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度量,是自己的委屈撐大的

《易經》:度量,是自己的委屈撐大的

人生的度量,都是靠自己的委屈撐大的,做一個能夠容納委屈的人,遠比一個不經事故,沒有歷練風霜的人,要強大的多。

一個人如果能夠承受委屈,承受別人的不理解,終有一天,能夠塑造一個堅強又有韌性的心性。

人生的很多福報,其實都是源於自己的寬容。

寬容地對待別人,能原諒別人的一些事情,能夠避免不必要的爭執,而且真正大的度量,才能獲得別人的一個敬重。

無論是管理層面的領導者,又或者是一個普通的小員工,無論在任何場合或者層面。你的錙銖必較,其實都是最醜陋的面目。

《易經》:度量,是自己的委屈撐大的

當你懂得原諒他人,不計較別人的時候,能夠獲得所有人對你的刮目相看。

古語之中說:將相頂頭堪走馬,公侯肚裡好撐船。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將相的頭頂寬闊的可以走馬,公侯的肚裡寬闊的可以撐船。

掌握權力的大人物,應該具有寬廣的胸懷和寬容的雅量,這一句話當然是用誇張的說法來訴說的,但是說明的道理則是選擇寬容別人的道理。

更何況是當賢的人物,凡是做大事有大成就的人,往往都需要具備這樣一種精神,用人之長,而容人之短,記人之善而容人之過。

《易經》:度量,是自己的委屈撐大的

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說明的道理就是在關鍵時刻與人爭執的時候,如果能選擇寬容,不僅能容納別人,而且也能化險為夷。

《易經》之中說: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訟:上卦為乾,乾為剛;下卦為坎,坎為險,為人外剛健而內陰險,這是喜鬥好勝的心性,也是訟卦之象。

訟卦是上有陽剛而下有險境,預示著為人外表看似剛硬,但是內心是個險惡,這樣的人容易因為內心的戾氣,而與別人產生摩擦和矛盾。

一旦兩人發生爭執的時候,會造成人際關係的破裂,所以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考慮到一件關鍵的事情,那就是“與人為善,懂得寬容”。

《易經》:度量,是自己的委屈撐大的

與別人當矛盾發生了,不要太過於追究矛盾的原因,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選擇寬容,只要對方沒有觸及自己的底線,不可太過於計較。

遇到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你的錙銖必較,最後帶來的定是自身的災禍,所以寬容,能夠避免不必要的爭執和矛盾,最後也能皆大歡喜。

拋開自己短淺的思維,不要覺得自己受一點委屈之後,就要立刻得到公正公平的解決,有的時候,人的境界就是在於自己能夠容納委屈。

古語之中說: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城裡,正一泥中卻足如何操刀啊,處事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竹,羚羊觸犯,如何安樂?

這句話告訴我們:立身處世,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地,就如同在塵土中拂拭衣服,和在泥水中洗滌自己的雙腳一樣,怎麼能夠出人頭地呢。為人處事,如果不懂得謙讓容忍,就好像飛蛾撲火,和公羊用角撞籬笆一樣,哪裡能夠擺脫困境,使自己身心安樂愉悅呢。

《易經》:度量,是自己的委屈撐大的

所以在與人發生矛盾的時候,能寬容別人,容納別人的錯誤,擺脫的是自己的困境。

不要因為自己的眼光不夠長遠,在眼前的一得一失之間與人錙銖必較,心胸放得不夠寬廣,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時候,怎麼去修身養性和待人接物呢。

所以說把自己的眼光放得長遠,學會承受人生的一些委屈。

記住,肚量是委屈撐大的,最後你的人生會因為自己的度量,而散發更好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