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吉首大學思政課線上教學:戰“疫”有道•有招•有效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病毒不僅吞噬著患者的身體,也折磨著國人的精神。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疫情防控緊要關頭,在大是大非前,在涉及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問題上,音頻音調必須高度一致。此時此境,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講好疫情防控中的價值選擇與是非判斷,就是一堂鮮活的思政課。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為做好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1月27日國家教育部門發佈“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明確提出“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的重要指示,這是當前教育系統的首要任務,也是對高校思政課教學的一大考驗。現實形勢是思政課教學形式的重要影響因素,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及時、科學地作出思政課教學形式調整,組織思政課教師開展理論研究與學術研討,推進思政課直播錄播在線培訓,確保思政課線上教學實效,做到戰“疫”有道、有招、有效。

思政課線上教學戰“疫”有道

道,即事物或事情的客觀規律和內在規律。特殊時期,造就了思政課“全覆蓋”式、“無死角”化的線上教學,併成為暫時性的主要教學形式。新事物的出現總是利弊相隨,瞬間的熱度需要冷靜的三思權衡,但更為關鍵的在於摸索、總結思政課線上教學的基本規律,確保戰“疫”有道,這就需要對思政課線上教學開展理論研究與學術思考。為此,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專家團隊對思政課線上教學展開理論探討,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理論成果,主要包括: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政課教學的三點思考、重大疫情防控中思政課在線教學著重講好“三種感受”、“停課不停學”中思政課線上教學的5個原則、“停課不停學”中思政課教師戰“疫”之道、直播一小時線下10天功等,被多個媒體報道,從理論上深入闡述了思政課線上教學要把控好戰“疫”中思政課教學變化的“3個重點”,即因勢而新中創新思政課教學形式、因事而化中緊扣疫情現實問題、因多而統中堅守正確價值導向;講好戰“疫”中思政課線上教學的“3種感受”,即感受磅礴的中國力量、感受偉大的中國精神、感受顯著的中國優勢;守好戰“疫”中思政課線上教學的“5條原則”,即堅持統一性與差異性相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相契合、知識教育與價值引導相融合、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和合以及教學過程與教學實效相吻合。這些理論成果不僅為吉首大學思政課線上教學制定教學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更確保了“停課不停學”中思政課線上教學有章可依、有矩可循。

思政課線上教學戰“疫”有招

招,即應對事物或事情的方法、手段和對策。特殊時期為確保思政課線上教學順利推進,讓廣大學生在家也能有平臺的學、有內容的學、有指導的學、有效果的學,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推行“三管齊下”,確保戰“疫”有招。首先,管好思政課線上教學的政治方向。一方面高度重視思政課線上教學的政治性,嚴格要求思政課教師嚴守課堂紀律,傳播正能量。疫情久防不熄且此起彼伏,來自媒體與網絡的信息鋪天蓋地,有真有偽,有虛有實,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尤其在教學資料的選取上要明辨是非,取捨得當,鬆弛有度,在課堂教學的引導上要立場堅定,觀點正確,褒貶有度。另一方面積極組織有權威、有影響的思政課線上教學活動,3月5日依託超星學習通和吉首大學網絡教學平臺同步推出“疫情防控思政老師有話對你說”思政專題課,組織全校萬人在線收聽“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學生該立何德”和“從新冠肺炎防控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兩個專題;3月9日組織全校師生同頻共“政”,集體觀看由國家教育部門與媒體聯合組織的“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其次,管好思政課線上教學宏觀統籌。思政課既重視知識傳播,更凸顯價值塑造,吉首大學歷來將思政課作為龍頭課程推進改革與創新。在“停課不停學”中,馬克思主義學院為思政課線上教學推出有力、有效“組合拳”,一方面制定了思政課線上教學方案、具體安排、教學實施、教學信息周統計、在線教學質量報告、在線教學督查等系列在線教學的統籌安排;另一方面提供學堂在線、超星爾雅、愛課程、智慧樹、優學院等系列在線課程免費平臺信息,聯合超星、文華在線專家先後多次為全院教師開展在線直播、錄播培訓,從教學內容、教學機制、教學設計、教學技能、教學評價各方面,確保思政課在線教學順利推進。再次,管好思政課線上教學具體實施。2019年3月18日的全國思政課教師代表座談會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於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疫情當前,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沒有退卻,全員迎難而上。一方面積極做好直播教學前期準備工作,依託文華在線直播教學培訓和微信、QQ的輔助功能,全院教師很快掌握了線上教學基本流程與操作技巧,快速與學生們建好“雲端”關係;主動召開以教研室為單位的課程集體備課,摸準教學熱點,凝練教學重點,探究教學難點,創新課堂教學,在教師們群策群力、相互協助下,線上教學蓄勢待發。另一方面認真履職“十八線主播”,做好課中教學與課後答疑工作,直播教學中教師們認真負責、兢兢業業,講好每個知識點、用好每個教學素材、做好每次課堂互動、安排每次作業、及時完成課後指導與答覆。教師們對於線上教學的辛苦沒有絲毫怨言,只有微信群中熱鬧非凡的課堂教學交流和趣談,對線上教學從慢慢接受到得心應手,背後隱含著莫大的艱難探索和辛苦付出,更是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遵循。馬克思主義學院在“三管齊下”的措施中,確保思政課教學有條不紊地推進。

思政課線上教學戰“疫”有效

效,即對事物或事情運行效果的真實、客觀評價。教學實效首先是一個時間概念,它不是定格在一次精彩的教學競賽,它源自於對常態化的、持續性的、有實實在在教學效果的反覆考量。教學實效內涵著價值維度,一個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取決於教師的自評與學生的他評,教師自己都不滿意的課堂自然不是好課,自然效果不佳;如果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能引起學生共鳴、不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自然不是好課,自然難得好評。吉首大學思政課線上教學開課一個月以來,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課堂教學,無論是學生評價、教師自評還是教學督導督查,均取得了較為顯著的實效。首先,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校2萬多名師生齊聽“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學生該立何德”和“從新冠肺炎防控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專題思政課,課後共收到6000多條學生觀後感悟,在直擊學生心靈、激發學生對疫情的深度思考、引導學生增強制度自信和愛國主義情懷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等方面,產生了積極的正向效應。在思政課教師常規線上教學的學生評價中,95%以上的學生對教師的敬業精神、教學投入、教學重難點的把握、教學組織、課後指導、對學生的正面引導等環節,均給予一致好評,充分彰顯了思政課教師“做學生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其次,產生較強的社會反響。疫情防控期間,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理論與教學成果被多個媒體、網站予以報道與轉載。其中,“疫情防控思政老師有話對你說”、思政專題課活動中的“萬人線上同頻,齊聽思政發聲”、“‘停課不停學’中思政課線上教學的5個原則”被多個網站刊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學生該立何德”和“從新冠肺炎防控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兩個專題思政課教學以及理論成果“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直播一小時,線下10天功”均被相關媒體刊發和報道。再次,教學督導與同行的高度認可。吉首大學自3月2日正式開課以來,吉首大學教務處就組織教學督導開始就教學平臺、教學計劃、教案課件、教學資源、直播教學、課堂互動、課後作業、課後指導等環節進行督促檢查。思政課基於課程屬性和基本特點,具有一定的教學難度,加之特殊時期教學的特殊方式,使思政課教學更加難上加難。但在教學檢查中,教學督導對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學工作予以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了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責任以及教學過程的完整性與精確性。此次疫情大考,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把握好危機與契機的有效轉化,既確保了思政課教學效果,也因勢因事積極推進了思政課教學改革與創新。

(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肖映勝 院長 廖勝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