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據@人民日報轉發東華大學新媒體發佈的訃告,鬱銘芳,浙江省鄞縣人,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4月12日12時3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3歲。

據百科資料顯示,鬱銘芳院士是我國化學纖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鬱銘芳院士

鬱銘芳,1927年10月3日出生於上海市。1948年自上海私立東吳大學化工系畢業後,進入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化驗室練習工作。

1949年調至中國紡織建設公司下屬的上海第十七棉紡織廠化驗室,先後擔任助理技術員、技術員、生產技術科副科長、工程師等職。

1956年調至國營上海第二印染廠。1957年奉調到新成立的化纖籌建處工作。1961年擔任上海合成纖維實驗工廠副總工程師。

1964年擔任上海市合成纖維研究所副所長兼副總工程師,之後相繼擔任所長兼總工程師、總工程師、顧問、高級工程師。

1990年借調到上海紡織滌綸總廠,擔任總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調任東華大學,受聘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獲得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2011年獲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紡粘法非織造布終身成就獎。

鬱銘芳院士主要從事化學纖維的理論和工程應用研製,主要有芳香族聚酰胺纖維、聚酰亞胺纖維、碳纖維、滌綸高速紡絲、高強滌綸等 。

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鬱銘芳院士

據悉,從參與研製並紡出我國第一根合成纖維錦綸6絲,到第一根國產軍用降落傘用錦綸長絲,從組織領導聚酰亞胺纖維、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研製,到主持“丙綸噴絲直接成布”項目等,60多年來,鬱銘芳院士用一個個的研究成果為解決國人穿衣問題和國防戰略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除此,他還堅持立德樹人,年過古稀仍為本科生授課,並捐資錢寶鈞教育基金,勉勵同學們為將中國建設成為世界化纖強國而讀書,為我國化學纖維事業輸送了大量人才。

鬱銘芳院士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輝煌的一生。他科學報國、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將一直激勵著我們。

偉大的祖國正不斷的崛起強大,中華民族正邁著矯健自信的步伐在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億萬中國人民昂首挺胸、自信滿滿、奮發圖強,今天的中國正以全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今天的盛世中國,離不開一位位為偉大祖國的崛起強大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艱苦奮鬥、刻苦鑽研、不畏犧牲、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偉大中國科學家、科研工作者!

他們用精湛的學術造詣、崇高的愛國情懷及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民族精神撐起了偉大中華民族、億萬中國人民不屈的脊樑。

他們的一生都在幹著驚天動地事,做著隱姓埋名人,他們燃燒了自己,照亮了整個神州大地,他們灑盡最後一滴血、流盡最後一滴汗,只為了人民共和國的崛起強大,只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為了億萬同胞能夠挺直腰桿、昂首挺胸!

今年,人民共和國已痛失14位院士。他們分別是:蔣洪德院士、池志強院士、方守賢院士、李方華院士、孫儒泳院士、段正澄院士、沙慶林院士、周同惠院士、蔣亦元院士、寧津生院士、李道增院士、周俊院士、盧世璧院士、鬱銘芳院士。

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鬱銘芳院士

他們是人民共和國的功勳英雄、時代先鋒、民族脊樑、祖國棟樑,他們是這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他們是最偉大、最可愛、最可敬、最不容我們忘記的人。

一個個熠熠生輝的名字,一位位共和國的功勳英雄、民族脊樑、祖國棟樑,他們用自己的無悔撐起了我們祖國的崛起強大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征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砥礪前行,奮發圖強!

讓我們不忘先輩遺志、牢記使命、艱苦奮鬥、奮勇拼搏,在我們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工作、奮勇向前,為祖國的不斷崛起強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致敬,哀悼,送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