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吹《愛情公寓》的人,究竟是看什麼喜劇長大的?

可能很多人對於豆瓣打分,有一些誤解。

豆瓣評分系統並非完全來自於網友的評分平均值,而是經過了一些加權數據,得出的較為公平的運算方法。

也就是說,豆瓣的評分系統不全是觀眾個體審美的一種體現,觀眾的審美取向最多佔據一多半,另外一部分是橫向對比同類型作品以及一些專業人士給出的客觀評價組合而成。

其實我個人對《愛情公寓》這個系列也確實很無感,甚至到了有些厭惡的程度。小時候第一次看就不是很喜歡。很難說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就是感覺很"尬"。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說起《愛情公寓》時候,最容易吐槽的點。說話不著邊際,而且笑點十分的迷。

舉個例子,如果想表達劇中人物掩蓋事情真相,用荒誕的謊言欲蓋彌彰,效果可能分別是這樣的:

《家有兒女》

劉星:嘿,我跟你們說,你們還真別不信。

媽:這孩子又胡說什麼了,滿嘴跑火車,趕緊回屋做作業去。

劉星:我都這麼厲害了,還做什麼作業啊?咱家都跟著沾光了。

小雪:就你那兩下,連你弟都打不過,還折騰什麼啊。

《武林外傳》

郭芙蓉:小六,你怎麼又來了,通緝上面那個都幾天了還沒逮到哇?

燕小六:別跟我提介個!你們知道嘛?衙門裡的事兒能讓你們知道麼,他膽敢出現,有我燕小六在,能有他好果子吃麼?

佟掌櫃:哎呦,小六真是個好娃娃咧,為民除害說到就到。你能來看俺們很欣慰哈,就是這桌子上的菜你不要打主意啊,回你衙門吃去。

《愛情公寓》

曾小賢: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賢。

胡一菲:曾小賢,你怎麼還在這兒磨磨唧唧的,你不是說好了晚上請我出去吃飯麼?

曾小賢:是麼?我說了麼?你聽錯了吧?也許是你聽了我的哪期節目被故事內容感動了,情不自禁的把自己帶入進去了吧?哈哈哈哈哈,來繼續接聽下一位觀眾的熱線。

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梗,但足以看見《愛情公寓》的點相比於前兩個有多讓人覺得笑點全程不在線。

按照我個人對於影視劇的評價標準,《愛情公寓》我只看過第一部,但是水準只值得一顆星(2/10)。一分打底,一分送給這些半專業演員。他們能讓這部劇爆火,起碼在表演上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這部劇之前,中國的情景喜劇過於集中描寫家庭、軍旅、社區這些市井文化,脫離了現代社會的普通年輕群體。

而《愛情公寓》應該是中國火起來的情景喜劇中,第一部涉及年輕人生活的喜劇,客觀上這是非常具有開拓意義的。

雖然題主說了這部劇在形式上有抄襲《老友記》之嫌,但是我覺得這倒不是最大的問題。因為世界上可利用的題材十分有限,在大陸更是有限。想表達一種年輕人生活狀態的喜劇,也只有依靠社區租房這個概念來框定架構。而世界上與《老友記》這種形式雷同的情景喜劇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他們一定程度上借鑑了《老友記》的形式,但是在這個基礎上也有各自的創新。所以對於選材面本就很小的情境喜劇來說,形式上的雷同,甚至是臺詞上的雷同,一笑而過就好,不要太當真。

《愛情公寓》最大的問題是我之前談到的尬梗,以及一些尺度(價值觀)問題。尬梗是編劇的問題,這個問題是致命的。作為一部情景喜劇,你最大的使命就是使觀眾發笑。

可是真的不好笑啊!但很多人又愛看,為了談資,那就硬著頭皮當劇情片看吧。可是它的劇情走向也真的沒什麼新意可言,沒有什麼彩蛋,意外驚喜也是很疲軟的那種感覺。冷笑三下是我對這裡面所有橋段的最大致意。

但不可否認的是,類似曾老師和胡一菲這種CP人設,是很招人喜歡的。甚至人設這個概念,在那部劇裡勾勒出了很深的雛形。所以根據這個方向來說,《愛情公寓》沒爛,它只是無趣。它還是一部故事講完整的故事片。

按照目前漫威動輒8分+的豆瓣打分規律,給《愛情公寓》一個7分,可以說虛高,但真的也不為過。

尬吹《愛情公寓》的人,究竟是看什麼喜劇長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