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一個懶漢,偷聽了別人說話,把父親葬在龍穴,成了開國皇帝

古代人迷信,特別是帝王家,講究什麼龍穴鳳冢,而且有很多故事就說這事兒的。不如說清代的和珅,之所以富可敵國是因為他把房子建在龍脈上;不如說朱元璋,無意間把老父親埋在了龍穴上等等。難道真的有龍穴之說?這個不能否定,也不能確定。今天我要說的就是一個平頭百姓因為把父親埋在龍穴上而成帝王的傳奇故事。

中原一個懶漢,偷聽了別人說話,把父親葬在龍穴,成了開國皇帝


讀過一些歷史的人不難發現,在古往今來四百多個帝王中,帝王多數出身高貴,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屈指可數。好像只要有劉邦、朱元璋、劉備、劉裕等幾人。但還有一位,就是我們今天的文章的主人公。他是一個懶漢,就因為在草叢中睡覺,偷聽到了一個老頭的自言自語,然後由一個平民,一躍成為了開國皇帝。這個人叫王簡。

中原一個懶漢,偷聽了別人說話,把父親葬在龍穴,成了開國皇帝


說的是唐末年間事情,這個王簡是河南許州人士,祖上幾輩子都是農民,可到他這裡就不願幹活了。總覺得生錯了地方,於是一天好吃懶做,偷雞摸狗。村裡人給他的外號叫“懶毛”,因為他的腋下毛比別人長出很多,跟鬍鬚一樣。

因為這個他倒是找到了理由。因為長毛而懶,不是他自己要懶。總之,就是不願意幹過。這天,父親讓他去把山裡的一塊地翻了。父親有病了,這是父親精心在山裡開出的一塊好地,一家人的生活來源。王間很不情願地答應了父親,因為父親病了,不能惹他生氣。這樣,就扛著鐵鍁去了山裡。

中原一個懶漢,偷聽了別人說話,把父親葬在龍穴,成了開國皇帝


可這傢伙太懶了,來到山上,看到大片的地,王簡犯愁了,這麼些地,什麼時候能挖完。只挖了兩鐵鍬,就把鐵鍁扔到一邊,然後,人就倒在草叢睡覺去了。這傢伙就是這麼懶,幹一點活就累。

睡了很久,迷迷糊糊中,王簡聽見有人過來,透過草縫隙一看是一個道士模樣的人在弄著羅盤。走著走著,站定說:“啊!這是塊龍穴!日後要出帝王的!”當即找了個木棍,拴上了一個紅布條,插在叫“龍穴”的地上。然後離去了。

王簡起來看了一下,這地也沒有什麼特別,還叫什麼龍穴。但他有個心眼。就把木棍給挪走了,然後找塊石頭做了記號,這記號很普通,不容易被發現。第二天,王簡沒有來山上,而是直接和朋友玩去了。

幾天後,父親知道王簡一點都沒有挖地,氣得一命嗚呼了。王簡就把父親葬在了那個石頭記號的“龍穴”上了。沒有父親的督促,王簡更懶了,可這年一股部隊來村子抓壯丁,被王簡給抓去了。

這回好,到了部隊就懶不成了,因為他來的部隊是當時很出名的忠武軍,軍紀很嚴格。打仗時候你要是懶就會丟命的,吃飯時候你要是懶就沒有飯吃。經過部隊歷練,他勤快了。當時天下混亂,最轟動的是黃巢的起義軍。

幾次逼近京都,國家岌岌可危。王簡在家幹活不行,打仗卻十分勇敢和智慧。很快得到了升遷, 因為王簡表現出色,被十軍觀容使田令收為義子。後來,因為保護“護駕”唐僖宗有功,被封為神策將軍,並賞賜壁州刺史。這樣,王簡又是陣前將軍,還是後方的州鎮的刺史。

再之後,王簡被封為蜀王,成了地方一個少有的軍閥性質的人。唐朝被朱溫給消滅後,朱溫幾次要納降王簡,王簡不從。於是,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蜀,王簡成了大蜀的開國皇帝英武睿聖皇帝。因為王簡名字的簡和減諧音,就改成了王建。王建在位期間,招賢納士,納諫如流。

大有蜀漢劉備之遺風,深得臣民擁護愛戴。人民生活安定,經濟發展有序。國力也大大增強。王建也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擴張疆土,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讓蜀中的生活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在大蜀後期王建便疑心太重,他為了穩定政權,收了大量的乾兒子,又殺害了很多有功之臣,致使國家人才凋零。這也成了蜀滅亡的主要原因。

這個王建活了七十二歲,在為十二年,儘管他犯了一些錯誤,但我們從他的根基看,就是一個懶漢,能改變如此的程度,也已經是一個飛躍了。也就是說,瑕不掩瑜,他總的來說,不失為一個好皇帝。

謝謝觀讀,互相關注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