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8】 洪德森:《鬱氏雙烈是富陽的光榮 》

【“紀念抗日英烈郁達夫”專欄編者按】

夏衍說:“達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是他畢生的精神支柱。”胡愈之說:“在中國文學史上,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的名字,在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紀念碑上,也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烈士的名字。”自1985年在北京和富陽兩地舉行紀念郁達夫先生殉難四十週年座談會以來,郁達夫烈士的形象越來越豐滿。在抗戰勝利的紀念日裡,我們特別推出了歷年來鬱氏後人及家鄉人民的紀念文章,以資更好地體現“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斷地去擁護、愛戴、崇仰”的理念。

鬱氏雙烈是富陽的光榮

洪德森

首先,我代表富陽縣委、縣人民政府和全縣人民,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四十年前,現代著名作家和詩人郁達夫,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今天,在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四十週年之際,由省市十個單位發起,在我們富陽縣舉行紀念著名作家郁達夫烈士殉難四十週年學術討論會。這不僅反映了現代文學研究者的共同願望,也反映了我們富陽全縣人民的共同願望。我縣人民為有郁達夫烈士而感到光榮和自豪,並且一直深深地懷念著他。這不僅是因為郁達夫是富陽人,是現代著名作家和詩人,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者和反法西斯的文化戰士。

今天,我們在這裡紀念郁達夫烈士,自然想起他的出生和經歷。郁達夫烈士是我縣富陽鎮人,生於一八九六年十二月七日。他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郁達夫在富陽高等小學求學時,就開始接觸我國的古典文學,學習寫作講究格律的舊體詩。辛亥革命前後,中國社會正處於大動盪時代,這也是郁達夫進入中學生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他閱讀了大量的古今文藝著作、報刊文章,還時常去近郊接觸農民,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對他們的辛酸遭遇深表同情,在思想上不斷孕育著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這為他以後走上文學道路起了奠基的作用。

一九一三年,郁達夫的長兄鬱曼陀(又名鬱華)受命去日本考察司法制度,他隨長兄去日本,開始了近十年的留學生生活。郁達夫雖然身在海外,但對國事仍然很關心。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他開始了新文學的創作活動,成為“五四”新文化活動中一位堅強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戰士。一九二二年,郁達夫從日本回國以後,更加積極地參加文學活動,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創造社各刊物的編輯工作,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都是在這一時期寫成的。

郁達夫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追求進步的一生。他反對醜惡的黑暗勢利和反動的社會制度,具有明確的愛憎觀念。在他的許多著作中,特別是他的政論文章中,對真善美的歌頌,對假惡醜的鞭笞,態度非常鮮明。在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時期,他對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右派,始終是採取抨擊和揭露的態度;對企圖拉攏他的國民黨右派,也始終抱著不合作的態度。在三十年代,即使他被一些朋友誤解和疏遠,但他仍然堅持追求進步,積極參加愛國活動。從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他參加了“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聯盟”、“著作者抗日聯合會”、“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進步組織的許多活動;為日本進步作家小林多喜二的遇害寫了一篇言辭激昂的文章,還與魯迅、茅盾等九位作家發起了為小林的家屬募捐活動。

在抗日戰爭開始以後,郁達夫滿懷愛國熱情,積極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他先在福建參加抗日活動,後來應郭沫若邀請去武漢,任軍委政治部第三廳設計委員,曾去徐州、山東、河南等地前線慰問抗日將士,寫了許多戰地通訊和論文、雜文。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他應南洋新加坡《星洲日報》的邀請去海外。在新加坡時,他緊張地從事編稿、寫稿,還進行了大量的社會活動。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他擔任了新加坡文化界戰時工作團的主席、戰時工作幹部訓練班的主任。一九四二年一月初,他還擔任新加坡華僑抗敵動員委員會的執行委員,兼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聯合會主席。在新加坡三年多一點時間裡,他總計寫了一百多萬字的政論、雜感和其他形式的文章,成為新加坡這一時期的文化界中心人物之一,為抗日宣傳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杭州、富陽相繼被日寇佔領,郁達夫的七十多歲的老母親被迫餓死於富陽的鸛山上。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長兄鬱曼陀被汪偽特務暗殺於上海寓所門前。鬱曼陀比郁達夫大十二歲,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範科,後進法政大學學法律,獲法學士學位。他是一位正直、清廉、具有民族氣節的愛國法官,也是一位學者、詩人和畫家。郁達夫對於長兄鬱曼陀的被害和母親的餓死,異常悲憤。但他壓制住自己“個人主義的血族情感”,以“民族國家的大範圍的情感為重”,更加積極地投入了抗日救亡活動。

在日軍侵佔新加坡前的一九四二年二月四日,郁達夫與一批抗日文化界人士一起撤退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上,後來在蘇門答臘西部小鎮巴爺公務定居下來。在蘇門答臘的三年多時間裡,郁達夫仍然秘密地從事抗日愛國活動。正是由於郁達夫的抗日活動,由於他掌握、收集了日本憲兵在戰爭期間虐殺無辜、殘暴作惡的大量罪證,日軍害怕郁達夫在審判戰犯的法庭上,對他們種種法西斯罪行提出強有力的證詞,因而採取卑鄙的手段殺害了他。

郁達夫的死是不幸的,但又是悲壯的,閃耀著愛國主義的光輝。郁達夫烈士的愛國主義精神,集中地表現在生前憂國憂民,以一支奮書不倦的筆,詛咒帝國主義,抒發愛國情思,呼喊祖國富強。四十年過去了,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難曲折的道路,我們不僅奪取了民族解放鬥爭的偉大勝利,而且奪取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迎來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與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一界三中全會以來,祖國的面貌更是日新月異,蒸蒸日上。我們富陽和全國各地一樣,到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果烈士在天有靈,看到祖國和家鄉今天的新貌和四化的前景,一定會含笑九泉。

今天,我們紀念郁達夫,就是要對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文學方面繼承“五四”文化傳統、奮鬥一生的精神作出公正的評價;就是要緬懷烈士的業績,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新時期的統一戰線,為振興中華、統一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就是要結合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四十週年,總結歷史的經驗,加強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總之,我們紀念和研究現代著名作家郁達夫烈士,不僅是著眼於過去,著眼於歷史,更重要的是著眼於今天,著眼於未來,繼承烈士的遺志,開拓嶄新的世界。

(作者為原富陽縣委書記)

【專欄8】 洪德森:《鬱氏雙烈是富陽的光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