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狗十三

這部電影既講述了青春, 還生動的反映出社會現實。

這是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4的作品,是著名的曹寶平導演。

據說這部劇,之前被禁了,生動的反映出社會現實,難道這也是錯嗎,小編也是很奇怪。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狗十三講的是一位小女孩從懵懂無知,經歷現實的殘酷,最後學會了妥協,被扼殺了了原本的天性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主人公李玩,因為一次成績考砸而被叫家長,被父親逼著放棄了自己喜歡的物理興趣小組,也許這就是殘酷把!抹殺了孩子的愛好,真的是過分!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而她老爸,和繼母生了個兒子,家庭裡重兒輕女觀念是在是嚴重,一家人把他當成是寶貝一樣。她老爸覺得虧欠的李玩,買了只寵物狗作為賠償。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李玩覺得可能這隻狗和自己一樣都是“令人擺佈”,慢慢的和它熟絡起來,一起睡覺,給它餵食,還給它取了一個名字“愛因斯坦”。

老天總是愛和李玩開玩笑。一次爺爺帶這個愛因斯坦去買菜,意外走丟了。李玩發了瘋一樣的去找它。本來沒找到,後來家人買只模樣差不多的狗,哄騙她這就是找回來的愛因斯坦。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李玩不認賬一心找回走失的愛因斯坦,爺爺為此傷到了腳,多年沒出門的奶奶為此走出門只為尋狗,卻迷路。李玩父親找回奶奶以後,對李玩一頓的教訓。從此以後李玩知道了大人們總是充滿謊言,自以為是。李玩也逐漸的接受了

現實,慢慢的成長起來。

也許劇名就是這樣的意思,反映出中國式家庭對待孩子,是想要狗一樣的馴服,限制住孩子們個性發展,甚至扼殺了一些孩子的天性。

李玩熱愛天文,總是想去天文館看展覽。李玩英語成績考的不錯,她父親獎勵帶她去看,卻發現展覽在那天不開放,還說:“沒事,咱再來,爸答應你一定帶你來”。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再一次,為了個的飯局,說是必須得去。已經九點了,李玩催促父親,10點天文展覽就開始了,父親卻一直拖延。只為了應酬,而不敢先走。一拖再拖,導致錯過展覽時間。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李玩父親這一類說辭,很像中國式家長。家長要一味的要求,孩子還必須順從這做,做好了,或許有些獎勵,做不好,輕則,罵一頓,重則,棍棒相對。

再接著,李玩得到了物理的相關獎項,在一頓飯局,各位叔叔伯伯敬酒之後,端上了一盤狗肉,看到狗肉的李玩,明顯是被勾起了愛因斯坦的痛苦回憶,略顯痛楚。叔叔還夾了塊狗肉給李玩,李玩臉色非常不好看,但還是吃下去了。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一次外出李玩貌似找到了原本的愛因斯坦,卻不敢大大方方去找回它,還諷刺的說“我剛才好怕它認出我來,撲過來,幸好沒有”。過後卻一個人偷偷的流下了淚水。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面對著心儀男生的愛慕,自己雖然喜歡,卻也不敢做出任何反應,還諷刺的說:“這樣的事,以後還多著呢!”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李釗作為家裡的寶貝,從小送去練習輪滑,期間送的營養牛奶,拿來玩和隨意的吐棄。在影片中,李昭不情願的練習著輪滑,貌似承載著家人的厚望。

十三歲少女和狗,既講述了青春,還反映了社會現實

這是多麼的諷刺,諷刺了中國式父親的管教下,再也不敢違反父親之命。一些天性再一次遭到了扼殺。實際上卻是家人們中國式的管教下不敢反抗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