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莊子的“環中”思想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逍遙遊》這篇文章我們在高中的語文教材裡都學過,此文的作者莊子乃是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更有“莊周夢蝶”的典故流傳至今。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不是鯤和鵬,也不是莊周夢到的蝴蝶,而是他另一個鮮少有人討論的思想——“環中”思想。

淺談莊子的“環中”思想

現代學者對莊子“環中”思想著墨不多。一種觀點重在分析莊子“環中”思想在認知結構上自我否定的整體性。如傅永新認為:“莊子的‘環中’認知結構告訴我們,在理論平面上,必須找到是非互相蘊含的‘環’,才能顯示理論內部的自我否定。”另一種關於“環中”的觀點,是試圖說明莊子的“環中”思想並不是一種真理論,而是在價值論基礎上的美學理論。

淺談莊子的“環中”思想

首先,我們先來看道家的創始人——老子。《老子》雖沒有“環中”一詞,但卻有基於其“域”論的“致虛”“守靜”以達“容”等重要論述。老子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域”論的基礎上,莊子又吸收了老子“守中”“致虛極,守靜篤”以達到“容”的論述,拓展發揮為“環中”說。作為隱喻,莊子將無休止的是非成見與萬物的氣化流行比喻為“環”,而圓“環”的中間是虛空的,正是因為有此虛空之場域,才能與“道樞”相應。

其次,儘管人是有限的個體,但是隻要人做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就能消除無窮的是非偏見,就可以認識不斷變化的大化流行的世界。如何做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關鍵是人要秉“道樞”居於“環中”,正所謂“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人們要應對是非不定、不斷流變的事物,就要秉道抱一處在“環中”之虛空之中。

淺談莊子的“環中”思想

再者,對於莊子的“逍遙”之“遊”,學界大多從美學的角度來討論,而忽視了從“環中”的視角來把握莊子“遊”的內在結構。“環中”既要求持守虛空以應是非,又要求無心“順”萬物之化。這使得“環中”呈現出由繁到約、由動到靜的內斂性態勢。“環中”從其隱喻的意象來看,似乎是一個封閉的圓環,而人居於其中心又似乎是人將自己與外界隔絕起來而失去了自由。但是,實質上莊子的“環中”是無限開放的。“環中”之“遊”恰恰是要突破層層侷限,從而實現人本真的自由。

可見,只有在“環中”動態的場域之中才能理解莊子對待是非的態度。莊子“環中”思想的確給人以美的享受,但是用美學的觀點總是不能從整體上理解莊子的“環中”思想。只有全方面理解了莊子,才能更好地體會他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