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貪夜蛾防治方法,治一次可管30天以上

在今年的2月份,農業農村部印發了《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的通知,該通知的下發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的關注和熱議。為什麼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呢?是因為草地貪夜蛾的入侵會對農業造成嚴重的災情。那麼,草地貪夜蛾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害蟲,又該如何進行防治呢?我們一起來做個瞭解……

草地貪夜蛾是什麼?

草地貪夜蛾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屬的一種蛾。主要以幼蟲危害為主,成蟲一般集中將卵產在葉片背面,每頭雌蛾可產10塊左右的卵,每個卵塊有100~200粒,最高可產2000粒卵。卵孵化後,低齡幼蟲危害幼嫩葉片,被害葉片上留有大量孔洞,葉脈成窗紗狀。隨著蟲齡的逐漸長大,食量大增,一頭幼蟲一天可吃光1~2片葉片,大量幼蟲群聚在一起危害,幾天即可吃光全田玉米葉片,葉片吃光後還可危害嫩莖。老齡幼蟲同地老虎一樣,可將30日齡的幼苗沿基部切斷。後期幼蟲還可鑽蛀玉米雄穗和雌穗。發生嚴重時,可造成絕收。

草地貪夜蛾防治方法,治一次可管30天以上

草地貪夜蛾和去年相比,今年發生的危害主要有三個特點:

  1、蟲源基數比較大

  經過去年一年的危害,現在無論在南方、華中、北方都有一定的基數。

  2、北遷時間提前

  它北遷的時間相對於去年來說,大概提前了兩個月左右,相對去年遷飛到咱們國家的時間,大概提前了30天到40天,所以說預計它今年北遷的時間也會提前一個月左右。

  3、蟲害發生面積大

  蟲子的主要危害,除了玉米之外,也要重點關注防範甘蔗、高粱,以及黃淮海地區的冬小麥。在南方它是全年危害的,在北方它基本上在春天到秋天之間危害比較嚴重。

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方法:

  草地貪夜蛾主要以幼蟲危害葉片為主,最常用的防治方法就是葉片噴霧,但持效期太短,需要定期防治,不但要增加大量的農藥,還要增加勞動力的投入。據在玉米上試驗,採用藥劑拌種的方法,也可有效防治草地貪夜蛾的危害,不但防治效果好,持效期也長,大大降低農藥和勞動力投入成本。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在玉米播種前,每畝用50%氯蟲苯甲酰胺種子處理懸浮劑10克進行拌種,或每畝用40%溴酰·噻蟲嗪種子處理懸浮劑8克,進行拌種,晾乾後播種,由於這兩種藥劑都有很好的內吸傳導作用,被根系吸收後,可快速傳輸到地上部分,將地上部分的害蟲殺死,同時還可兼治蠐螬、地老虎、二點委夜蛾、金針蟲等地下害蟲,持效期可達30~50天,有效控制該害蟲的危害。

草地貪夜蛾防治方法,治一次可管30天以上

當然除了以上介紹的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方法之外,還可以用物理方法防治,比較高效的是高空測報燈,如託普雲農研發生產的高空測報燈,利用草地貪夜蛾的趨光性誘殺成蟲,高效無藥無汙染,綠色環保,非常適用,很值得搭理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