醫藥飲片板塊將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其他環節施工也都在加速,確保6月份竣工,7月份試投產。”4月15日,在位於平度經濟開發區的格恩醫藥產業園項目現場,產業園項目經理魯建東向記者介紹道。

據悉,這個產業園全部投產後每年可實現產值10億元,可生產200至500種國內領先的醫院常用中藥飲片及相關產品。

“園區建設是平度全域提升、突破發展的重要抓手、重要支撐、關鍵方向、關鍵路徑。抓住了園區建設就抓住了項目建設的全鏈條,抓住了經濟工作的關鍵。”平度市主要負責人表示,圍繞“園區建設年”各項工作任務,平度市按照“工業集群化、集群園區化、園區社區化、社區城鎮化”理念,成立了市主要領導牽頭、市級領導任“園區長”的“1+12+N”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在平度市級產業園區建設推進辦公室統一協調下,以“鎮級園區辦+產業招商事業部+屬地鎮街+職能部門”的模式,迅速拉開園區建設大幕。

“四區八園”發力,打造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

加快推進中的格恩醫藥產業園,只是當下平度市大力推進園區建設、加快推進項目落地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平度市搶抓青島“突破平度”攻勢重大機遇,堅持項目為王,狠抓“雙招雙引”、項目落地、園區建設三個關鍵環節,將2020年確定為“園區建設年”,通過在平度經濟開發區、新河化工基地、南村臨空經濟區、同和高新區等重點工業園區佈局“四區八園”建設,夯實築牢高質量發展主陣地,加快打造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和青島輻射帶動半島一體化發展橋頭堡。

數據是發展的充分佐證。今年一季度,平度市招商引資億元以上重點產業簽約項目37個(10個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落地),總投資279.2億元,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33.6%,同比分別增長362.5%、973.8%;招商引資億元以上重點產業落地項目25個,總投資9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6.7%、316.5%。

4月15日,記者在天際新能源汽車青島(同和)基地施工現場看到,百餘名工人正在忙碌,大型施工機械在工地來回穿梭。作為平度歷史上首個整車製造項目,該項目落戶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園以來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克服疫情影響,科學調整施工,預計今年6月份可以完成土建和室外工程,力爭年底前實現整車投產。”天際汽車基建經理李武波介紹道。該項目總投資26.8億元,其中一期計劃投資11.31億元,一期達產後,可實現年產新能源商用車2萬臺,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

漫步該項目所在的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園,一期1200畝的土地上,項目已經全部落滿。整車製造、汽車配件、高端紡織、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項目的紛至沓來,讓這個以動能轉換命名的產業園集生產、研發、孵化、辦公於一體,具備了新型智造產業集聚區的雛形。

“我們在用地保障、配套設施建設上打破‘平均主義’,按照‘跟著項目走、服務項目走’的思路,根據項目實際需求、土地畝均稅收、投入產出比等統籌園區建設發展要素。”平度市產業園區建設推進辦公室負責人董玉玲表示。

據瞭解,平度今年將依託成立的4個政府平臺公司,融投資12億元用於“四區八園”道路管網、汙水處理站、“共享工廠”等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12園區發展框架。

園區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集群效應顯現

動能澎湃中,平度園區在發展中不斷延伸著產業鏈條。

3月底,山東省全面啟動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明確在平度市南村鎮家電產業功能區,推出淨地11.5平方公里,建設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將依託膠東臨空經濟示範區北區,以海信家電產業園為龍頭,大力發展白色家電整機、智能控制終端、數據傳輸和處理模塊等,打造中國智能家電第一鎮。

家電產業功能區的規劃,給區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據悉,今年該功能區將重點推進丹普壓縮機、盛陽新材料等項目落地建設,產業規模將達到150億元;到2022年,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到2025年,落地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項目30個,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

“目前,我們已成立11個項目攻堅專班、8支土地徵收拆遷攻堅突擊隊和5個閒置用地收儲小組,對在談、簽約和在建項目分類實施全程跟蹤服務,全力保障產業園區建設。”南村鎮鎮長董志凱告訴記者。

食品飲料是平度市傳統優勢產業之一,在園區建設帶動下,正呈現出集群化發展新態勢。3月10日,青島啤酒平度智慧產業示範園100萬千升啤酒擴建項目開工,新增一條5萬瓶生產線和21座釀酒發酵罐,統一規劃升級現有上下游企業,拓展麥芽、包裝、材料、倉儲物流、啤酒酵母深加工、私人訂製、文旅等鏈條,打造百億級產值的智慧型產業園。“今年6月底竣工投產後,這個園區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啤酒產業基地。”青島啤酒三廠廠長劉德利興奮地說。

“一切圍繞園區轉,圍繞園區一切轉”

在重視園區項目“雙招雙引”的同時,平度還將打造“產業園+孵化器”生態擺在了突出位置。

記者瞭解到,投資5億元的中國科技開發院青島分院孵化基地,正在以平臺思維構建科技創新大生態,打造“科技企業孵化+企業股權投資+孵化社區運營”的管理運營體系。從去年10月份“開園”到現在,基地已孵化出4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選擇平度就是選擇青島未來。”平度園區建設火熱場景的背後,是當地不斷優化的營商服務環境,該市相繼推出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一系列惠企扶持政策,為落戶平度的企業提供最精準、最貼心、最舒服的服務,持續完善重點項目“頂格交辦、頂格推進、頂格調度”機制,重點項目提供“上門服務”。

“眼下,我們正全力打造全程代辦服務隊伍,主動聯繫項目審批手續辦理負責人,提供一對一主動服務,並進行批前輔導、材料代收、手續代辦等服務。同時,我們還建立了項目手續辦理進度檔案,按項目調度手續辦理進程,加快辦理施工許可,保障簽約項目開工建設。”平度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於希寧介紹道。

“一切圍繞園區轉,圍繞園區一切轉”。據瞭解,今年平度市還將依託平臺公司、專業運營公司建設“智慧園”“園中園”“配套園”,在條件具備的園區嘗試打造“標準地”、多層“標準廠房”,開展“訂單式”招商,緊跟“新基建”發展潮流在園區建設中統籌謀劃“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佈局,著力探索基礎設施和產業培植升級路徑,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