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愛情的囚牢,還是命運的捉弄


當我看到《等待》書的封面,以為是一本國外書籍,直至翻開看了之後,才知道這是哈金先生用英文寫的一箇中國情感故事。這個情感故事在讀書平臺已有2.4萬人閱讀。

本書作者哈金被餘華老先生讚譽為“在疏離的後現代時期,仍然堅持寫實派路線的偉大作家之一。”是的。他的這部長篇小說——《等待》是目前為止唯一同時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1999)+筆會克納小說獎”(2000)的華裔小說。本書暢銷近20年,全世界超過20種文字出版。


《等待》|是愛情的囚牢,還是命運的捉弄

哈金著


引言

小說背景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一箇中國北方的愛情故事。一個軍醫受家庭安排娶了沒有文化卻賢惠的妻子淑玉,並育有一女,然因兩地分居,感情趨於平淡。於是在醫院工作的孔林愛上了護士吳曼娜。然後,他為了所謂的愛情,等待分居十八年,與結髮妻子淑玉離婚。

而當他等到與苦戀情人結合的時候,卻不想已經失去了激情。面對新生活的苦惱,令他想要找到一個平靜的地方,於是去探望前妻,在那裡找到了心底的平靜。於是碾轉多年,將要開始了另一個無盡的等待。

我讀完此書之後,想了想怎麼會有這麼傻的女人,離婚的淑玉依然等待前夫,等待的是愛嗎?孔林對吳曼娜的執著到底是不是愛?吳曼娜的等待值得嗎?這三個問題盤旋於我的腦海之中。所以我慢慢敲下了這淺淺幾千字。


《等待》|是愛情的囚牢,還是命運的捉弄

愛是輕輕的依靠


01不要等待無歸之人,太累


這是一個荒蕪了歲月的故事。有時候讓你覺得好笑,有時候讓你覺得可恨,有時候讓你覺得矛盾,有時讓你覺得心生憐憫……

故事中的妻子淑玉用一個女人的質樸無華一生都在等待著愛人的迴歸,卻不知等來的是形同陌路。

其實,淑玉是那個時代一部分女子的縮影。

她勤勞善良、節儉孝順、能幹體貼,一個全身心的依賴丈夫的女子,一直在鄉下為夫家侍奉公婆。這一場帶有時代特色的包辦婚姻,讓她成為了痴痴等待著丈夫的歸來之人。

每年夏天,孔林都回到鵝莊同妻子淑玉離婚。他們一起跑了好多趟吳家鎮的法院,但是當法官問淑玉是否願意離婚時,她總是在最後關頭改了主意。年復一年,他們到吳家鎮去離婚,每次拿著同一張結婚證回來。那是二十年前縣結婚登記處發給的結婚證。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到孔林前前後後跑了十幾趟回老家離婚,也意味著離了十八個年頭,很多人估計第一次聽說吧。

然而故事確實如此,那時根據軍隊裡的規定,如果分居滿18年,婚姻可以自動解除。

在那時包辦婚姻如此之多,相當於盲婚啞嫁。拿一張照片給遠在他鄉工作的男方,等男方看過照片,同意即可,然後請假回來結婚,初次印象好,直接辦酒席,最後行夢公之禮。

這樣的婚姻,只有形式沒有一點感情基礎。然有過夫妻之實之後,趕忙回去工作上班,對於妻子只有相敬如賓之感與侍奉父母之情。

淑玉就是如此,淑玉是當時一個典型的三從四德的女子,她像一頭牛任勞任怨為家裡操勞,為丈夫生兒育女,為其父母養老送終,一直等待丈夫歸家。

而賢良的妻子卻不知丈夫因包辦婚姻中沒有愛情為由,想要將自己從沒有愛情的婚姻解放出來。

也是一直照顧公婆的淑玉面對孔林提出離婚,她只能說好。縱然心中對其不捨也不會說“不”字,卻也只有在離婚法官面前默默流眼淚,他人才知她不想離婚。

這樣的淑玉讓我想到《陸犯焉識》中的馮婉喻。不同的是焉識最後經歷磨難看清楚了婉瑜在他心中的位置。前期的不愛,等到後期終於明白,於是有了互相的思念,陸焉識甚至不惜越獄來見她,只因怕失去愛人。

而書中的賢妻淑玉最終沒有擁有愛情。


《等待》|是愛情的囚牢,還是命運的捉弄

等待你回頭


02等待的早已不是愛情


吳曼娜一開始可能沒有那麼喜歡孔林,後來發現只有他才是適合的那個人,於是為了所謂的喜歡苦等十八年,最後卻是等到自己不惑之年才得來名分。

吳曼娜她是在孤兒院長大,初戀情人是董邁,這個吃不得苦的男人讓她嚐到了愛情的滋味兒,卻也讓她嚐到了被戀人拋棄的痛苦。後來在導員孔林這裡得到了安慰與照顧,誤以為這是愛吧!

長久以來的忍受孤獨與寂寞,成為生活中的煎熬,讓吳曼娜以為這種關懷就是愛情。也將孔林當做了一種對生活的寄託。

在漫漫十八年等待中,她當初的激情都被磨滅了。同時,一方面麼對青春的逝去的悔恨,另一方面對於漫長等待的婚姻卻不是自己想要的。兩種衝擊,讓她對婚後生活的只剩下平凡和瑣事。

也正是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讓她變得喜怒無常,對於期待的美好浪漫的愛情被現實打的面目全非。生完倆個兒子之後,身體每況愈下,落得個即將離世的結局。

她等待的初始可能是愛情,等待的最後是生活的希望。因為自從是不潔之身之後,

吳曼娜對於孔林只怕是抓住最後一根稻草,不讓自己被生活所淹沒。


《等待》|是愛情的囚牢,還是命運的捉弄

希望遇見愛情


03 盲目等待愛情的男人


孔林他是一個部隊的隊醫,聽父母的安排娶了妻子淑玉,卻在部隊醫院的天地裡找尋所謂的愛情。因為遇見了美貌的護士女神——吳曼娜。

他從一開始的仰望的到最後對吳曼娜的可憐,與吳曼娜的一次又一次是接觸,他感覺遇到了愛情,但是當時因為部隊抓的嚴,不可男女二人在外散步或者幹其他的,抓到重罰的明令,令他止步不前。

他的怯懦在左右他對吳曼娜不進不退的態度。直至吳曼娜遭到身體被他人打擊之後,他對吳曼娜的關懷多了起來,也對吳曼娜做出了一個承諾,會娶她為妻。

於是,為了所謂的追求美好生活,為了解脫包辦婚姻對於他的桎梏,為了這所謂的愛情,一直重複著離婚。

第一次駁回,離婚,第二次駁回,再離婚,又駁回。直到十八年的等待,最後,經歷了時間的洗禮,終於成功的擺脫了淑玉,成就自己所謂的愛情。

其實,孔林的對這場愛情的等待是盲目的。

他做了一次春夢的時候,或許對吳曼娜的愛,是愛情,求而不得的愛;當吳曼娜遭到男友拋棄,自己默默安慰,等待愛情;在吳曼娜人生最黑暗時,是對其的痛心與悔恨。

最後,加上他人對他們已經是兩口子的默認,讓他對這愛情有著一種執著的等待。他自個兒卻不知想要什麼。

於是,在文中最後孔林的獨白詮釋了他婚姻的失敗以及對這場鬧劇似的婚姻。

“這十八年的等待中,你一直渾渾噩噩,像個夢遊者,完全被外部的力量所牽制。別人推一推,你就動一動;別人扯一扯,你就往後縮。驅動你行為的是周圍人們的輿論、是外界的壓力,是你的幻覺、是那些已經溶化在你血液中的官方的規定和限制,你被自己的挫敗感和被動性所誤導,以為凡是你得不到的就是你心底裡面向往的,就是值得你終生追求的。”

所以,他在盲目地等待中度過一生。


《等待》|是愛情的囚牢,還是命運的捉弄

最好的愛情——與你偕老


04清醒認知自己後,去追求人生


追求的是愛情嗎?不是,是安穩。在他追求了愛情之後,也是經歷了十八年對愛情的等待之後,又對原來寧靜溫馨而舒心的小家有了期待。

孔林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擁有什麼?他一直追求的就是那種碌碌無為,安穩而平靜的生活。

對於人生,每一個人的追求不一樣的。但是卻要有一定的人生目標,清醒的認知自己,併為目標努力拼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