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黛玉也有母親,賈敏一起回到榮國府,寶釵還是更有勝算

讀紅樓,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黛玉的木石前姻,之所以會敗在寶釵的金玉良緣之下。很大程度上,也和寶釵有個相對完整的家庭有關。

即使黛玉也有母親,賈敏一起回到榮國府,寶釵還是更有勝算


寶釵有個慈祥的媽媽,還有個雖然不爭氣,卻也知道照顧妹妹的哥哥。這一點,是寶釵成長路上很大的助力。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薛蟠這個做哥哥的,每每在關鍵時刻扯寶釵的後腿。比如寶釵選秀的問題上,確實被薛蟠折騰得遍體鱗傷。

但我們不能忽視,即使薛蟠再如何不學無術,對寶釵這個妹妹,還真算不錯。

比如給寶釵帶回來的那一大箱子的“姑蘇特產”,什麼筆墨紙硯,以及各色箋紙,更勿論香袋香珠、扇子扇墜、花粉胭脂等物。最主要的是,薛蟠還從虎丘帶回來的那些小玩意,那可算是一個哥哥對妹妹最大的呵護。

即使黛玉也有母親,賈敏一起回到榮國府,寶釵還是更有勝算


對一個背井離鄉的人來說,什麼是最為可貴的?

在選秀落選這個既成事實的傷疤之後,最能慰藉寶釵的,不正是這些不起眼的、故鄉的小玩意嗎?

有時候,我們常常忽視身邊最熟悉的、也是最難得的事物或情感。但這些細節,都可以說是“潤物無聲”地滋養著我們的心靈、甚至靈魂。

正是因為有母親和哥哥的照顧,寶釵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慧,出落得大方得體。

而相比之下,黛玉就要不幸得多了。不但和寶釵一樣沒有父親,甚至連母親和弟弟也早早去世。留下黛玉一個人孤零零地生活在這個世上。

即使黛玉也有母親,賈敏一起回到榮國府,寶釵還是更有勝算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黛玉才顯得那麼尖銳、甚至有點偏激的性格。這一點,確實是不如寶釵的。

最主要的是,沒有父母親人的黛玉,就成了一個“孤女”。這個身份,對古代女子的婚姻也是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古人認為,女子沒有母親的教誨,會不懂得三從四德。婦道有虧,被算作“四不娶”之列。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儘管黛玉和寶玉兩情相悅,木石前姻才始終未能實現。

即使黛玉也有母親,賈敏一起回到榮國府,寶釵還是更有勝算

於是便產生一個疑問:假如黛玉也和寶釵一樣,母親賈敏同樣健在。即使林如海早逝,寡居的賈敏帶著年幼的黛玉回到榮國府,那麼,黛玉和寶釵兩人,誰能勝出呢?

首先,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從經濟情況看,就算林如海一分錢也沒有留下。古代女性嫁妝都是自己的,以王夫人說賈敏在賈府的嬌養程度和賈母的疼愛,嫁妝肯定不少,至少生活不愁吧。

所以,賈敏靠自己的嫁妝,也足夠撫養黛玉順利長大。再說了,以賈府的赫赫聲名,有誰敢欺負賈敏母女?

即使黛玉也有母親,賈敏一起回到榮國府,寶釵還是更有勝算

如果賈敏和薛姨媽一樣,帶著黛玉進京,並且就回到孃家榮國府居住,對黛玉的教養必然是不一樣的了。

還記得黛玉初進賈府,王夫人囑咐她別和寶玉多玩。黛玉就有疑問:我來自然只和姐妹們一起,哪有和兄弟一起的?

這說明賈敏對黛玉的教養就是標準的大家風範,女子在閨閣裡,不和外面的男子接觸。

即使黛玉也有母親,賈敏一起回到榮國府,寶釵還是更有勝算

所以,即使進京回到榮國府,很大可能也是賈敏母女別居,不會和賈府眾人待在一起。

所以,近在遲尺的外婆家,對黛玉而言,必然也像史湘雲一樣,只會隔三差五地走動一下,並不會像如今這般長住。

有賈敏在、有自己的家,黛玉的心情也就不會長期抑鬱,即使沒有史湘雲那麼活潑,青春少女的陽光可愛應該是不會少太多的。

即使黛玉也有母親,賈敏一起回到榮國府,寶釵還是更有勝算


而賈敏和林如海琴瑟和鳴,兩人的文化造詣都不淺,教育子女的方式應該也沒有差異。即使林如海不在了,賈敏還是會繼承先夫的遺志,將黛玉好好培養、乃至定一門稱心如意的婚姻。

而賈寶玉這樣文不成武不就的紈絝兒郎,對其他缺少父愛、身世卑微的女性來說,是難得的佳婿,但在賈敏眼裡就不見得了。

所以,如果黛玉真的有母親在,賈敏健在的情況下,黛玉和寶玉之間,很大可能是不會有婚姻之可能的。更大可能就是和賈璉這樣的、純粹的姑表至親的關係,不鹹不淡。

即使黛玉也有母親,賈敏一起回到榮國府,寶釵還是更有勝算


所以,既然黛玉和寶玉都不可能有太多感情上的糾葛,那麼,寶釵在婚姻上,自然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輕易勝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