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又知新—模具澆口的分類與要點總結

溫故又知新—模具澆口的分類與要點總結

澆口的類型

(1)直接澆口

優點:

1.流動性良好。

2. 構造簡單。

3. 適用樹脂廣。

4. 材料充填性佳。

5. 成形品表面收縮下陷少。

6. 省略流道之加工。

7. 壓力損失少。

8. 可成形大型或深度較深之成形品。

缺點:

1. 一次只能成型一個成形品,無法取數個多點澆口,除非使用多噴嘴成型機。

2. 有澆口殘留痕跡影響外觀及增加後續加工。

3. 平而淺的成形品易翹曲、扭曲。

4. 須決定澆口循環。

5. 澆口附近殘留應力大,容易導致破裂或變形。

注意事項:為防止前鋒冷料流入型腔,常在製品內測開設深度為半個製品厚度的冷料穴。


(2)矩形側澆口

優點:

1. 殘留應力低。

2. 澆口與成形品分離容易。

3. 可防止材料逆流。

4. 澆口部分產生磨擦熱,可再次提升材料溫度,促進充填。

缺點:1. 流動抵抗大。

2. 壓力損失大。

3. 流動性不佳之材料易造成充填不足或半途固化。

4. 平板狀或面積大之成形品,由於澆口狹小易造成氣泡或流痕之不良現象。

注意事項:一般開在分型面上,從製品的邊緣進料。交口的厚度h決定著澆口的固化時間,通常在允許的範圍內首先將側澆口的厚度加工。


(3)扇形澆口

優點:

1. 流動性良好。

2. 可均勻充填防止成形品變形。

3. 澆口配向低。

4. 有良好外觀的成形品,幾乎無不良現象發生。

缺點:

1. 澆口加工費時。

2. 澆口部分切離稍有困難。

注意事項:在成形大平面板狀及薄壁製品時,宜採用扇形澆口。在扇形澆口的整個長度上,澆口的厚度應逐漸減小。應注意,澆口的截面積不能大於分流道的截面積。扇形澆口的長度可比矩形側澆口的長度長一些。

提問:

1.如何確定是否選擇矩形側澆口?

答:成形大平面板狀及薄壁製品或中小型製品的多型腔注射模時用矩形側澆口


2.如何確定矩形側澆口的尺寸?

答:矩形側澆口的大小由製品的厚度、寬度、長度決定。確定矩形側澆口厚度h(mm)和寬度w(mm)的經驗公式如下:

溫故又知新—模具澆口的分類與要點總結

式中t——製品壁厚(mm)

n——徐塑料品種有關的係數

A——製品外表面積()

側澆口寬度與厚度的比例大概是3:1。


(4)膜狀澆口

優點:

1. 流動性良好。

2. 圓形成形品精度佳。

3. 可均勻充填防止成形品變形。

缺點:

1. 澆口後續加工費時。

2. 澆口部分切離稍有困難。

注意事項:用於成形管裝製品及平板狀製品。當製品內徑精度要求較高時,可將膜狀澆口設置在製品的端面處,其澆口重疊長度應不小於厚度。

溫故又知新—模具澆口的分類與要點總結

(5)點澆口

優點:

1. 有可塑化能力。

2. 澆口自行切斷。

3. 澆口痕跡小,可免除後續加工。

4. 澆口位置可自由選擇。

5. 澆口可從數點注入,應力及應變較小。

6. 適合多數成形品之成型。

7. 具有限制澆口之優點。

缺點:1. 流動抵抗大。

2. 容易過熱。

3. 模具構造複雜。

4. 樹脂成品率低。

5. 有不適用樹脂。

6. 壓力損失大。

注意事項:在成形薄壁製品時若採用點澆口,則製品容易在澆口附近產生變形甚至開裂。為改善這一情況,可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將澆口對面的壁厚增加並以圓弧過渡,此處圓弧還有存儲冷料的作用。


(6)潛伏澆口

優點:1. 有可塑化能力。

2. 澆口自行切斷,免除後續加工。

3. 澆口痕跡小。

4. 成形品之外側或內側可自由設定澆口位置。

缺點:1. 流動抵抗大。

2. 加工面不易加工。

3. 壓力損失大。

注意事項:若要避免澆口痕跡,可在推杆上開設二次澆口,是二次澆口的末端與製品內壁相通,這種澆口的壓力損失大,須提高注射壓力。潛伏澆口與分流道中心線的夾角一般為30°~55°,常採用圓形或橢圓形截面。


(7)護耳澆口

優點:1.製品成形後殘餘應力小。

2.能減小因注射壓力造成的過量填充以及因冷卻收所產生的變形。

缺點:1.需要較高的注射壓力。

2.製品成形後增加了去除耳部餘料的工序。

注意事項:適用於如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等熱穩定性差、粘度高的塑料的注射成形。護耳澆口與分流道呈直角分佈,耳部應放在製品壁厚較厚的地方。

溫故又知新—模具澆口的分類與要點總結

▇【奇模】——模具冷卻專家

▇模具冷卻過慢,產品過熱,變形,翹曲,找奇模


溫故又知新—模具澆口的分類與要點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