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据@人民日报转发东华大学新媒体发布的讣告,郁铭芳,浙江省鄞县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4月12日12时3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据百科资料显示,郁铭芳院士是我国化学纤维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郁铭芳院士

郁铭芳,1927年10月3日出生于上海市。1948年自上海私立东吴大学化工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化验室练习工作。

1949年调至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下属的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化验室,先后担任助理技术员、技术员、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工程师等职。

1956年调至国营上海第二印染厂。1957年奉调到新成立的化纤筹建处工作。1961年担任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工厂副总工程师。

1964年担任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之后相继担任所长兼总工程师、总工程师、顾问、高级工程师。

1990年借调到上海纺织涤纶总厂,担任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调任东华大学,受聘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2011年获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非织造布终身成就奖。

郁铭芳院士主要从事化学纤维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制,主要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涤纶高速纺丝、高强涤纶等 。

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郁铭芳院士

据悉,从参与研制并纺出我国第一根合成纤维锦纶6丝,到第一根国产军用降落伞用锦纶长丝,从组织领导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研制,到主持“丙纶喷丝直接成布”项目等,60多年来,郁铭芳院士用一个个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国人穿衣问题和国防战略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除此,他还坚持立德树人,年过古稀仍为本科生授课,并捐资钱宝钧教育基金,勉励同学们为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化纤强国而读书,为我国化学纤维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

郁铭芳院士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他科学报国、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

伟大的祖国正不断的崛起强大,中华民族正迈着矫健自信的步伐在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亿万中国人民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奋发图强,今天的中国正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今天的盛世中国,离不开一位位为伟大祖国的崛起强大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奋斗、刻苦钻研、不畏牺牲、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伟大中国科学家、科研工作者!

他们用精湛的学术造诣、崇高的爱国情怀及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民族精神撑起了伟大中华民族、亿万中国人民不屈的脊梁。

他们的一生都在干着惊天动地事,做着隐姓埋名人,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整个神州大地,他们洒尽最后一滴血、流尽最后一滴汗,只为了人民共和国的崛起强大,只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为了亿万同胞能够挺直腰杆、昂首挺胸!

今年,人民共和国已痛失14位院士。他们分别是:蒋洪德院士、池志强院士、方守贤院士、李方华院士、孙儒泳院士、段正澄院士、沙庆林院士、周同惠院士、蒋亦元院士、宁津生院士、李道增院士、周俊院士、卢世璧院士、郁铭芳院士。

致敬,哀悼!又一位院士逝世,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郁铭芳院士

他们是人民共和国的功勋英雄、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祖国栋梁,他们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他们是最伟大、最可爱、最可敬、最不容我们忘记的人。

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一位位共和国的功勋英雄、民族脊梁、祖国栋梁,他们用自己的无悔撑起了我们祖国的崛起强大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砥砺前行,奋发图强!

让我们不忘先辈遗志、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奋勇拼搏,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奋勇向前,为祖国的不断崛起强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致敬,哀悼,送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