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苑春秋:花為媒——攝影達人慄洪民速寫

藝苑春秋:花為媒——攝影達人慄洪民速寫 | 侯方

請君且忙裡偷閒,先看我寫的兩首小詩——

贈攝影達人慄洪民(二首)

其一

梅花灼灼似晚霞,

楊柳依依綻新芽。

水杉無語浴春暉,

碧水有情映寶塔。

最愛公園行不足,

夢裡皆是紅梅花。

一日不見如三秋,

揹著相機又出發。

其二

踏遍青山眼界開,

鏡頭湧入風光來。

春花秋月攝不盡,

紅梅燦爛蕩胸懷。

民風民俗好底蘊,

走進圖片更精彩。

一枝一葉總關情,

傳遞美景播種愛。

艺苑春秋:花为媒——摄影达人栗洪民速写 | 侯方

三幅圖片作者為慄洪民

上面兩首小詩,我只講究押韻,至於平仄的規律我不懂;我追求的是情感的流露,表達的是對“攝影達人”的敬佩。原來,前段時間我通過網絡欣賞了“攝影達人”的一些作品,頓感賞心悅目,深受感染,產生了表達的衝動,才寫下這兩首小詩。言為心聲,情感是存在於字裡行間的。其實,先前題目中的“攝影達人”為“攝影大師”,寫好後我發在“攝影大師”所創建的微信群“邳州文藝圈”裡,他看到之後,馬上跟我私聊——

“抓緊撤回!言過其實!”

“就是攝影大師嘛!”

“不行!不行!用‘攝影老師’為好。”

“改為‘攝影老師’不通。我哥的攝影水平是一流的。”

“慚愧!慚愧!”

“那我給改成‘攝影達人’吧。”

“還是用‘老師’比較大眾化。” 攝影達人給我發來了一個笑臉。

………

就這樣,我將題目改為“贈攝影達人慄洪民”,併發在了邳州文藝圈、邳州詩群等幾個微信群裡——正好,前面還有慄大哥剛剛發佈的美篇作品《杏花妖嬈桃花島》。有詩為證,豈不更能說明“達人大哥”對攝影藝術的熱愛?

上述所言,算是兩首小詩產生的背景吧。讀到這裡,你也許對“攝影達人”謙虛的品格略見一斑。

(二)

說來慚愧,我所說到的“攝影達人”,至今我們還未曾謀面,原因眾所周知——因為當前疫情依然存在,我不敢貿然造訪或相約見面。當然,也未曾進行語音聊天,用的都是漢字。這也好,能夠留下一目瞭然的痕跡,便於以後翻閱、複習,品味友情發生、發展的過程。

說起我對“攝影達人”的緣份,還得歸功於他拍攝的關於花的圖片。我最早是於2月19日在“王傑精神研究會”這個群裡看到他拍攝的照片的。那是一組桃花島公園紅梅花即將綻放的圖片,前後一共有數十張,張張都是精品。作品的標題是“桃花島,紅梅花兒開”,那一幅幅紅梅花圖片,讓我眼前一亮: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完全綻放,完全把我帶入了一個美的世界。我在美評欄目上寫上了這樣的評價:“你是美的尋覓者與傳播者!”是呀,疫情期間宅在家裡,我突然欣賞到了桃花島上怒放的紅梅花,看到了魏巍的寶塔、端莊的拱橋和波光粼粼的碧波,那一刻,讓我感覺春天到了,我嗅到了春天的氣息。興奮之餘,我於當日晚上,在手機上運用“美篇”這個平臺,寫下了一首小詩——《紅梅花兒開》,以表達對紅梅的讚美,對家鄉的熱愛。我在題目下面寫上了“攝影:慄洪民 撰稿:侯方”,併發在了“王傑精神研究會”這個群裡。我想“攝影達人”也許會看到的。

2月23日,我在“攝影達人”的朋友圈裡看到了他發的一組照片——《春光明媚的桃花島》,我陶醉於他拍攝的圖片之中,欣賞完畢,在評價欄裡寫下了這樣的話:“那景緻、那色彩、那情調、那韻味、那視角、那佈局……無不給人以視覺的衝擊,給人以美的享受!我愛家鄉的桃花島!”“攝影達人”看到後留言道:“謝謝!歡迎賜教!”我則回覆:“不敢賜教,得請教。想拜您為師父。”我說的拜他為師,也是發自內心的,因為我對攝影也頗感興趣,只是沒有一架好的相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實現自己的願望。

2月28日,我在“攝影達人”的朋友圈裡看到了他拍攝的關於結香花的圖片。初識結香花,對於“攝影達人”來說是意外收穫,對於我來說也格外興奮,我又在上網查詢,得知結香花也叫“夢冬花”。欣賞之餘,我又寫了一首《春的號角》。“我有著潔白的身段和玲瓏的臉龐,弱小的我,總是和夥伴們簇擁著成長,那是因為我們深知團結就是力量。”我從結香花那一簇簇花朵上讀出了其精神品質,我想這也正是人類需要的一種精神。

2月29日,我又在“攝影達人”的朋友圈欣賞他製作的美篇《駱馬湖掠影》,並乘興也下了詩歌《駱馬湖遐思》。當然,我也發現“攝影達人”於該日將我的《紅梅花兒開》和《春的號角》收藏在自己的朋友圈並轉發。後來,我又從他拍攝的杏花圖片中找到靈感,寫出了歌頌母愛的詩歌《童年的爆米花》,從他蒐集的齊白石的牽牛花國畫中,找到靈感,寫出了《牽牛花的情絲》。

就這樣,他拍攝圖片,我給配上文字,這也算是我對圖片的欣賞與解讀吧。當然,圖片的內涵是豐富的,我的解讀只是一孔之見。然而,能得到“攝影達人”的讚賞,我就高興。漸漸地,我成了“攝影達人”微信朋友圈裡的一位常客,常常步他後塵,一路走來,一同去欣賞春天的風景。

感謝家鄉桃花島的紅梅和結香花作媒,讓我有緣跟“攝影達人”搭上了線。

(三)

3月4日,我吃完晚飯出去散步,路上我接到了王傑精神研究會汪會長的電話——

“最近,又寫了幾首詩歌?”電話那邊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嗯,是的。”我回答。

“有位朋友看到了,說你寫得好。他想跟你聯繫一下,問我認識不認識你。”此時,我一下想到了“攝影達人”。

“哦,是那位愛好攝影的,他拍攝的照片很好,我在欣賞他的圖片時已按他的要求留下信息,他也許還未看到。”

“那我把你的號碼給他吧。”

“好的。”

…………

很快,在散步回來的路上,“攝影達人”加我為好友,我們開始了愉快的微信聊天——

“你好,侯老師!”

“慄大哥好!”

“謝謝兄弟!很感激你!”

“向您學習!”

“我和汪會長是好兄弟。他說疫情過後,安排我們聚聚。”

…………

“攝影達人”跟我說的“很感激你”也讓我很感激,一股暖流通過手機屏幕傳到我心裡,暖融融的,如春風拂面。他要感激我什麼呢?我不就是欣賞了他拍攝的圖片,產生了一點靈感,寫出了幾道小詩嗎?由此說來,應該是我感謝他呢!是他的作品給我帶來了美的享受,帶來了靈感。

我期待著這次相聚。

(四)

我是一位喜歡讀詩、寫詩的人。我讀過《毛澤東詩詞鑑賞》,讀過詩集《中國出了個鄧小平》,讀過《李肇星詩集》,等等;著名兒童文學詩人金波、臺灣詩人汪國真等名家的詩也都博得過我的喜愛。每當教學完一篇課文或是去某地旅遊,抑或是經歷過一件觸動心扉的小事,只要產生了一點靈感,我就會立即構思,儘快付諸文字。每每完成一首得意之作,我總會“孤芳自賞”,就像一隻母雞下了一個蛋,總會驕傲地“咯……咯……咯大”地叫著一樣。不過,我不像母雞那樣虛張聲勢,而是不動聲色地進行。我的“賞”法,就是反覆默讀,感受一下語言是否順暢、簡潔,既肯定優點,也發現不足。有時一首詩要耗費半天、一天或是更多天的時間。詩歌要追求構思、想象之美、追求情趣、理趣的存在,追求語言的生動、簡潔,我常常圍繞這些要求,反覆地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寫詩,也是這樣。

我寫得最快的一首詩是3月5日寫的《那一年,我去看您——為紀念週總理誕辰122週年而作》。那天早上,我醒來之後打開手機上的“美篇”,讀到了關於周恩來的圖片和資料,知道今天是周總理誕辰紀念日。於是,就產生了寫作的念頭。因為我於2018年3月去淮安參觀過周總理紀念館,所以還是有點靈感。從撰稿到定稿,我用了近兩個小時,8點左右我發給了“攝影達人”,他接著便發給市文聯網絡平臺負責人。第二天上午8點,“攝影達人”便把發在“大運河文化研究”平臺的詩歌鏈接發給了我,並向我表示恭喜。

3月19日上午,“攝影達人”又給我發來一幅援鄂勳章的圖片,要求我為它寫一首詩。我說:“慄大哥好!這是命題作文,我看下,有靈感嗎?”有壓力就有動力,兩小時過後,我將一首題為“國家記憶”的詩歌發給了他,他點贊、喝彩之後又發給了文聯領導,第二日上午7點半,他便將此詩在文聯平臺上的鏈接發給了我。我很感激,留言道:“感謝慄大哥提供素材和發表平臺!發表迅速,在文聯平臺發的第一首詩歌,這個交流平臺好!”“邳州市文化藝術聯合會”這個平臺能發表我的詩歌,是對我的鼓勵;而這其中,又凝聚著“攝影達人”對我的多少關愛與賞識!他常常為我的成功喝彩,喜悅著我的喜悅。

我寫詩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思想,我的詩為我的學生而寫,學生往往是我的第一讀者,忠誠的讀者,一些同學讀後還能發表感言。當然,我也希望藉助網絡平臺,讓更多的人去閱讀、欣賞。說實話,我的這一願望的實現“攝影達人”幫了很大的忙。他熱情地將我的作品通過微信推薦給市文聯網絡平臺負責人,推薦給《邳州日報》編輯。我的《大運河流過我家鄉》《跨越時空的表白》等詩歌先後在“大運河文化研究”、“邳州文聯”等網絡平臺發表,完全歸功於他的推薦、指導。

感謝邳州文聯!感謝“攝影達人”!

(五)

“攝影達人”總是很忙,他和他的朋友像辛勤的蜜蜂一樣,徜徉於美麗的花叢之中,去發現美、感受美、攝取美、傳播美。他探尋的足跡常常展現在他的朋友圈中,桃花島、沙溝湖公園、大運河、窯灣古鎮、駱馬湖、艾山、蘑菇嶺……這些都是他們曾經徜徉、流連過的美麗“花叢”。我認為“攝影達人”的愛好是高雅的、瀟灑的、挺有意義的。我有時也將他運用自己拍攝的圖片製作的美篇通過微信群發給學生欣賞。我曾在微信中客氣地說道:“感謝您提供好的素材,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他也認為:“審美教育很重要!要堅持一個原則——傳遞正能量。”有一次他聽說我把他的作品發給了學生,他又把其中成年人的民歌改成了適合孩子們聽的歌曲,這著實讓我感動。他是理解孩子、理解教育的。

“攝影達人”,就是這樣一位帶著熾熱的真情行走在邳州乃至更廣闊天地的人。山山水水,留下了他尋覓的足跡;一花一草,烙上了他留戀的情懷。他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去捕捉美,用自己的鏡頭去記錄美,並藉助網絡平臺去傳播美。這樣一位與美同行的人,怎能不值得我們敬佩呢!

我樂意與美結伴,與“攝影達人”同行!我想等疫情真正結束之後,坐下來,跟“攝影達人”一起喝幾杯,聊聊攝影,說說詩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