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那個惡魔性侵了我,老師卻對我報之以歌

近年來中國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漸漸多了起來,像《盲井》、《盲山》、《喊山》這類將鏡頭聚焦於社會陰暗角落,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影視作品,我們不能否認它的現實意義,但對於真正處於水深火熱的苦難群眾來說無異於隔靴搔癢。

而要說真正影響社會和改變法律的,韓國的《熔爐》當之無愧。因此《熔爐》也被稱為改變國家的電影。

作品改編自韓國女作家孔泳枝的同名小說,初始在網絡進行連載時便引起廣泛關注。

服兵役的孔侑讀到這本小說時深受震撼,認為自己身為演員有責任將它搬上大銀幕。於是,退伍後的孔侑希望將之影視化。

《熔爐》上映後引起韓國社會的巨大轟動,37天后使得韓國國會以207票通過,1票棄權壓倒性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

影片以冷靜客觀的鏡頭記述了事件本身,它並沒有華麗的藝術表現手法,沒有過多的炫技成分,因為在苦難之中,一切被包裝的風花雪月都是不能解決實質問題的無病呻吟。

豆瓣9.3,那個惡魔性侵了我,老師卻對我報之以歌

《熔爐》開頭以姜仁浩的視角展開敘述,引出了三個飽受性暴力侵害的聾啞學生,身為孤兒的研鬥,家境貧寒的民秀和有輕微智力障礙的宥利。

初始鏡頭從姜仁浩驅車進入霧氣縈繞的霧津任職開始,壓抑的環境預示著當時社會的陰暗和殘酷。在光州這個看不到光的地方,迷霧伴隨而來的權利籠罩了整個城市。此時,影片給出了一個引子,一個未滿10歲的小男孩平靜的走上了鐵軌,面對疾馳而來的火車他選擇了自殺。

一個10歲的孩子,本該在通透明亮的教室裡學習,在父母溫柔的關懷下慢慢成長,可此時此刻,他選擇了自殺,一個10歲的孩子自殺,我們不知道他究竟經歷了什麼,但如果有人見識過,那一定是地獄。

豆瓣9.3,那個惡魔性侵了我,老師卻對我報之以歌

另一方面,姜仁浩途中發生車禍,他撞死了一頭鹿。姜仁浩的故事由此開始開始,與其說他是一個人對抗整個社會,不如說是被憤怒衝昏頭腦的反抗,而相思昇華與反抗密不可分,姜仁浩作為影片中一個理想主義的音符,做出的種種努力皆無結果,儘管每次都看到了希望,但那渺小的希望都是曇花一現。

不被尊重的生命如同螻蟻一般被踐踏,不會發聲的花蕾在暴風雨中飽受摧殘,陽光下的罪惡也由此展開,人性的考量在熔爐灼燒下顯得那樣脆弱,看不到一絲光明。

性暴力的養成

1、以聾啞兒童本身為代表,他們既聽不到也不會發聲,他們是弱勢群體。正是由於生理上的缺陷導致一切罪惡在看不見的角落裡繁衍。

生活對於他們而言安靜的如同一幅畫,那裡面沒有任何聲響,安靜的誘人。他們本可以用眼睛去捕捉生活的美好,但不幸的是,罪惡早已爬滿了那份不會發聲的柔弱,一種看不到的深入骨髓的殘酷遍佈了孩子們全身。

豆瓣9.3,那個惡魔性侵了我,老師卻對我報之以歌

片中近乎絕望的安靜隨處可見,壓抑著觀眾的每一絲神經。

那種靜默是怎樣一種侵蝕?訴求和吶喊是他們不敢求的奢望,而這一切靜默背後罪惡之手都在源源不斷的伸向他們。

正是因為他們聽不到,罪惡才會更加變本加厲。

那是沒有聲音的世界,不會發聲的世界。

民秀和弟弟長期遭受樸老師的暴力毆打和性侵,弟弟選擇以自殺的方式來結束生命,因為他不知如何發聲,

宥利被校長用膠帶捆綁手腳實施性侵,每每過後以一塊餅乾作為獎勵,是因為她不知發聲為何物,

豆瓣9.3,那個惡魔性侵了我,老師卻對我報之以歌

研鬥被校長哄騙到辦公室看不堪入目的男女畫面繼而性侵無果,是由於她不敢發聲,

而每一次孩子們的逃跑都會換來更加殘酷恐怖的毆打。作為未成年的弱勢群體他們的發聲在金錢和權利的交易面前顯得那樣的不可信和微不足道。

而罪惡更容易發生在沒有聲音的地方,聾啞兒童的那種靜默也正是藏汙納垢的好地方。

聾啞學校性暴力的養成,從學校到警局再到法院形成一條灰色利益鏈,孩子們無聲的吶喊顯得那樣柔弱無力。

豆瓣9.3,那個惡魔性侵了我,老師卻對我報之以歌

2、罪惡本身依舊存在

《熔爐》裡的每一個人物都值得玩味。無論是開始隱忍的姜仁浩,還是兩面三刀的校長,都構成了學校社會的矛盾和衝突,而這背後牽扯出的仍然是深不見底的暗淵。

雙胞胎校長在影片中出現時,帶出的是一絲詭異和恐怖。罪惡分化成了兩部分卻並沒有因此減少,在他們構建的聾啞學校中,他們成了無法的通天者。

豆瓣9.3,那個惡魔性侵了我,老師卻對我報之以歌

買通的警察,合作的律師,甚至連法官都是他們的人。原來這場仗在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也正是因此,那些為孩子們鬥爭的勇士才更加偉大,為影片的黑暗和壓抑帶來一絲人性的希望。

3、很多人都選擇了假裝看不到

在孩子們飽受蹂躪時,很多人都選擇關上雙耳、雙眼熟視無睹,也是因為這種行為,在不自覺之間成為了助長罪惡的幫兇,是隱形的繪子手;

更有甚者,他們拖家帶口、義正言辭、甚至披麻戴孝的為孩子們祈禱,背地裡卻露出陰冷的獠牙,顯出臭氣撲鼻的慾望,他們在角落裡煽風點火,謀求著分一杯談判桌上的血酒,分食一塊腐爛的臭肉,他們是暗藏在角落裡的老鼠,地板下一鬨而散的蟑螂,他們是帶著面具的魔鬼,也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豆瓣9.3,那個惡魔性侵了我,老師卻對我報之以歌

這樣的人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好在,姜仁浩堅守住了,或是因為他曾是個畫家,本就有著常人沒有的同情能力,或是因為他是個老師,也有著明辨是非的道德觀和責任心,他知道,希望是半個生命,冷漠是半個死亡。

他知道,他見識過地獄的樣子,他也知道,這是極度壓迫之後憤怒的反抗。

他曾嘗試改變那個世界,雖然失敗,但他恪守住最後一絲希望,不被世界改變。

姜仁浩一次次努力,最終他們總是犧牲品,無數的人沉迷其中。

這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輓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