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加班還要賠償公司1.8萬?法槌落下後,沒有贏家

拒絕加班還要賠償公司1.8萬?法槌落下後,沒有贏家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494

拒绝加班还要赔偿公司1.8万?法槌落下后,没有赢家

昨天呢,是五一勞動節的第一天,也是屬於全球所有勞動者的一個特殊的日子。

但就在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一項“員工拒絕加班,被判賠償公司1.8萬”的判決引起了社會巨大的爭議。

事情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現在的消息報道,這件事的起因是揚州某公司兩位員工,被要求加班完成緊急工作,否則公司將會違約。

但是這兩個人的勞動合同也正好要到期了,於是兩個人就以續簽勞動合同作為答應加班的條件,要求公司必須先續簽勞動合同,不然不加班。

結果呢,因為不加班,公司違約賠償了12萬。

同時,公司也把兩位員工告上法庭,兩個人被判賠償公司1.8萬。

其實這個事是2018年的事,但是大家要記住,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這個判決,在五一勞動節以及復工復產這個特殊時期,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大家都在質疑判決的合理性,覺得法律沒有幫助勞動者這個弱勢群體,反而是幫助強勢的公司贏得了這場官司。

但各位,我想說。

在法槌落下之後,無論是員工還是企業,沒有一個是贏家。

拒绝加班还要赔偿公司1.8万?法槌落下后,没有赢家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拒绝加班还要赔偿公司1.8万?法槌落下后,没有赢家

這件事上,企業看似是贏了,實際上因為員工沒有加班,賠償了12萬違約金,還把自己的聲譽也賠了進去,以後誰會給他下訂單?

誰又願意來這家公司上班呢?

這是無法用金錢來彌補的損失。

企業做錯了嗎?

在我看來,錯的很離譜。

第一,管理者不會做取捨。

一家企業的生產飽和度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生意都接下來。

當訂單達到了企業生產能力的頂峰,你就要學會優先度區分,進行取捨。

什麼都想要的結果,就是什麼都要不了,還得賠錢。

特斯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特斯拉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但是特斯拉的產能滿足不了大量的訂單。

CEO馬斯克雖然是一個工作狂人,但是你不可能要求公司所有人都像他這樣。

他曾要求歐洲的市場部在短時間完成3000輛汽車的製造,結果別說3000輛,300輛都沒有,馬斯克一氣之下,把員工給開除了。

但是,這能改變什麼呢?

拒绝加班还要赔偿公司1.8万?法槌落下后,没有赢家

當市場得不到特斯拉的正向回應,大量訂單就被取消了。

雖然馬斯克不斷升級產能,又在上海建造了超級工廠,但是市場質疑特斯拉產能的聲音一直都存在。

我們許多中小企業一到市場旺季,什麼訂單都想接,這樣一來,產能與產品質量就很難得到保證。

員工也是滿腹怨言,老闆呢,還覺得是員工不努力工作。

各位,你要清楚的認識一點,老闆是企業的直接管理者,更應該承擔經營風險。

把責任全部推給員工,是極其不負責的做法。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拒绝加班还要赔偿公司1.8万?法槌落下后,没有赢家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所以,你一定要對企業的定位有著清晰的認知,根據產能和工作量來合理分配訂單,

不要看到有錢賺,我們就能幹。

你要考慮投入產出比,回款週期,訂單排期,完成這個訂單對企業有什麼幫助這些更長遠的問題。

什麼都想要,最後什麼也得不到。

拒绝加班还要赔偿公司1.8万?法槌落下后,没有赢家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拒绝加班还要赔偿公司1.8万?法槌落下后,没有赢家

第二, 人員管理沒有做到位。

其實加班是每個企業在所難免會遇到的問題,到了必須要加班的時候,記住,一定要跟員工做好解釋,你要讓他們知道三件事:

你付出了什麼?

這對公司多重要,公司可以得到什麼?

你的回報是什麼?

在這件事當中,我只看到了公司要求員工加班完成緊急工作,否則公司將會違約賠償。

也就是隻講到了“這對公司多重要”,完全沒有考慮到員工的想法。

更何況,這兩個員工是勞動合同即將到期的員工。

假如你明知道這兩個人直接關係到訂單交付核心環節,那麼為什麼不提前做好準備?

如果是續簽就提前續簽好,如果不續簽,那麼就給出加班的回報,我想員工也能理解。

如果企業只是一味的拿著緊急事件當做理由就讓員工無條件加班,那我們所有企業哪天的事又是不緊急的呢?

一旦出了損失,就去告員工?

那我想,真沒有人願意來這樣的公司上班。

我們常說商場如戰場,戰場上能打勝戰的軍隊,不是管理者只會喊“給我上”的軍隊,是管理分明,各司其職,去衝鋒的管理者能喊出“跟我上”的軍隊。

拒绝加班还要赔偿公司1.8万?法槌落下后,没有赢家

講完了企業,我們再來看看員工。

你覺得他們做對了嗎?

實際上,員工也做錯了。

做錯的原因在於,對加班與加班報酬的認知錯誤。

員工覺得公司讓我加班完成緊急任務,那我就提條件,必須續簽合同,不然我就不加班,這是不合理的。

企業與員工不僅僅是你出錢我出力的契約關係,更應該是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假如員工在企業比較緊急的時候還要反過來去倒逼企業,我想每一個企業都無法接受這樣的員工,管理者更不敢開一個這樣的口子。

但員工完成了加班,企業沒有給與調休或者加班報酬的話,那麼員工就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結合現在的情況,我也建議各位,要“先小人後君子”。

“先小人”當然不是要你去做小人,而是說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你要細緻的檢查每一項細節。

特別是關乎到自己利益的這些事上,要與公司一一確認好。

沒有確認的,你就要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不要因為麻煩就忽略了這些細節問題,這也是看出一家公司文化、價值觀的時候。

同樣,各位,你去任何一家公司上班,都一定要有自己的規劃。

一定是這個公司的價值觀、企業文化、行業前景與你預期的相符合,企業也需要你的才華。

那麼在你簽訂了合同之後,你就要當一名“君子”,去履行合同裡的規定。

拒绝加班还要赔偿公司1.8万?法槌落下后,没有赢家

在這件事上,其實雙方明明都有著很多辦法去挽回損失,甚至只要大家能坐下來溝通一番,換位思考,事情都可以得到解決。

但往往企業不願意低下頭溝通,員工也只覺得公司的要求對自己不合理,不去站在公司的角度想。

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最壞的結果。

缺乏人情味的公司沒有人想去;

只顧自己利益的員工沒有公司想要,更令人擔心的是:

會不會有更多的企業和員工,因為對這件事的不同解讀產生了分歧呢?

在法官的法槌落下之後,無論是員工還是企業,沒有一個是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