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一個校花與才子的小故事

在19世紀20年代的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有一個校花,名叫王蒂澂。王蒂澂長得秀麗端莊,同時又極富才氣,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的追求。其中最出色的有兩個人,一個叫周培源,一個叫陳岱孫,兩人皆是儀表堂堂,才華斐然。

周培源是我國著名的流體力學專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同時也是一名社會活動家,曾在國家艱難之時放棄國外的優渥待遇,毅然回國,報效國家。後來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和北京大學校長等職。

民國時一個校花與才子的小故事


民國時一個校花與才子的小故事


陳岱孫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教育家,也在國外留學後萬里歸國,貢獻建設。後來歷任清華大學經濟系主任,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長,並歷任中國政協第二三四五六七全國委員會委員。

民國時一個校花與才子的小故事


民國時一個校花與才子的小故事


兩人都是國之棟樑,但是在當時,他們還只是學生,均在清華大學求學。面對兩人的追求,王蒂澂犯了難,畢竟都很出色,不禁猶豫,猛然突發奇想,對二人宣佈宣佈誰先拿到博士學位就嫁給誰。於是周培源急赴美國,用了三年的時間,連奪學士、碩士和博士。陳岱孫也不示弱,發奮學業,早周培源兩年取得了博士學位,原本滿心歡喜,以為可以報美而歸,可怎奈,此時的王蒂澂已經芳心暗許了周培源。陳岱孫悲憤之下,終生未娶。

這個故事流傳甚廣,但是當事人均未承認過此事,所以真假不知,但是優秀的人總是會互相吸引則是一定的了。

民國時一個校花與才子的小故事


對了,後來周培源和王蒂澂的女兒嫁給了一個叫梁從誡的男人,而梁從誡的父母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