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為何怕四月初一?答案來了

時間過得飛快,今天已經是農曆的四月初一,2020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對於農民來說,三月和四月是很重要的兩個月份,是農民新一年耕作的開始。

在農村中關於三月和四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何農民害怕四月初一呢?

農村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為何怕四月初一?答案來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三月怕三七,三七指的是初七、十七和二十七,三月怕三七的意思是是農民害怕這三個日期下雨。

三月是農民耕作的季節,不管是什麼農作物種植,都離不開水的滋潤,尤其是對於“春雨貴如油”的北方。

雖然農民知道春雨的珍貴,知道降雨對農作物的好處,但是和降雨一起到來的,還有強降溫天氣,尤其是在春暖花開的三月,出現倒春寒的幾率會很大。


如果在三月每隔幾天就出現一次降雨天氣,那麼便意味著今年春天倒春寒出現的幾率會很大,倒春寒的出現,會將剛開始萌芽的果樹凍死,將開始返青的麥苗凍害,所以農民才會害怕三月三七降雨。

農村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為何怕四月初一?答案來了


再來看四月初一,今天就是四月初一了,俗語中的四月初一併不單指四月初一這一天,而是四月初一左右。就在前天晚上,華北很多地區都出現了霜凍情況,我們這裡也沒有幸免於難。

雖然已經過了穀雨節氣,但是昨天早上醒來,發現院子裡剛栽種的蔬菜秧苗上有了霜凍,趕緊穿好衣服去地裡查看,被眼前的景象嚇到。剛坐果的梨子、杏子幾乎全部凍黑,剛長出來的葡萄萌芽也被凍黑,前些日子剛長出葉子的糯玉米也被凍的耷拉了腦袋,還好小麥受到的影響不大,要不今年真的是該喝西北風了。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為何農民害怕四月初一了吧。農曆的四月初一一般為穀雨節氣到夏至節氣之間,此時北方的果樹開始坐果,小麥也馬上要到了揚花季節,此時突然降溫對果樹、小麥的影響都很大。

比如今年,好不容易熬過三月的三七沒降溫,卻在四月初一時遇到了霜凍天氣,農民真的是有苦說不出,今年果樹減產高達60%以上,農民能不害怕四月初一嗎?

農村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為何怕四月初一?答案來了

由於以前耕作技術差,沒有預測未來天氣變化的設備,農民只能從生活和勞作經驗中來總結經驗和教訓,“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就是老農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雖然時代在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在不斷改變,但是老農傳下來的智慧結晶依然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