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頂級流量小生李白的“詩酒”往事

很多事情都講究年代感,

酒,年代越久遠,味道越醇厚,

人,年齡越長,越有遠見和味道,

故事,陪著一些人一起成長奮鬥。

李白,大家都知道,被稱為“詩仙”,

所做的詩大多也都耳熟能詳,

讀過小學的都能隨口唸上幾句。

之前熱播的《慶餘年》

許多人更是被範閒殿前鬥詩所震撼,

不是為範閒,而是為華夏千古風流。

都說,詩句是中國人的精神故鄉。

當一整個文明的文學之光砸下來,

何人不起故園情,誰又不是一腔熱血呢?

大唐頂級流量小生李白的“詩酒”往事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

聽名字就讓人知道這是一個爽文的故事

《李白斗酒》。

李白好喝酒大家是知道的,

一般人喝醉會是啥情況呢?

人家李白可跟咱們不一樣,他喝醉之後喜歡寫詩,

也不知道人家是爹媽給的好還是咋滴?

往往喝完酒後寫出的詩都算是流傳千古了。

大唐頂級流量小生李白的“詩酒”往事

故事發生在開元年間,

有一天唐玄宗李隆基(小名“李三郎”)

與楊貴妃正在御花園裡賞牡丹,

楊貴妃大家都知道吧?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說的就是這位娘娘,和美人一起賞花,花也好看,

就像下面那張圖裡的牡丹,開的正好。

大唐頂級流量小生李白的“詩酒”往事

有美人美景不來點音樂就不夠意思了。

過去也唱歌,那天唱的歌可能是內容老了一點,

就像是咱們2020年再聽《隱形的翅膀》

好聽是好聽,內容也好,

但架不住一直聽,除非換一個人換個唱法

大唐頂級流量小生李白的“詩酒”往事

可當時還沒有這麼潮的想法,

想聽新曲兒怎麼辦?

李三郎想起李白了,

就派李龜年去尋李白進宮寫新歌詞。

李龜年是梨園弟子,

擅長唱歌、吹篳篥(bì lì)、奏羯鼓,

很有音樂方面的才華,

是當時的音樂家,非常得唐玄宗的喜愛。

李龜年去翰林院找李白撲了個空,

就問其他人“翰林居士李白何在?”

人家告訴他李白一大早就出去喝酒去了。

問具體去了哪,回答不知道。

這怎麼辦呢?

皇上還等著聽新歌呢,找吧!

正在長安街上走著,

突然聽到一個酒樓上有人大聲唱歌: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莫為醒者傳。

李龜年一聽這是李白的聲音,

慌忙上樓對李白宣旨:

“奉旨立宣李學士沉香亭見駕。”

這個時候李白已經酩酊大醉,

口中念道:“我醉欲眠君且去。”

說完就趴桌子上睡著了。

李龜年一看叫也叫不醒了,

沒辦法只好叫隨從抬著李白下樓,

又用馬把他駝到宮裡去了。

等到了宮裡,

李白酒還沒有醒呢,也不能行朝拜禮了,

李三郎也是愛惜李白的才華,沒怪罪,

讓人找了條毯子鋪地上,

讓李白躺到毯子上,可能是怕他著涼。

然後讓歌女含一口涼水噴到李白臉上幫著醒醒酒。

大唐頂級流量小生李白的“詩酒”往事

李白驚醒後一看到皇上趕緊下跪請罪,

道“臣罪該萬死”。

李三郎一看這酒醒了,又派人熬了醒酒湯,

親手用勺子調好溫度才讓李白喝了,

然後說:“今天牡丹盛開,我和貴妃賞玩,

不想聽舊歌詞,所以請你來做幾首新的。”

李白一聽,也不是啥大事兒,皇上呢也沒真生氣,

就對皇上道:“這倒不難,只是請皇上賜酒。”

皇上聽李白又要喝酒不高興了,

心想:這剛把你弄醒,咋還要喝酒,

這不是明擺著抗旨不尊讓我下不來臺嘛。

所以不同意,不給!

李白跟皇上解釋:

“皇上,我是斗酒詩百篇,喝了酒才做得出好詩。”

皇上看李白樣子不像說謊,就讓人捧了酒來,

李白一口氣喝了好幾杯,

立即提筆,寫下下面三首《清平調》

大唐頂級流量小生李白的“詩酒”往事

皇上細品完之後覺得非常得棒,

馬上安排樂師彈唱。

李龜年主唱,李暮吹笛,

花奴擊羯鼓,賀懷智擊方響,

鄭觀音彈琵琶,張野狐吹觱篥。

皇上興致上來也拿著玉笛吹奏,

楊貴妃在旁邊手執花枝含笑聆聽,

御花園內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李白的飲酒,

體現的是一種帶有審美趨向的生命價值,

它在追求肉體刺激的同時,

還是給人有益的啟示,而沒有把人帶向頹廢,

這就是李白的酒和詩流傳千古的原因。

(供稿:仰韶酒業;編髮:趙偉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