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這篇安全與疾病防禦攻略,我們將以心野團隊非洲生活、工作一共超過10多年的經歷為背景,輔之以最完整的科學介紹,從客觀、真實的角度揭開非洲旅行最關心的安全與疾病問題。

馬路很危險,並不意味著不再穿越馬路。非洲也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麼糟糕,我們心野團隊以及很多同事朋友均在此工作生活非常久,基本沒有致命事件發生,大家也都安全健康著,包括我們。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寫在前面】

在非洲,重要的是預防三類傳染疾病:

1. 血液/體液傳播疾病(主要有HIV、Ebola等)此類要注意醫院注射衛生,注意不與黑人過密切接觸。
2. 消化道傳播疾病(主要有霍亂、傷寒)注意不要吃不潔食品及路邊食品
3. 蚊蟲傳染疾病(主要是瘧疾)注意防蚊。

1、【瘧疾/Malaria】

雖然瘧疾作為非洲第一大殺手,但本章目的不是為恐嚇或誇大該疾病,而是讓各位多從科學角度及個人感觸方面熟悉、瞭解。(瘧疾在很多國家還是治理的非常不錯的)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關於瘧疾,我們有一手“經驗”,心野Marky當年的症狀是:全身無力,關節不適,低燒,嘔吐(吐了2回),腹瀉,相比正常情況,非常明顯的感到身體不適。因為周邊很多同事都患過瘧疾,他們第一反應就是:100%得瘧疾了。其實周邊同事的症狀不盡相同:有的只是發燒、肚疼、腹瀉;有的是肌肉痠疼,關節疼痛。

於是去當地中國醫院,先靜脈抽血,20分鐘後,通過顯微鏡觀察,以及試紙測驗,證實得瘧疾。(其實沒啥大不了的,在當地是流行病,主要是必須及時治療)。醫生給我安排了5天肌肉注射青蒿素,然後再繼續抽血化驗看是否康復,並且囑咐多喝水(因為青蒿素對肝腎有輕微副作用)。最後marky順利康復,並再無罹患。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介紹:

瘧疾是由瘧原蟲屬寄生蟲所致。這些寄生蟲通過受感染的雌按蚊叮咬傳至人類。(沒錯,是寄生蟲,可以在顯微鏡下觀測到,並不是病毒)。該病毒目前尚未有疫苗(事實上,人類尚未有任何針對人體寄生蟲類的免疫疫苗)。

種類:

感染人類的瘧疾有4種,只有惡性瘧會死人(俗稱腦瘧,即嚴重影響到腦部),其他三種(間日瘧,三日瘧,卵形瘧)都可以看成是“良性”的瘧疾,並有可能自行康復。已經被大家都熟知的青蒿素類抗瘧藥就是當今世界上治療瘧疾最好的藥物,安全,高效,速效,強過其他所有抗瘧藥。

預防:

心野marky在非洲生活的這些年經驗是:防蚊,外出草地等穿具遮掩的長衣長褲,沒辦法遮掩時塗抹防蚊乳液,特別是在野外或夜間!

另外,晚上睡覺前,仔細檢查蚊帳內是否有蚊子。(一般酒店都配有蚊帳、蚊香)

有些人旅遊非洲,會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得預防藥品,或者大型藥店、淘寶都有賣。但我很少聽說旅遊者返回後有患瘧疾。還是預防為主。記得,隨身攜帶一支體溫計!在不適的時候時刻觀察體溫。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P.S - 心野非洲曾協助處理過一起客戶案例:一家三口旅費,爸爸第二天下午出現發燒腹瀉症狀,媽媽非常焦急的聯繫了我們,我們詢問過後,確定不可能是瘧疾症狀,因為瘧疾在體內的潛伏時間為
5日以上,因此,抵達後的5日內無可能出現症狀。客戶在聽取後放心很多,好好休息了一晚後,第二天慢慢恢復。

如果在非洲當地感覺不適,具有類似症狀,首先應該立刻與當地中國醫院,或者當地大型醫院取得聯繫(酒店及導遊一般都會知道聯繫方式,我們心野團隊也會全力協助就醫)。

立即前往化驗,化驗時請目視醫生拆開新包裝針管(marky每次都要求親眼目睹)。如患瘧疾,則遵照醫生安排治療。

如在國內1-2周內發現類似症狀,可與當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絡,或者與當地傳染病醫院、感染科、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病研究所等地方聯繫,告知此前曾去過非洲旅遊。

最後,無需害怕!但要保證有症狀及時化驗並治療!基本小一半的非洲工作人員(無論中外)都感染過。

附世瘧疾衛專頁: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094/zh/

其實世界各國給予非洲瘧疾防治有很多的關注及援助,例如捐贈蚊帳、捐款等等。

但是由於腐敗,以及無能的政府,很多資金無法到位控制。人們通過關係獲得捐贈品後高價販賣,導致窮人仍然無法使用。也有人強行免費發放,結果很多人拿去當漁網···仍然沒發揮作用。

最後想到辦法是,既不能免費、也不能高價,而是非常低的價格在市場出售,這樣,最最需要的窮人買得起,而且不會被買去當漁網···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2、【黃熱病/Yellow Fever】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小黃本)

黃熱病在非洲、南美洲算是地方性流行病,屬於病毒性傳染病。

2016年下旬聽聞肯尼亞偏遠村落地區爆發黃熱病疫情,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官網也有提醒通知。因此簡單更新該部分,以便各位有所瞭解。

人被攜帶病毒的蚊子叮咬後,有3—6天的潛伏期,之後症狀是:發熱,體溫可達到39℃-41℃,全身不適,伴有頭痛,畏光,腰骶、下肢疼痛(特別是膝關節),肌痛、厭食、噁心、嘔吐、煩躁、易怒、頭暈等。

如有以上症狀,又分不清是瘧疾或黃熱,最好方法是就近就醫,無論是在非洲,還是在中國,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診。

因為該病毒是蚊子叮咬,因此上面所述的蚊子防範措施也適用於防範黃熱病。

但黃熱病最佳預防方式為疫苗注射。注射後的有效期為10年有餘。目前中國邊檢要求旅客去到非洲及南美都需要疫苗註冊證“小黃本”。

在旅行出發前,最好多看看中國駐肯尼亞或其他抵達國的大使館網站,獲得最新相關疾病消息。(心野非洲也會為各位monitor相關新聞信息,並及時告知)。

3、【傷寒/Typhoid Fever】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傷寒是細菌性疾病,而非寄生蟲的瘧疾。此前在南蘇丹,心野marky也感染過傷寒。

症狀是:發熱、腹瀉,晚上肚子絞疼,高燒。

其實這病只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吃街邊食物,多洗手,不要與黑人過多接觸握手、不吃蚊蟲爬過的食物等即可。

另外,如感染,則需要在飲食上注意與同伴分開。

一般抗生素即可治癒該疾病,我就是口服抗生素而治癒。但該疾病仍然需要重視,長久不治也會危害嚴重。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病後可獲得持久性免疫,再次患病者極少。

4、【埃博拉/Ebola】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顯然,此病,我們都沒得過,但是作為科普非洲疾病治安的文章,我們還是說說:

2014年2月開始出現個例在塞拉利昂爆發,而心野marky當時正好在當地首都Freetown駐紮工作,於是天天關注世衛及CNN、BBC,彙報總部。直到7月埃博拉病毒不可控後離開。

在非洲固然很多疾病,首先你要看疾病的傳播方式:血液傳播,消化道傳播,空氣傳播(很少),然後基本很多疾病就能夠想到預防方法。

比如埃博拉,當時是主要通過血液、體液、分泌物傳染,因此在疾病兵臨城下時,做好充足預備,保持不與任何不熟的黑人接觸,隨時洗手消毒。

有心野旅客顧慮並疑問過:是否來非洲旅遊會感染埃博拉呢?其實,我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各位,感染可能性基本接近0,這類病毒的爆發,一般都會受到當地的衛生部門的嚴格監控並彙報國際組織實時更新。比如當年的西非埃博拉病毒爆發,政府就關閉了進出口岸,並在各個媒體警告通知。

5、【艾滋/HIV】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非洲的艾滋普遍率是相當高的,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一般比例在15%(確診比例),非確診的比例更高。

防範艾滋其實非常簡單:避免與黑人發生關係。

但是心野非洲聽說過有中國勞工並未與黑人發生關係但是仍然感染的案列,原因是,患瘧疾等疾病時在醫院輸液抽血時不潔設備導致。

因此如必須醫院就診,一定去當地正規大醫院或診所,並看著醫生打開新的注射器及針管(每次我們都這樣做)。

6、【非洲旅行必備】

防蚊液、溫度計、酒精類洗手液(直接塗抹手上消毒那種小瓶子,最好是100ml以下可以帶上飛機那種)

隨身藥品:比如繃帶、創可貼、退燒藥、青黴素、阿莫西林等常用類抗生素等等(視個人情況攜帶)。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肯尼亞旅遊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預防這些非洲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