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看“信任”,還錢看“人品”

借錢看“信任”,還錢看“人品”


01


孩子馬上小升初了,陳荷想買套學區房。家裡雖然算不上大富貴,但一家人省吃儉用的,湊套房子的首付還是沒問題。

房子的首付拿得出,但是,那些錢,三分之一借給了別人。

大前年,張三買車,借走了五萬。


去年,遠親有病住院,拿走了八萬。


半年前,閨蜜家的生意需要資金週轉,陳荷取了定期二十萬進行支援。

借錢時都說得好好的,用不了多長時間就還,數額最大的閨蜜,甚至還自動給出了期限:一個月內連本帶息給你拿回來。

陳荷不要利息,能進門借錢的,沒外人,說利息就見外了,只要能夠按時還款就行。

可到現在,一個還錢的都沒有。

確定買房子後,陳荷打了一圈電話,張三正帶著老婆孩子旅行,聽說陳荷要買房,利利索索的告訴她,半個月後全部欠款到位。遠親吞吞吐吐:“我的外債還有很多,一時半會怕還不了啊。”閨蜜沒接電話,過半天打回來,沒等陳荷張嘴,先發制人:“你那還有閒錢沒?我最近要走貨,救救急。”

陳荷一下子就急了。她就一平頭百姓,不是土豪!

看陳荷著急,閨蜜有點不高興了:“好,我給你湊湊,三五天內給你回話。”說完,啪地撂了電話,帶著一股子莫名的生硬。

半個月後,張三還了三萬:“實在對不起啊,手底下就這點,剩餘兩萬,再緩一段時間。”

陳荷去找遠親,一進門,就看到他正打點滴呢:“聽說你要買房,我給你東挪西借湊了點。”遠親的老婆從抽屜裡扣扣索索拿出一個包,打開,現金一萬。一萬夠幹什麼的啊,陳荷有點惱。遠親兩口子還不高興了:“我們也不會下錢啊,總不能為了還你錢去搶銀行吧。”

陳荷氣結,去年來借錢的時候,兩口子笑得跟朵花似的,賭咒發誓出了院報銷了新農合就還,他們報銷的醫藥費都去哪了?

正僵持著,遠親的小子笑嘻嘻從外面回來,對著爹孃嚷:“咱家的新車開回來了。”

陳荷出門一看,十萬左右的私家車,新嶄嶄的停在門口。

遠親有點尷尬:“孩子到了娶親的年齡,沒有車,很多姑娘連面都沒見,我們不也是沒法嘛。”

嗯,遠親的錢總有用處。孩子相親要用車,結婚之後,花銷更大,等有了孫子,還得給孫子買房呢,一個家庭的開支就是個無底洞,至於陳荷借給他的錢,權當劫富濟貧了!

陳荷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誰讓你當初心軟啊,借錢的時候當了佛心的菩薩,還錢的時候,搖身一變成了催命的厲鬼了。

有了這兩個教訓,陳荷沒有給閨蜜打電話,直接殺去了她的公司。

工作人員認識陳荷,告訴她老闆娘去健身館了。陳荷開車找到健身館,閨蜜正揮汗如雨的在私人教練的指導下做運動呢。

陳荷在一邊候著,眼瞅著閨蜜做完運動花了八千辦了一張健身金卡,心裡升騰起嶄新的希望:這麼揮金如土的,還錢應該沒問題了。

“什麼沒問題啊,最近資金鍊特別緊張,一分多餘的錢都拿不出來,這樣,我把自己的私房錢先給你救急吧。”

閨蜜給了陳荷一張五萬元的銀行卡,擺出一副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範兒。

陳荷完全氣瘋了,她是來要賬的,不是來借錢的,怎麼搞來搞去,自己倒好像成了上門乞討的人。

閨蜜兩手一攤:“真沒錢,對不起,你再容我倆月,到時候連本帶息,一定全部還你。”

借錢看“信任”,還錢看“人品”


02


要了一圈賬,拿回九萬元,陳荷越想越氣,老公比她還憤怒。買學區房的計劃三年前就有了,當初這些人來借錢時,他是不同意借的,擔心的就是借出去的錢拿不回來可咋辦。陳荷當時還嫌他小氣,現在咋樣,早聽了老公的,頂多惹他們一時不高興,現在可好,他們倒是個個高興了,自己怎麼辦?

如果借錢的那些主真沒錢,陳荷也不能為了催賬逼得人犯罪,可現在,那些人的日子個個比她滋潤,有錢不還賬,為什麼?難不成想拖一輩子?

很多人花著花著就把借來的賬當成了自己的錢了,別人要賬,他們感覺不是還債,而是拿自己的錢給別人,所以寧願當老賴,也不願意講信用。”陳荷和同事吐槽,同事一語中的:“也是這個原因,除非特別瞭解的,我輕易不借錢給別人,如果你急用錢,我這裡還有幾萬可以支援的。”

同事的仗義讓陳荷很感動,不過,她不想借人家的錢,她自己有錢,那些賬,別人還也得還,不還也得還。

第二輪要賬,陳荷沒找張三,而是直接去了他單位。張三在單位當著一個小科長,是個要臉要面的人,在領導辦公室看到陳荷,吃了一嚇:“哎呀,不就那兩萬塊錢嘛,正想給你送去呢。”

陳荷跟著張三在單位財務那裡直接支了兩萬,張三笑著送她出門,一到單位外面就和陳荷急了:“你這是幹嘛,我是拖賬的人嘛!”

陳荷沒理他,開車走人,至此,這個朋友是徹底恩斷義絕了。

遠親那筆錢,陳荷直接找了他兒子,沒說催賬,只說借車用一下。

車子開回來,陳荷給遠親打電話,期限三天,欠款七萬全部還清,車子歸還;還不清,這輛車就當作欠款收繳處理了。

遠親兩口子大晚上的直接躥來了。

陳荷冷面相向,這次說下次來,不見錢,汽車是甭想開回去了。

第二天下午,遠親一家子氣哼哼來了,把七萬塊錢摔到陳荷面前,罵罵咧咧把車開走了。

閨蜜那裡的欠款有點棘手,隨便陳荷怎麼辦,都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陳荷猛然想起表哥在一個權力部門當領導,管轄著閨蜜的公司,過去閨蜜還託她拉攏過關係。

她去找了表哥,一五一十說了原委,表哥挺生氣,按照她的意思,直接把電話打到了閨蜜老公那裡。

當天下午,閨蜜就熱熱乎乎的來找陳荷還錢了:“上午剛有一筆款入賬,我趕緊拿來給你了,咋樣,夠意思吧。”

陳荷把錢收起來,還沒開口,就聽到閨蜜轉彎抹角提到表哥,言外之意是有個什麼環節需要陳荷幫著打通一下。陳荷這下徹底服了,莫逆了這麼多年,她真不知道閨蜜的臉這麼大。

“按流程走就行,放心,只要合規,表哥不會不簽字的。”陳荷連虛與應付一下的耐心都沒有了。

閨蜜怒氣衝衝走了,看著收繳回來的欠款,陳荷那叫一五味雜陳。

善良到底是好還是壞呢?如果不是源於善良,當初她絕對不會借給這三個人錢。好心的最終,又得到什麼了?白白借出大筆的錢,浪費了利息不說,反倒因為收賬成了冤家。早知如此,當初還不如不借呢。

借錢看“信任”,還錢看“人品”


03


要買的樓盤開盤了,陳荷手底下的錢完全夠首付了,但有一張定期存單,還有一個月才到期。那是張十萬元的存單,差一個月滿三年,利息一萬多塊呢。陳荷和老公商量,不行就先拆借十萬元,等利息期滿,再把錢取出來還了。

老公不同意:“自己有存單去借別人的錢,說起來多寒磣。”

陳荷越琢磨越捨不得,一萬多塊不是小數目,能借還是暫時借一下。

陳荷先和同事張了嘴,人家拿給了她三萬元。陳荷一再保證,一個月後肯定歸還,同事樂了:“實話說,沒把握我也不借給你,你這人,我太瞭解了,所以,啥都別說,先拿去用。”

剩餘還差七萬。陳荷打了一圈電話,這才發現,現在這年月,借錢太難了。

明明知道別人有錢,但是,誰家也沒有閒錢放著專門等著借給別人。交情不到的,一分錢借不出。交情到的,人家的錢總有比自己更大的用處。

到最後,錢沒借到,臉倒是丟了不少,陳荷也氣餒了,豁出去不要那一萬多利息想往外取錢,孃家兄弟知道後,跑來給她送了七萬塊。

弟弟做著生意,貸款不少,可他不在乎:“別說一個月,就是一年也沒事,我現在是蝨子多了不怕咬。”

關鍵時刻還得是親人!

一個月後,定期存摺到期,陳荷取了,還了同事的錢,順便花了五百請她吃了一頓飯。

弟弟這七萬拿回去的時候,就手花了五百給小侄子買了一套進口玩具。

弟妹特別熱情:“姐啊,你先用吧,這錢不急的。”

陳荷想起當年弟弟做生意時找自己借錢,那時她本來有幾萬元,因為弟弟的生意風險大,出於私心沒往外拿。那個慚愧就別提了。

弟弟回來看到姐姐姐夫,拉著去飯店,順便接上了爹孃,說是要家族小聚一下。

酒酣耳熱,一家人親熱得蜜裡調油,弟弟開口了:“姐啊,我得借你的房本用一下。”

陳荷沒明白過來,好好的借房本幹啥。

“現在貸款都要抵押,我最近週轉困難,需要再貸一筆錢。”

老公在桌子底下狠狠踩了陳荷一下。陳荷為難的垂下頭,貸款的風險可比借錢大多了,但是,這是親弟弟啊,不難他能找自己嗎?而且,人家剛剛借給過自己錢的。

“該,我怎麼說,寧可損失那一萬多的利息,也不要到處求人,現在好了吧,人家開口了,你咋辦吧。”

回家的路上,老公和陳荷一頓好吵。

陳荷萬分沮喪。親弟弟按說該幫,可這代價也太大了。不,她不是擔心弟弟賴賬,而是擔心弟弟萬一賠了。她現在住的這套房子,市值五十萬,抵押給銀行,如果弟弟還不上,她的房子要被充公的。

那樣的話,老公還不得要了自己的命。

但是,不借給弟弟麼,怎麼好意思呢,他剛那麼仗義的幫過自己,現在需要姐姐支援了,她臉一抹什麼都不管不顧?

陳荷糾結了好幾天,最終做出一個決定,把定期存單上得的一萬多塊利息拿給了弟弟。抵押房子風險太大,她真的承擔不起,她現在手底下也沒錢,就這一萬元,暫時先讓弟弟用著,不,不是借,是白給。

陳荷希望弟弟能明白自己這份苦心,弟弟雖然不高興,倒也沒說啥,弟妹臉子拉得比驢還長,摔摔打打的指桑罵槐:“現在的人啊,良心都讓狗吃了,用著別人的時候甜哥哥蜜姐姐,不用了,眼皮一抹,六親不認……”

陳荷紅頭漲臉的聽著,眼淚只在眼眶裡打轉。

早知道有今天,當初何苦在意那一萬多元的利息。現在好了,利息搭上,還得罪了弟妹,原本好好的親情,就這樣折損了,她可不是個十足的糊塗蛋嘛。

借錢看“信任”,還錢看“人品”


04


陳荷是我的一個朋友,年前她和我講述這些細節時,我感觸挺深。

作為一枚從窮日子裡熬過來的人,這些年,我也有過不少借款史。還好的是,每次需要錢,總有人支援。

我把這看作是一種人品的考驗。每次必然在規定期限內還款。這期間對方家裡有急用,不用人家開口,自己趕緊自覺的四處拆借提前還款。無論何時還款,一定把利息算上,當然,這利息不能給人家現金,要摺合成價值相當的實物。

很多人找別人拆借的時候想得挺好,大不了按銀行利息付給對方,當真借的時候才發現,別人是寧可銀行不給利息,也願意把錢放銀行而不借給別人。因為那樣沒風險。

所以無論給不給對方利息,但凡借了錢,這份人情是必須記上的

活了小半生,因為一直堅持這樣的底線,到現在,居然有了一批因為借錢借出交情的朋友。

現在這個社會,誠信缺失流失很嚴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支持度奇缺。很多人抱怨世態炎涼,又有多少人想過,這份世態炎涼的形成裡其實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

我曾做過一個調查:你有沒有遇到借錢不還的事情?調查結果讓人很震驚,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遇到過

借錢不還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確實沒錢;


二是有錢捨不得還,因為要做更大的投資;


三是有錢不想還,因為自己要享受生活,必得有了實在花不了的餘錢才能還賬。

一讀者借給窮親戚三萬元,已經十年了,窮親戚一直窮著,不但不還款,還想繼續借。

“我不是開銀行的,那三萬元,十年升值,得是多少了啊,每次找他還款,他話裡話外的意思我又不缺錢,憑什麼催他,天吶,我和他是親戚就該給他錢嗎?”

我窮我有理,我窮借錢就該不還,這種論調,無敵吧。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才一直深陷“窮”海翻不了身。人拼一口氣,當一個人太沒志氣了,這口氣就沒了,能有什麼好日子啊。

另也有人吐槽,朋友借了她兩萬塊,五六年了,就是不還錢,老婆化妝品都是一線大牌。有錢不還款,這種人不在少數,對於這類人而言,世界上啥都不值錢,只有錢值錢。世界上啥人都不重要,只有自己最重要。他們或許也不想賴賬,卻有奇葩認知,還賬的前提是必須錢多的沒地方使了才可以。

可惜,他們的生活中總有各種用錢的地方,所以,一以貫之的先己後人。

這種人,誰遇到誰倒黴,打過一次交道,第二次交道基本就不用打了。

錢是這個世界最庸俗的東西,可正是這個最庸俗的東西,卻最能區分檢驗人性的本質和良莠。

借錢看信任,還錢見人品。

孔方兄裡照鏡子,人間百態,纖毫畢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