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8】 洪德森:《郁氏双烈是富阳的光荣 》

【“纪念抗日英烈郁达夫”专栏编者按】

夏衍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胡愈之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自1985年在北京和富阳两地举行纪念郁达夫先生殉难四十周年座谈会以来,郁达夫烈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在抗战胜利的纪念日里,我们特别推出了历年来郁氏后人及家乡人民的纪念文章,以资更好地体现“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断地去拥护、爱戴、崇仰”的理念。

郁氏双烈是富阳的光荣

洪德森

首先,我代表富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全县人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四十年前,现代著名作家和诗人郁达夫,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今天,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由省市十个单位发起,在我们富阳县举行纪念著名作家郁达夫烈士殉难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这不仅反映了现代文学研究者的共同愿望,也反映了我们富阳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县人民为有郁达夫烈士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并且一直深深地怀念着他。这不仅是因为郁达夫是富阳人,是现代著名作家和诗人,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和反法西斯的文化战士。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郁达夫烈士,自然想起他的出生和经历。郁达夫烈士是我县富阳镇人,生于一八九六年十二月七日。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郁达夫在富阳高等小学求学时,就开始接触我国的古典文学,学习写作讲究格律的旧体诗。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动荡时代,这也是郁达夫进入中学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今文艺著作、报刊文章,还时常去近郊接触农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对他们的辛酸遭遇深表同情,在思想上不断孕育着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这为他以后走上文学道路起了奠基的作用。

一九一三年,郁达夫的长兄郁曼陀(又名郁华)受命去日本考察司法制度,他随长兄去日本,开始了近十年的留学生生活。郁达夫虽然身在海外,但对国事仍然很关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了新文学的创作活动,成为“五四”新文化活动中一位坚强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战士。一九二二年,郁达夫从日本回国以后,更加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创造社各刊物的编辑工作,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郁达夫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一生。他反对丑恶的黑暗势利和反动的社会制度,具有明确的爱憎观念。在他的许多著作中,特别是他的政论文章中,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笞,态度非常鲜明。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他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始终是采取抨击和揭露的态度;对企图拉拢他的国民党右派,也始终抱着不合作的态度。在三十年代,即使他被一些朋友误解和疏远,但他仍然坚持追求进步,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从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他参加了“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联盟”、“著作者抗日联合会”、“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的许多活动;为日本进步作家小林多喜二的遇害写了一篇言辞激昂的文章,还与鲁迅、茅盾等九位作家发起了为小林的家属募捐活动。

在抗日战争开始以后,郁达夫满怀爱国热情,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他先在福建参加抗日活动,后来应郭沫若邀请去武汉,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设计委员,曾去徐州、山东、河南等地前线慰问抗日将士,写了许多战地通讯和论文、杂文。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他应南洋新加坡《星洲日报》的邀请去海外。在新加坡时,他紧张地从事编稿、写稿,还进行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他担任了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的主席、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班的主任。一九四二年一月初,他还担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的执行委员,兼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在新加坡三年多一点时间里,他总计写了一百多万字的政论、杂感和其他形式的文章,成为新加坡这一时期的文化界中心人物之一,为抗日宣传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杭州、富阳相继被日寇占领,郁达夫的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被迫饿死于富阳的鹳山上。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长兄郁曼陀被汪伪特务暗杀于上海寓所门前。郁曼陀比郁达夫大十二岁,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科,后进法政大学学法律,获法学士学位。他是一位正直、清廉、具有民族气节的爱国法官,也是一位学者、诗人和画家。郁达夫对于长兄郁曼陀的被害和母亲的饿死,异常悲愤。但他压制住自己“个人主义的血族情感”,以“民族国家的大范围的情感为重”,更加积极地投入了抗日救亡活动。

在日军侵占新加坡前的一九四二年二月四日,郁达夫与一批抗日文化界人士一起撤退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后来在苏门答腊西部小镇巴爷公务定居下来。在苏门答腊的三年多时间里,郁达夫仍然秘密地从事抗日爱国活动。正是由于郁达夫的抗日活动,由于他掌握、收集了日本宪兵在战争期间虐杀无辜、残暴作恶的大量罪证,日军害怕郁达夫在审判战犯的法庭上,对他们种种法西斯罪行提出强有力的证词,因而采取卑鄙的手段杀害了他。

郁达夫的死是不幸的,但又是悲壮的,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郁达夫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中地表现在生前忧国忧民,以一支奋书不倦的笔,诅咒帝国主义,抒发爱国情思,呼喊祖国富强。四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难曲折的道路,我们不仅夺取了民族解放斗争的伟大胜利,而且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迎来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与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祖国的面貌更是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我们富阳和全国各地一样,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果烈士在天有灵,看到祖国和家乡今天的新貌和四化的前景,一定会含笑九泉。

今天,我们纪念郁达夫,就是要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学方面继承“五四”文化传统、奋斗一生的精神作出公正的评价;就是要缅怀烈士的业绩,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就是要结合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总结历史的经验,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总之,我们纪念和研究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烈士,不仅是着眼于过去,着眼于历史,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今天,着眼于未来,继承烈士的遗志,开拓崭新的世界。

(作者为原富阳县委书记)

【专栏8】 洪德森:《郁氏双烈是富阳的光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