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A股再次重返6124點,巴菲特:散戶只有耐心等待才能迎來曙光

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最高到達到6124點。距離這個高點已經過去快12年多了,至今都無法逾越,遙遙無期。

我統計了上證指數6124點當天,至2019年以來的一些有趣的數據,分享給大家。

數據統計的是整個滬深A股的前復權數據。

漲幅前10名股票:

300618寒銳鈷業,漲幅1271%

600276恆瑞醫藥,漲幅1301%

300601康泰生物,漲幅1405%

002271東方雨虹,漲幅1413%

000631順發恆業,漲幅1652%

002252上海萊士,漲幅1954%

000661長春高新,漲幅1989%

600340華夏幸福,漲幅2538%

600629華建集團,漲幅2540%

600703三安光電,漲幅4094%

跌幅前10名股票:

600096 雲天化 ,跌幅88%

600550保變電氣,跌幅88%

002122 *st天馬 ,跌幅88%

000878雲南銅業,跌幅89%

600150*st船舶 ,跌幅90%

300028金亞科技,跌幅90%

601558 st銳電 ,跌幅91%

601919中遠海控,跌幅92%

601600中國鋁業,跌幅92%

600331宏達股份,跌幅93%

震盪幅度前10名股票:

600570恆生電子,振幅5505%

600703三安光電,振幅5719%

000661長春高新,振幅6164%

002055得潤電子,振幅6428%

300059東方財富,振幅7069%

300028金亞科技,振幅7610%

300085銀之傑 ,振幅8238%

600571信雅達 ,振幅8900%

600446金證股份,振幅13558%

600340華夏幸福,振幅15741%

換手率前10名股票:

600760中航沈飛,換手率9381%

600209*st羅頓 ,換手率9433%

000752西藏發展,換手率9574%

600696 st岩石 ,換手率9822%

600149 st坊展 ,換手率10174%

000710貝瑞基因,換手率11173%

600692亞通股份,換手率11549%

000554泰山石油,換手率11699%

000011深物業A ,換手率12307%

600158中體產業,換手率12560%

總交易金額前10名股票:

601989中國重工,總金額29177億

601668中國建築,總金額32686億

600000浦發銀行,總金額33820億

600016民生銀行,總金額33909億

000002萬科A ,總金額35380億

600036招商銀行,總金額35403億

600837海通證券,總金額36889億

601166興業銀行,總金額38919億

601318中國平安,總金額73383億

600030中信證券,總金額73836億

另外的統計數據:

截止2019年5月18日,距離6124點當天已經4231天過去了,包含之後發行的新股在內,仍然會有1465家上市公司在買入後處於虧損狀態;

截止2019年5月18日,大盤是2882點,相比最高點下跌了52.9%。共有1783家公司股價超過了6124點時候的高點。(包含之後發行的所有新股在內)

截止2019年5月18日,滬深A股合計3589家上市公司。從2007年10月16日,6124點後,A股一共新上市了2125家股票。

最後回到本文的主題:

“在最高6124點買入股票,放到現在會怎樣?”我給大家最後一組數據:

2007年10月16日,6124點,當時滬深A股僅有1459家上市公司。

截止2019年5月18日,當時的1459家股票還有861家處於買入虧損狀態,佔比59%左右。

但當時只要你買入的是格力電器、貴州茅臺、伊利股份、雲南白藥、美的集團、上海家化、萬科A、招商銀行這些當時公認的白馬股,哪怕是工商銀行這樣的超級大盤股。在如今大盤大跌52.9%的情況下,放到現在都是盈利的。

可要是當時買入的是無業績支撐的題材股或週期股,比如宏達股份、中海遠控、保變電氣、、焦作萬方、西部礦業、中船防務、江西銅業、東方電氣、湖南黃金、一汽夏利等等,那到今天都是虧損累累。盈利就別提了,還不知道何時何日猴年馬月才能解套?

一晃,12年就過去了。

假如A股再次重返6124點,巴菲特:散戶只有耐心等待才能迎來曙光



交易的本質是趨勢是確定性的,而出現的時間是隨機性的

性格能決定命運,因此性格同樣能夠決定你的就交易,所以很多時候虧錢的癥結不是出現在交易系統的優劣上,而是出現在交易性格的差別上。

策略終歸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選擇汽車,有人選擇自行車,有人選擇步行,選擇不同,過程不同打,但是努力到最後結果應該會是大差不差的。

交易的本質是趨勢是確定性的,而出現的時間是隨機性的

交易系統之所以是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就是因為,它包含了自己的性格,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決定了你能看到什麼樣的行情,所以在沒認清自己之前試圖認清市場基本屬於徒勞,想要賺錢也就更無從談起,希望跟著別人賺錢難度也就更大了,坦白的說海龜法則還是可以賺錢的,只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它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人很奇怪,天生資質與後天經歷的不同早就了大家交易觀點的不同,甚至是面對同樣的價格走勢都會產生截然相反的交易觀點,當然,這也是買賣之所以能夠成交的前提。

有些交易者喜歡主動性,主動去預測行情並且用真金白銀來驗證,有些人喜歡被動性,只跟隨不預測,在市場走出行情以後上車跟隨吃魚,其實都不能說是錯,只能說是合適不合適的問題。

對於第一種來說不適合風險控制不嚴格的交易者,主動性交易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進在啟動點上,獲利的空間大,承擔的風險往往也是大的,很多交易者在這虧錢的原因就是不捨得虧錢,第二種來說不適合沒有耐性的交易者,這種盈利的模式在屏蔽風險的時候也放棄了相當一部分利潤空間,等到行情明瞭的時候才是最重要的。

交易的本質是趨勢是確定性的,而出現的時間是隨機性的,你該去主動預測還是被動等待?給自己一個答案,然後去堅守,這就是交易的答案。

趨勢跟蹤不會讓交易者買到最低點或賣到最高點。趨勢跟蹤交易者不一定要每天都交易。相反,耐心等候確定的市場狀況,而不是去強迫市場怎麼做。 趨勢跟蹤者每時每刻都知道,精確地找出市場趨勢的起點是嘗試是徒勞的。

趨勢跟蹤最基本的交易策略是: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如果你不願意接受損失,你就不能賺錢。就像只吸氣,但不願意呼氣。

如果你沒有損失,你就沒有承擔風險。如果你不承擔風險,你將不會贏得更多。虧損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處理它們的方式。沒有計劃地忽視虧損,它們將會反過來傷害作。止損處理虧損是明智的做法,能讓你繼續交易。

沒有人知道,市場會走多高或多低,沒有人知道,市場什麼時候波動。 趨勢跟蹤交易者高價買入,低價賣出。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反直覺的。

虧損是做交易的費用。沒有人能始終是正確的。沒有人能始終賺錢。客觀和超然地對待虧損。如果你沒有損失,你就沒有冒險。如果你不冒險,你將不會成功。

跟蹤交易者瞭解自己,以及如何不讓自己的情緒影響投資決策。 趨勢跟蹤交易不預測市場,他們只對市場變化做出回應。 小的虧損是遊戲的一部分,長期而言,贏利總是比虧損多。

趨勢跟蹤交易者不會事先考慮要達到什麼樣的收益。因為你不能控制特定數量的收益。設定利潤目標不起作用。

如果你不偏離趨勢的方向,應用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贏得勝利。 強調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風險只是你能承擔的損失,足夠的風險使獲利變得有意義。發果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不要交易。

試著說服市場你是正確的,要付昂貴的代價。 成功的交易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心理上的弱點。 問問你自己,你是希望自己正確還是想賺錢。

不要僅僅為了利潤而取得利潤。你必須有一個交易的策略,並且知道它如何工作,而且要紿終貫徹。

從基本的分析不能得到任何的利潤;你從買或賣中得到利潤。

我相信簡單的解決方法是最優雅和最好的。 即使一連串的損失之後, 也不要放棄系統。

不嘗試預測價格變化,也不期待每次都正確的。一旦趨勢已經開始,他們就會馬上進場,然後等著讓利潤增加。不去預測價格變化的頂部和底部。只希望趨勢將會不確定的繼續,在趨勢中賺錢。

賺大錢不是靠個股起伏,而是靠評估整個市場和市場趨勢。

即使智商一流,卻都會虧錢,是市場並沒有打敗他們,他們打敗了自己,因為他們雖然有頭腦,卻沒有耐心。

不瞭解的人認為投機是靠運氣,不受任何規範的限制,那就大錯特錯了。 對於趨勢跟蹤交易者來講,波動性是獲利的前提,沒有波動性就等於沒有利潤。但高波動性並不一定意味著高風險。

趨勢跟蹤交易者只能順應市場才會獲得收益,市場為每個趨勢跟蹤交易者提供了均等機會。他們全部在同一個市場,追求相同的機會目標。

瞭解自己的優勢,是從交易中獲利的必要條件。 如果現在的價格是均值之下,就會買入;如果說現在的價格是均值之上,就會賣出。 抑制自己的行為失控。

一般人認為,好的行情不會持續太久,所以及早的兌現。相反,虧損時又希望市場反彈,抱著虧損的股票不放。

如果不減少小的損失,損失將會變得更大。一開始是小虧損,如果你的決策慢了的話,它可能會變大,並且更難應付。接受損失的問題是,它強迫人們承認自己是錯誤的,而人類天生就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錯誤的。


關於成功失敗:基本功;學習能力;自省與自大。永遠記住,不再犯錯,成功自然而來。

“自省”。這是一生都在做的事,更是一般人最常逃避的,成功與失敗只在一念之間。

用失敗的部分,來證明你的成功,而不該用上次的多頭走勢來證明你的優秀。

我以為我可以在“任何時刻”都找到所謂的“飆股”。

我認為市場上永遠有上漲的股票,但我不知,我是在90%失敗的機率中,找尋10%的標的。

我常常會把所有錯誤交易,“很痛的”從記憶中拿出來,清醒的告訴自己,所犯錯誤的愚蠢,我期許自己不能再犯,因為我想要成功,我不能再走失敗的路…。我的自信來自於我的失敗。

在股市中後知後覺賺不到錢。成功方法很少,所以要找到成功的方法很難。比較容易的方式,就是去走過每種錯誤的方法,逐一刪除錯誤,就會越接近成功。

永遠的學習、閱讀、和思考。每日寫交易日誌,每次買進,都要問自己為什麼買,賣出也要問,買進後想想,如果明日大跌該怎麼辦,明日大漲又該怎麼辦。

不論思考、行為、感覺,贏家和輸家是截然不同的,人性自然趨動於輸家的思考模式和行為,想成功必須徹底跳脫,反省是關鍵。

基本功的紮實度關係到未來操作的績效。新手有經驗的老鳥帶,馬上就可以學的很好。但對已經有些許知識經驗的人來說,跌跌

撞撞的過程,一堆不確定、疑問、似懂非懂、甚至於是錯誤的東西要釐清,非常的艱辛,難度很高。

每次交易進出、想法,都把它完整記下來,當然常常會遇到“衝突”的情況,接著做假設,印證方法完全看歷史,這當中會有很多思考上的瓶頸,這是最難的,有時呆坐一天想某段走勢的可能,有時聽著音樂突然一個概念生出,有時看著夜景又對之前的想法提出疑問。

所謂“筆尖思考“的重要性與啟發性,只有常寫的人才知道。一個人進步最快的時候,不是在一路順風時,而是在遭遇挫折時。

成功的模式:豐富的股票專業知識(技術分析及基本面),豐富的看盤經驗(培養對盤勢的敏銳度),超強的定力以及勇於停損,永遠順勢而為,不為看錯找藉口,肯勇於認錯。

許多人有個錯覺,交易要成功就需要極高的準確預測率,我要說,這是天大的錯誤。以為失敗是因為沒看準行情,所以將看k線功力提升就可以成功。殊不知應該去檢討為何會連續不斷的“小賺大賠”或“大賺再大賠”,這些才是失敗的本質,千萬記住,虧損是獲利的一部分,發生虧損是很正常的,當然產生利潤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一個部位不是賺就是賠,也不要因為某筆交易虧損而沮喪或因為賺錢而興奮,這些都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賺多賺少、賠多賠少才是成功最關鍵的部分,沒有一個能夠有“一致性”與“保障交易資本”的交易策略與技巧,再高的預測準確率都是枉然。


華爾街有句名言:平庸的交易者用技術交易,頂尖的交易者用信念交易。這句話充分說明平庸的交易者和交易大師的差別不在於技術的高低,而在於交易信念和交易內功上。

很多人擁有了盈利的交易系統卻根本無法執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懷疑係統,對自己的交易系統沒有堅定的信念。因此,期貨界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們不但要有交易系統,還要有信念系統。

人們常常將成功的交易者歸結於他們的聰明和勤奮,然而,這遠遠是不夠的,對於投資者來說,控制著交易成敗的關鍵因素就是信念,自信心的大小決定一個人成就的大小。

據說只要拿破崙一上場,士兵的戰鬥力可以增加一倍。一個軍隊的戰鬥力大半取決於將帥的信心之中,大戰前將帥的自信,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強軍隊的勇氣和戰鬥力。如果將帥露出疑慮和張皇,全軍必然要陷入混亂和動搖之中。

假如A股再次重返6124點,巴菲特:散戶只有耐心等待才能迎來曙光

人的精神和能力,就像軍隊一樣,也依賴於其意志和信念的支持。有強烈信念的人,即使使用最簡單的交易系統,也能夠成就神奇的事業。疑慮和膽小的人往往一事無成。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往往不會超出他自信心的大小。成功的先決條件就是自信。

那麼,在交易中我們如何對自己的交易系統形成堅定的信念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熟悉系統,理解系統、融合系統。技術的東西必須和他深信不疑的交易哲學相為一體,才會有其內在的思想根源,這樣的技術才能根深蒂固。

技術其實是一種思想。只有你完全理解和相信系統,使用起來才會行雲流水,而不會障礙叢叢。道聽途說來的技術,用起來必然缺少內功,就像水裡的浮萍一樣,一經風吹雨打,就會七零八落,左右搖擺。

交易者趨向於完美交易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向自己靠攏的過程。是一個外部的系統和內在的自我不斷融合,走向一致和合二為一的過程。

剛開始交易的時侯,我們操作的是別人的系統和別人的策略。因此,一旦遇到困難,我們就會對系統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懷疑,導致投資失敗。此後,我們開始在失敗中不斷的反思自己,並在交易中逐漸感悟出我們自己的交易方法和交易哲學。

將“別人的”逐漸轉變成我們“自己的”。只有這個時候,你才完全的將系統和自己融合在一起,並開始建立起我們自己的交易信念和交易內功,做到人劍合一的境界。也只有當你完全用自己的實踐加感悟得出的交易系統進行操作時,你才能做到心安理得和胸有成竹,才能取得必然和持續的成功。

不斷的重複操作和不斷的感悟可以很快的將別人的交易系統變成自己的交易系統,剛開始交易時由於你和別人的思維差異,在操作別人的系統時往往會出現一些凝滯和呆板,隨著交易次數的不斷增加,你會逐漸理解交易系統的原理和交易哲學,並逐漸的融合到自己的思想當中,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新的思想和信念。完美的交易必然是自己的交易,用自己所能理解和認同的系統進交的行易。

在整個交易中,如果你連一個交易系統的每個步驟的實際意義,以及整個系統如何盈利都沒有搞清楚就開始操作的話,如果你對於整個系統的好壞只能從當下的幾筆交易的盈虧去理解,而不是基於系統的盈利原則和市場哲學去思考和理解的話,這種交易不可避免的會走向虧損和失敗。

這就是我不贊成隨便拿來一個道聽頭說的交易系統就開始盲目操作的理由。就像《華爾街幽靈》上所說的:如今仍有人想憑藉學習一本書中介紹的交易方法和交易策略,就可以成功的走向穩定盈利的道路,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海龜交易系統》公佈了將近20年,但實際交易中有多少人能夠憑藉這套卓越的系統穩定盈利呢?通過書本學習的只是技術,而沒有心法。技術可以從書本上學到,但與技術相關的交易內功卻是要言傳身教的。

所有的財富都來源於對一個事物清晰而正確的理解,在投資市場上正確的加強和修煉自己的交易內功才是成功交易的唯一途徑。成功不變的法則就是擁有深厚的交易內功和嚴格的交易紀律。

只有你堅信系統,你才能夠獲得成功,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最後,我告訴大家一句話來結束我們這一篇的內容:如果不能嚴格遵守紀律,你可能會犯下10000種錯誤;但是,如果你能夠嚴格的遵守紀律,你就一個錯誤都犯不了。


成功的交易者雖然各有各自的方法和特色,但是基本上都會屬於兩種類型:

一種是系統化交易者:交易一旦開始,他們不思不想,耐心的等待熟悉的形態出現,堅定的跟隨交易信號,無論是一輪大行情的展開還是虛張聲勢的假突破都有明確的應對規則規則是他們的信仰,為了對規則虔誠,他們與苦行僧無異,希望可以達到一種無我的境界。

一種是主觀交易者:他們感受市場的情緒,他們觀察對手手裡的籌碼,他們最擅長逆向思維,他們不相信市場有效理論,他們對人性的把握瞭然於心,與一般人不同,他們最先看到的是失敗,他們能找到市場轉折前最脆弱的時刻,他們認為自己的價值就是促使市場迴歸正常,而最好的機會一定出現在群體性失控的時候,因為人總能在大部分時間裡面保持理性,所以這樣機會非常少。

前者接近於守拙,後者接近於取巧。

人之所以是高級存在的動物,就高級在,人可以為了最終的結果滿足而在過程上委屈自己,也就是所說的反人性。

不確定性與一致性不確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準確知道某個事件或某種決策的結果,隨時都可能會出現好壞兩種完全矛盾的結果,交易中的不確定性主要來源於整個市場推動力量的情緒化所產生的隨機結果。

一致性是指用穩定的交易方法或時機去捕捉行情走勢中的某些概率部分,用穩定的重複和複利來創造超額的收益。不確定性與一致性就像是天平的兩端,理性則是唯一的那顆砝碼,不確定性滋生出了貪婪和恐懼,一致性則讓整個交易的過程不至於失控。

人都討厭不確定性,喜歡確定性,不確定性意味著潛在的失去和痛苦,確定性意味著可以放心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吃完這頓,還有下頓,衣食無憂,所以,大多數交易者會本能的去尋找可以讓交易結果確定的方法,各種所謂的交易寶典也就大行其道深受交易新手的喜歡。

一致性是一種後天培養的習慣,人本性喜歡新鮮刺激,而習慣則意味著重複枯燥,尤其是好的習慣,往往會引起心理和身體上的極度不適,所以一致性很難,也是絕大部分交易者虧損的根源,比如,說服自己止損一次很容易,做到一直止損卻很難,情緒是誰也不能輕易控制的。

為了結果盈利,有的交易者學會了接受一致性的委屈的過程,快速的落袋為安,以及期望虧損可以變成盈利會讓人覺得很舒服,但是與最終得交易結果無益,所以需要交易者學會一種及時止損以及讓盈利放大的新的習慣,只不過往往好的事情做起來往往都是痛苦的。

讓自己與眾不同

叔本華曾說: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人性趨同,合群,是藏在人類基因裡的一種本能,所以,人往往都傾向於即使自己有了觀點也希望能夠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同樣也導致即使有很多好的機會因為他人的反對而錯過。

因為合群,可以讓自己獲得心理上的支持,同樣也因為合群讓自己泯然眾人一個合群的人往往都沒有自己的處事邏輯,而每一種交易方法最核心的部分實際上就是交易邏輯,從這個方面來看交易中不存在權威,你可以從別人身上學一種方法,但是,你學不來這背後的邏輯,你學到的東西基本上就是無用的,所以學習一定要搞清楚背後的理念。



關注筆者公眾號,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微信公眾號:財經大護法(ID:why232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