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央企帝國!

Version:1.0 StartHTML:000000397 EndHTML:000797724 StartFragment:000652694 EndFragment:000797656 StartSelection:000652694 EndSelection:000797652 SourceUR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g3MTI0Ng==&mid=2655750386&idx=1&sn=5764d34ff6f4c7a916462124e3b4a7ea&chksm=8bba2c53bccda5455a5bbc6b1923f900fdb1c21a0e7aef160ae53f64a69006099199a1c010e1&scene=0&xtrack=1&token=2034099351&lang=zh_CN

龐大的央企帝國!


中央企業(簡稱“央企”),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定義


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


一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自然壟斷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築、貿易。


二是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管理的企業,屬於金融行業,


如國有五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


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企業,屬於菸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


狹義的中央企業:


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企業。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來講,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範圍是比較窄的。


特別指出,在我國除了廣義和狹義定義的中央企業外,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這些中央企業歸國務院直屬管理,企業屬於正部級。


歷史沿革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有企業經營慘淡,2/3以上的國有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國企改革,對當時的政府來說,是“最為難啃的骨頭”。從1997年開始,為了實現國企三年脫困,國家除了要求在國企領域本身進行改革外,還出臺了多項配套措施來剝離國企的負擔。為了拯救國有企業,包括國家的注資、國際國內資本市場的融資、債轉股、中央儲備金、貼息貸款,國家花了2萬多個億——這在當時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2006年,央企實現利潤超過1萬億,這其中,利潤超過一百億元的央企有19家,另外有19家企業進入了財富雜誌公佈的500強,比2003年增加了10家。到2008年,在國有企業創造的利潤當中,央企佔到80%。


早在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之初,國務院國資委所管理的央企數量是196家,經過重組,至2015年3月,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數量112家。加上保監會、銀監會、證監會直接管理的金融央企,一共為124家央企。截止至2015年12月12日,國委會發布的央企名錄共有106家。


中央企業效益好轉主要歸功於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央企業1998-2008年大幅度內部改革及外部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2008年,部分中央企業管理水平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國外的世界500強企業。


國務院國資委在信託網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120戶中央企業資產總額244274.6億元,比上年增長16%;實現營業總收入167769.4億元,比上年增長32.9%。實現淨利潤8522.7億元,比上年增長42.8%。在美國《財富》雜誌2011年公佈的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央企業有38家,比上年增加8家。


2010年


2010年02月02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包裝總公司併入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9戶調整為128戶。


2010年03月15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合併重組。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8戶調整為127戶。


2010年04月12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整體併入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7戶調整為126戶。


2010年04月14日,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核准,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自2010年3月9日起更名為中國南車集團公司,原名稱終止使用。


2010年5月26日,經報國務院批准,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與攀鋼集團有限公司實行聯合重組。重組後,新設立鞍鋼集團公司作為母公司,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對其履行出資人職責;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與攀鋼集團有限公司均作為鞍鋼集團公司的全資子企業,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6戶調整為125戶。


2010年8月5日,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整體併入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整體併入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至此,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5戶調整為123戶。


2010年10月18日,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整體併入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122戶)


2010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同意,新組建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123戶)


2010年12月23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整體併入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122戶)


2011年


2011年1月31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商企業集團公司整體併入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商企業集團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121戶)


2011年5月25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華星集團公司劃入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管理,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華星集團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120戶)


2011年9月7日,國務院國資委9月5日《關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重組的通知》,根據文件精神,樂凱集團整體併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119戶)


2011年9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與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所屬14個省(區、市)勘測設計企業、施工企業、修造企業重組,組建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與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所屬15個省(區、市)勘測設計企業、施工企業、修造企業重組,組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117戶)


2012年


2012年5月,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印刷集團公司劃入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管理,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印刷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116戶)


2013年


2013年3月,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公司整體併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央企現數115)


2013年6月,由於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經破產,國資委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不再作為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央企現數114)


2013年7月18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重組的通知》,中國二重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聯合重組 。(央企現數113)


2014年


2014年11月26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整體併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國資委監管中央企業減至112家,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


2015年


2015年6月1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實施聯合重組。


2016年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部署與要求,2016年是國家央企改革的關鍵一年,多家央企重組進入了加速推進階段。


2016年7月11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整體併入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監管企業。


2016年3月2日,上級機關宣佈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航發”)董事長、黨組書記、總經理以及黨組副書記的任命,中國航發組建進入實質性階段。


新成立的中國航發將成為中航動控、中航動力、成發科技的實際控制人。2016年5月31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在北京市完成工商註冊,標誌著該公司已正式成立。


2016年7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新組建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列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名單,排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之後。


2016年7月15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中紡集團公司整體併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中紡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2016年8月26日,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在京召開重組大會,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佈成立。


2016年9月22日,經報國務院批准,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與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實施聯合重組。


2016年11月23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整體併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2016年12月1日,國資委宣佈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和珠海振戎公司實施重組,珠海振戎將整體併入南光集團,成為南光集團在內地的子公司。


2017年


2017年8月21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輕工集團公司、中國工藝(集團)公司整體併入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輕工集團公司與中國工藝(集團)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2017年8月28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併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資產狀況


1月17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總會計師沈瑩介紹2017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2017年98家央企利潤首次突破了1.4萬億大關,增長15.2%。


2017年中央企業實現利潤14230.8億元,首次突破1.4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874億元,同比增長15.2%,經濟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為五年來最好水平。98家中央企業中,49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26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20%,利潤總額過百億的中央企業達到41家。


目前,98家央企資產總額已達到54.5萬億元,淨資產總額18.4萬億元,資產總額超過千億的企業有65家。


營業收入全年保持平穩快速增長。2017年中央企業加強市場研判,緊抓市場機遇,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注重發揮品牌管理優勢,加快向價值鏈中高端佈局,著力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經營持續向好。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4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全年各季度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長基礎更加鞏固。98家中央企業中,收入增幅超過10%的有46家,超過20%的有19家。工業企業表現突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7%,工業企業的增收額佔中央企業貢獻達75%。


央企現狀


一、營業收入全年保持平穩快速增長。


2017年中央企業加強市場研判,緊抓市場機遇,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注重發揮品牌管理優勢,加快向價值鏈中高端佈局,著力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經營持續向好。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4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全年各季度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長基礎更加鞏固。98家中央企業中,收入增幅超過10%的有46家,超過20%的有19家。工業企業表現突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7%,工業企業的增收額佔中央企業貢獻達75%。


二、經濟效益創歷史新高。


中央企業堅持聚焦主業、深耕主業,深化瘦身健體、著力提質增效,發展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2017年中央企業實現利潤14230.8億元,首次突破1.4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874億元,同比增長15.2%,經濟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為五年來最好水平。98家中央企業中,49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26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20%,利潤總額過百億的中央企業達到41家。石油石化、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打了“翻身仗”,為整體效益增長奠定了基礎;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效益穩步增長,對中央企業整體效益貢獻超過40%;10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試點企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全年效益同比增長31%。


三、重點行業穩產穩銷。


中央企業煤電油運產銷量穩步增長,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保障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撐。2017年原煤產量同比增長8%,商品煤銷量同比增長12%;電力企業發電量同比增長8.5%,售電量同比增長7.4%;原油產量同比增長1.1%,成品油銷量同比增長3.1%;鋼材產量同比增長9.8%,銷量同比增長6.4%;航空運輸總週轉量同比增長9.2%,水運總週轉量同比增長5.4%。


四、運營質量穩步提升。


經營實力進一步增強,2017年,中央企業資產總額達到54.5萬億元,淨資產總額18.4萬億元,資產總額超過千億的企業有65家。成本費用得到有力管控,持續開展“成本管控、效益否決”專項行動,2017年中央企業成本費用總額增速低於收入增速0.4個百分點,其中三項費用支出同比增長7.7%,低於同期收入增幅5.6個百分點。資產週轉效率進一步提高,“兩金”壓降力度加大,應收賬款週轉率、存貨週轉率同比分別提高0.5次和0.2次,經營活動現金流淨流入同比增長4.8%。


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


持續加大去產能力度,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17年,中央企業共化解鋼鐵過剩產能595萬噸、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703萬噸,主動淘汰、停建、緩建煤電項目51個,煤炭資產管理平臺公司整合煤炭產能1億噸。一企一策“處僵治困”,減虧增盈效果明顯。已累計完成超過1200多戶“處僵治困”任務,其中約有400戶實現市場出清。紮實推進重組整合。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戶數調整至98家;近年來累計減少法人戶數8390戶,減少比例達16.1%,僅管理費用一項就節約135億元。多措並舉降槓桿減負債。2017年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66.3%,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62家企業資產負債率比上年下降,40家企業資產負債率降幅超過1個百分點。


六、稅收與社會貢獻進一步提高。


全年中央企業累計上繳稅金2.2萬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5個百分點,其中41家中央企業上繳稅金增速超過10%。中央電信企業堅決執行“提速降費”,石油石化企業和電力企業認真執行有關產品價格下調政策,有效降低全社會運行成本約2000億元。帶頭推進節能減排,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幅超過國家“十三五”項目進度要求。帶頭參與扶貧攻堅,通過結對幫扶、對口支援和建立產業基金等方式,投入各類扶貧資金近200億元。


龐大的央企帝國!


名錄(最新最全)


截至2018年3月,央企現有97家,序號和名稱如下:


備註:

1、序號1-49的49家中央企業為中管(副部級)央企,領導班子由國資委企幹一局管理(其中企業正職由中組部任命)

2、序號50-97的48家中央企業為司局級央企,領導班子由國資委企幹二局管理。


序號 企業(集團)名稱


1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3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4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5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6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7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8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9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0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1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12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13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14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15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16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17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18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19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21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2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23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4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5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26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7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8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

29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0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1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2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33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34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35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36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7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8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9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9]

40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41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42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43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44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45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6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47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48中國旅遊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49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50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51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

52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3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54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55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56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

57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8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59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60中國鹽業有限公司

61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62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3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4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5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

66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67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68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69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70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

71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2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73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74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75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

76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77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78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79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80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81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82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83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84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85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86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7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8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

89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90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91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92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93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94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95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

96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97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