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大齡未婚男女越來越多,到底是人們條件要求高還是資源少

大家好我是一名農村80後現在農村很多男女都已經30甚至30多了都還沒有對象,有的人條件確實不錯女的很漂亮家庭也很正常,男的漲的也可以家庭條件也不錯有車有房,但是就是一直沒有對象搞的父母每天都很著急,見熟人就說給我們介紹個對象吧,回家也崔孩子快點找對象人家誰誰誰孩子都多大了你這還沒對象呢,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到底是他們自身對另一半的要求高呢,還是說真正的沒有緣分呢,或是自己本身就有問題呢,現在農村存在這一下幾種情況。

主要可以分為不同的方面來看吧。我認為主要是可以從這幾個方面看。對於找對象的慾望不足。因為一直都和父母住在一起,或許有時感覺孤單卻並不那麼孤單,生活方面對另一半的需求沒有那麼的強烈,除了一部分人可能會在生理上有強烈需求,作為一個長年單身人士來說,習慣了吧,所以生活上往往沒有對異性伴侶有很多的需求。對愛情的渴望強烈,單身的時間越久,反而更渴望理想的愛情,然而這樣的愛情與現實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這樣往往就會讓人覺得要求很高,太挑剔。

一些地方彩禮重。在山東、安徽等地農村,仍盛行“一動不動”“萬紫千紅一片綠”的彩禮。所謂“一動”是10萬元以上的小轎車一輛,“不動”是在市區有一套房子;所謂“紫”“紅”“綠”則是指人民幣的顏色,1萬張5元、1000張100元和若干張50元,算下來超過15萬元。

“現在村裡姑娘選對象,彩禮起步價一般都得上10萬元,有的還要求家裡有車、城裡有房,普通農民家庭很難負擔。”湖北省恩施市新塘鄉茆山村村民馬彪說。

在深圳一家飯店打工的山東濟寧金鄉縣男青年李偉,今年已經34歲。前年,他春節回家與一個同鎮的女孩相親,雙方感覺不錯。但女方家裡要求拿出“九萬九”即99000元的彩禮錢。“家裡剛剛花20多萬元蓋了二層樓,父親生病又花去不少錢,肯定拿不出,就沒成。”李偉說。

——過去重男輕女的“後遺症”。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我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1,男性比女性多3266萬人。記者採訪的安徽潛山、山東金鄉等地村莊,適齡男青年的數量都超過適齡女青年。

由於受到“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許多農村家庭寧可冒著被罰款的風險也要多生個男孩,現如今兒子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找對象卻成了父母面臨的一大難題。在孫村,全村幾乎每家至少有一個男孩,據不完全統計,30歲以上的大齡未婚男青年高達20餘人。“媒人”在介紹對象時,首先關心的是男方年齡,其他條件排在其次,因此,很多男青年一過30歲,幾乎便無“媒”問津。長期積累形成的嚴重擇偶擁擠導致青年之間甚至出現過曾為一場親事而相互爭鬥以至於斷絕關係的案例。孫村男青年孫興志進行訪談時,瞭解到他曾經在相親時遇見了昔日好友,並處處和自己比較、競爭,甚至鬥氣,從而導致兩人友情破裂,此後見面甚至不打招呼,嚴重影響了兩人甚至兩家關係。這種情況在相親時並不少見,這一案例僅僅是農村嚴重婚姻擠壓所產生不良影響的一個縮影,而大量的男性婚姻擠壓現象主要集中於偏遠落後的農村地區。有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大齡青年表示他們的未婚狀態是被迫的,由客觀因素引起,而非自願不婚。

現在農村大齡未婚男女越來越多,到底是人們條件要求高還是資源少


現在農村大齡未婚男女越來越多,到底是人們條件要求高還是資源少


現在農村大齡未婚男女越來越多,到底是人們條件要求高還是資源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