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是古代常用貨幣之一,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用於流通領域叫正用錢,而用於民俗非流通領域(裝飾、祝福、風水、娛樂等等)的叫厭勝錢(花錢),又稱之為民俗錢,基於銅錢之外產生的收藏和研究的泉學文化。中國朝代眾多,因為種種原因,各式各樣的銅錢也就見怪不怪,比如有的銅錢可以流通達七百多年,有的面值可值萬文,有的面值竟稱之為無文,有的存世像個謎團卻尚未解開。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

一、最早的銅錢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中國最早的圓形方孔是秦朝的半兩錢,這種形狀除了王莽新朝外,每個朝代有沿用這種形狀,直至民國的最後一枚方孔錢的發行。

二、最後的銅錢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中國最後的方孔錢,大多數的人回答是宣統通寶,但事實不是,最後一枚方孔銅錢是民國通寶,它鑄於民國初年,僅在雲南、福建、天津、甘肅等部分地區,有小平和當十兩種。

三、最重的銅錢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中國最重的古銅錢,是藏於雲南會澤縣的一枚嘉靖通寶,是明朝時期東川府開始鑄錢時,為紀念開爐而鑄造的,重約83斤。

四、最小的銅錢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北京青年報報道:中國最小直徑的古錢幣是王莽時間發行的新莽錢幣,直徑僅有1.5釐米左右,相比以前1分錢仍然要小上一半左右。

五、最大面值的銅錢——值萬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王莽被視為穿越者,四次幣制改革,全都失敗,他創造了面值萬文的大面值銅錢,關於值萬這枚銅錢說法眾多,其中一種說法這枚銅錢在當時可以兌換黃金一斤。

六、最小面值的銅錢——無文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為董卓所鑄五銖錢,無內外廓,“五銖”兩字很難辯認,因此被世人嘲諷稱之為“無文”,此幣堪稱我國貨幣史上最劣質輕賤之小錢。

七、流通最長的銅錢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五銖錢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流通時間最長的貨幣,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到唐高祖時廢罷,共流行了700多年。

八、壽命最短的銅錢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祺祥年號存在69天,不足3個月,後因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打倒了顧命八大臣勢力,改元更定年號為“同治”,鑄就的祺祥通寶隨即回爐銷燬另鑄新錢——“同治通寶”。

九、存世爭議的銅錢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比如明朝的建文通寶和洪熙(仁宗皇帝朱高熾年號)通寶是否存世尚有爭議,或因記載極少加之因存世量極少,如洪熙通寶僅存兩枚,一枚已流失,泉界對其真偽尚有爭論。

十、最有詩意的銅錢——月文銅錢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開元通寶為唐高祖李淵時期所鑄造,非年號錢,一直到宋滅南唐,才停止鑄造。有的開元通寶背後有月文裝飾,地圓天方再加個小月亮,充滿詩情畫意。銅錢背的月文相傳是長孫皇后看開元通寶蠟樣時候留下的指甲痕,後來鑄造者不敢動便留下來,有的甚至傳言是楊貴妃留下的,還有說是受外來文化所影響的。

十一 像刮彩票充滿驚喜的筒子錢

古幣趣事(一)之銅錢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銅錢趣事:最小面值是無文,最大面值可達萬文,還有背印小月牙的

筒子錢,收藏界專業術語,是指許多枚錢被鏽粘在一起,從外表看不出是什麼品種,所以要將它們剝離,這叫做“開筒子”。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什麼,所以在開筒子的過程,就會充滿樂趣和驚喜。

中國貨幣文化源遠流長,文章能列舉的只是一小部分,讓我們一“銅”發現更多更有趣的銅錢文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