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修身】當有安貧樂道和觀物閒吟的人生境界

當前反腐敗鬥爭席捲各個職場領域,身邊很多熟悉的領導被問責執紀。每個職場中人都深感震撼,敬畏思考警鑑良多。身處職場,敬業持家之餘,當學孔孟顏曾“安貧樂道而潤身睟面”,習陶白蘇陸“觀物閒吟而意適神恬”。

【職場修身】當有安貧樂道和觀物閒吟的人生境界

要像孔子、孟子、顏回、曾子所說的那樣:做一個安於貧窮、堅持自己的信念,進而身體健康、面色紅潤的人。

人的一生註定波瀾起伏,有失有得,在工作生活的大環境中歷練,如果心態像海浪中的帆船隨著風浪跌宕起伏,那麼帆船很有可能被海浪推翻;如果能以安貧樂道的心態坦然面對,把自己的信仰化成汪洋中的磐石,那麼任憑風浪再大,我們的心靈依然可以不變應萬變。

人的慾望無休無止,榮華富貴的誘惑往往使人們忘記初心。諸如身邊的一些領導鐵窗裡潸然淚下,後悔不已。仕途之初,他們哪一個不是意氣風發、愛崗敬業、擔當作為?很多是青年才俊、主政一方,也曾為國為民做過諸多好事大事。可不安貧樂道,一旦見錢眼開,就會鬼迷心竅,一發而不可收拾。

【職場修身】當有安貧樂道和觀物閒吟的人生境界

其實無論榮華還是富貴,最本質的還是追求一種內心的快樂與安逸。有些人雖然衣食無憂,但整日眉頭緊鎖;有些人雖然家境貧寒,卻過得輕鬆自在。他們的區別正在於有著怎樣的心態:若內心富足,則可處陋室而不知;若內心貧瘠,則住在豪宅也仍覺淒涼。要修煉這種安貧樂道的心態,追求無欲則剛,無慾則強的境界。醫院裡沒病人,牢房中無親人,悠哉悠哉!福也福也!

【職場修身】當有安貧樂道和觀物閒吟的人生境界

要像陶淵明、白居易、蘇軾、陸游所說的那樣,做一個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閒適地吟詠詩賦,因而意態舒適、神色恬然的人。

陶淵明因仕途不順而歸隱山林,每天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我不提倡這種出世、無為的做法,相反要鼓勵大家珍惜現有的工作,愛崗敬業、有所作為。我是說,在這個追求效率,生活節奏快的新時代,要追求觀物閒吟的悠然心態,不要忙忙碌碌,神經緊繃,只顧急著向前趕路,要抽出時間,停下來放鬆一下心情。

我們生活在紅塵俗世,如果總為世俗所累,註定是工作生活一塌糊塗。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緊,儘管生活有時壓力很大,但偶爾也要放鬆。雖然不能像陶淵明那樣歸隱,卻可以試著體驗一下那份悠閒恬淡的心情;精神放鬆,心態就會更加泰然,自身的修為也就會更上一層樓。

【職場修身】當有安貧樂道和觀物閒吟的人生境界

職場中人當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面對有起有落的人生,一定要懂得以安貧樂道的心態處世;在紛紛擾擾的生活中,學會放慢腳步怡然自得的修養身心,那麼人生就會無往不勝、逍遙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