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激活一池春水 ——鹽津中和鎮清河社區探索黨建新格局

為探索昭通鹽津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工作,小編一行人來到中和鎮清河社區,剛到社區,正好碰著清河社區指揮長傅璽同社區黨支部書記一行人風風火火進來說道:“這個月是愛國衛生月,這不,我們才從街道打掃衛生回來哩。社區治理是一件系統工程,但是系統工程也要有落腳點,以人居環境為切口解決民生問題。我們希望通過街道衛生清潔,黨員帶動、黨旗飄揚,做好先鋒模範作用,進而帶動更多居民加入到組織活動中來。”

清河社區是中和鎮的經濟、文化、教育的發展中心。一直以來,清河社區人員多,幹部少是困擾著清河治理的發展難題。自鹽津縣啟動“4+2”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工作以來,清河社區認真落實縣委網格化治理要求,但是轄區內僅有9名黨員對應5000多名居民,進行網格化管理任務顯得有些不切實際。因此,清河社區探索網格化管理道路迫在眉睫。

理清思路謀發展,破“單兵作戰”局面

群眾工作是基層工作的重中之重,更需要精細化的管理。如何釐清群眾工作的千頭萬緒,僅僅依靠現有的幾名社區幹部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以黨建促群建,不斷吸收新鮮血液,擴充隊伍規模,提升隊伍作戰能力。“黨建工作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人的身上,因此我們一定要選好人,用好人,做通人的思想工作”清河社區駐村第一指揮長傅璽說。一直以來,清河社區黨支部人員結構老齡化、年輕黨員吸收不夠、流動黨員多,難以發揮組織功能。通過黨組織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在局面打開後,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藉助“領頭羊”、“鳳還巢”平臺吸引優秀人才返鄉,發揮鄉鎮青年人才黨支部作用。

增強條線力量,補網格短板弱項

建立黨總支-片支部-黨小組-網格員的組織架構,黨總支履行“加強黨的建設”的職能,發揮領導作用,片支部、黨小組、網格員層層隸屬,橫向上嘗試資源整合,覆蓋轄區內居民養老、教育、產業發展等民生關切問題,將黨建資源、社會資源統籌入內,通過縱橫交織覆蓋網格空白區。“黨旗插在最高處、堡壘建在最前沿、黨員衝在第一線”,四級網格的建立確保了每寸土地、每戶人家都有黨員、幹部聯繫和服務。

動員群眾力量,促黨建精細化治理

要實現基層治理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就要緊緊依靠群眾團結群眾。為此,清河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的核心作用,多次走訪,挖掘整合片區資源,發動轄區內鄉賢鄉紳、“兩代表一委員”、離退休幹部、社區居民等多元力量,加上9名片幹部發展成為網格化管理主體,織密社區治理陣腳。建立以獎為主、以懲為輔的約束獎勵機制,精神獎勵為主與物質獎勵相結合,懲處以思想教育為主與經濟行政處罰相結合,以機制帶動鄉風民風建設,層層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原標題:以人為本,激活一池春水 ——中和鎮清河社區做實人的工作,探索黨建新格局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