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在今天的閱讀開始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一個暢想:

10年以後,您現在所在的學校,會是什麼樣的教學場景,您在這一場景承擔著什麼樣的角色和職責?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世界教育創新大會(WISE)曾向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和教育創新者提出一個問題“2030 年的學校會是什麼樣的?很多教育者已經洞察到”學校將依然存在,但功能不再是課堂教育,教育方式將圍繞解決真實的問題來設計。學生圍繞特定問題形成學習小組,學校成為他們社交、議事和實踐的地方。那麼,那時的教師會是什麼樣的,哪些類型的教師更受歡迎呢?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終身學習者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達,學校的圍牆坍塌了,其實每個人保持終身學習力已成趨勢。不僅僅是指讓自己知識豐富,更是讓自身處於一種學習、創造、探索的狀態,而具體到老師,這種狀態一定會感染每一位學生。

所以,拿著一本書教書一輩子的現象已然已經再無可能,不斷學習才是教師唯一不變的屬性。

做一名終身學習者,就要制定個人學習目標,探討前沿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學會和全球各地的人建立學習網絡,謀求自身的專業發展,並保持當前的研究,只有這樣教育才會一直飽滿。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學習設計師

像設計師一樣設計學習,包括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情景設計、學習行為設計等等。在每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評估學生當前的知識與技能,為每個小組設立學習目標,設定路徑與設定學習計劃。個性化訂製教學、學科教材重組、跨學科融合、遊戲化學習、與自然同步、與生活接軌,這些會成為教師的成長關鍵詞,也意味著教師要學會把握學生的差異,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如,在美國學校的一個二年級教室裡,教師會將所有孩子分成不同的小組,根據學生學習情景,分四個等級,每個等級中,學習任務、學習進度以及達成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即使同一等級,學習方式也不一樣。

比如12:40~13:40同樣一個小時的數學學科時間,一組學生的45分鐘分成3個15分鐘,前15分鐘以小組的形式,接受老師面對面輔導;第二個15分鐘以個體為單位在移動終端上學習;第三個15分鐘和同伴一起玩數學遊戲。

另外作為設計師,老師還需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徵幫助他們去規劃學習路徑。

例如有的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聽覺型,有的是視覺型,有的則動手能力更強。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和興趣,幫助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課程,成為學習過程的設計者、協作者、支持者,這將是老師需要具備的首要技能。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資源開發者

在數字化時代,我們原有的知識傳輸方式和建立方式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書本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數字化資源會成為課程的主要呈現形式;共享共建會成為課程建設的重要方式。例如最早的耶魯大學公開課,到現在流行的各類資源平臺、開放的圖書館資源等。

鏈接:

被上海教委“欽點”、央視力挺的B站帶頭“搞學習”(B站最強學習資源吐血推薦)

博物館+學科,原來課堂可以無處不在!

在探索中,你會發現,這些工具幾乎都是免費。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人機協同者

當我們的學校已經採用了技術——幾乎所有學校都配備基礎教學電子設備,教師都已經學會了如何使用在線教學工具。但是,究竟怎樣在這樣一個新的教室環境中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呢?

想想看,如果沒有合格的、稱職的、和優秀的技術派教師,那麼,所有這些被引入教室裡的教育科技怎麼可能會發揮作用呢?

所以,在不斷探索擁抱新技術可能的同時,真正實現技術學得會、用得上、能減負、能提升勞動創造性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也是新技術時代,給我們教師新的挑戰。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思維“腳手架”的搭建者

在這樣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會越來越發現:學習知識,掌握信息,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很多知識並不一定非要記憶。只要我們能夠搜索、查詢的一些技巧,在我們需要它的時候,能夠運動工具獲得它就可以。

在這時候,學生其實更需要的是如何思考,如何能夠從浩如煙海的信息中獲得有效的資源,如何能夠組合應用起來的能力。而這時,教師一個有價值的提問,其實就是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學習的腳手架。而最重要的是,這個腳手架,它不是“知識的腳手架”,而是“思考的腳手架”。

老師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答案沒有對錯之分。這個問題會引發學生的學習的過程,有了這個架子的指引,就會逐漸地培養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會喚醒學生內在的學生動機。

這是一種真正的學習,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大數據分析專家

人工智能能夠進行大數據的收集,但如何把冷冰冰的數字轉化成適合每個學生的學習報告?老師需要能夠讀懂大數據,知道學生的長處和短處分別是什麼,從而制定最適合學生個體的學習路徑。

早在2011年美國就發佈了有關教師數據素養改進教學的報告,2012年,美國19個州已經把教師是否具有數據素養列入了教師資格認證情境。

因此,在大數據時代,老師需要有數據意識,能對現象背後所關聯的因素進行分析,產生數據理解以及數據解釋。

這樣就能知道某個孩子數學成績不好背後,關聯的知識點到底是什麼,是公式,還是概念,進而可以給他開展更個性化的輔導。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情緒勞動者

在芬蘭的實習學校裡,一個老師一天中80%的時間不是在上課,而是在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表現,深入瞭解孩子們內心在想什麼,找到最佳時機給予激勵。

老師也不會忙著埋頭寫明天的教案,而是根據孩子今天的學習狀態設計第二天的學習體驗。

在這一天的學習中,教師自己也是學習者。他們要用自己的言語、表情、肢體動作、獎勵機制等多種手段來調動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因為每個孩子每天的狀態是不確定的,如何讓他們始終擁有激情和動力去學習便成為了一個課題。老師能創造的就是一個個情緒體驗的峰值,讓孩子們有更好的體驗感,從而更加投入和用心。

讀懂學生、辨識行為、引導情緒、創造學習的巔峰體驗。只有這樣,課堂上以學為中心才能真正展開,教師也將在個別化和差異化的指導中獲得職業的價值感和幸福感。他們要懂得如何去設計情緒體驗、引導學生學習、反饋學習過程與評估學習結果。

看到學生、聆聽學生,觀察、幫助學生,這才是教師最大的價值。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學生的心靈支柱

人工智能或許在知識儲備上比人類智能更勝一籌,但有一項功能是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的,那就是情感需求。而情感需求恰恰是人類最重要的需求。

因此,老師的另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理解學生,與學生產生共情。當學生沮喪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當學生懶散的時候可以約束學生。

在未來,人工智能能夠“授業”,但“傳道”和“解惑”仍然需要老師承擔。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社會性學習的組織者和協調員

教育是幫助學生社會化的過程。因此,學校教育需要抽取社會生活中的典型部分,並通過濃縮和提純,將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種情境變成學校的課程,讓每一名學生可以安全地試錯和探索,幫助擁有不同學習方式的學生體驗不同的成長路徑,以及有可能遇到的社會情境。

從傳統教室到學習社區,教師就需要基於學生學習需求、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社區的空間和任務設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應對真實世界的挑戰。

未來,什麼樣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


審美藝術師

空間設計、藝術呈現,每個人都不會拒絕一個很美的東西。成人沒有辦法離開美而生存,那麼對一個孩子來說,更是需要在美的環境中長大。為人師表,引導並幫助孩子們體驗美感、建構美學、形成屬於自己的審美力量,是未來教師的重要職責。

所以學科空間設計、教室空間打造,教學內容嫁接美學是接下來教師作為的新可能。

結語

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是一個數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人類的手腳被釋放,頭腦不斷延展,未來教育的場景註定會更開闊更真實,十種類型的未來教師角色,其實也正在重塑著未來教師的素養圖譜——自我管理能力、審美體驗能力、理論教學能力、時間教學能力、批判思維能力、研究發展能力、著眼全局能力、教學注重思維力建構、注重設計和美感、技術智能化、師生關係新樣態、共情能力等等,這些趨勢還將以我們無法預知的方式和速度繼續塑造未來。

楊春林,《疫.情後,未來教師的10種新角色》

焦建利,《教師如何在技術豐富的教室工作?》

袁振國《未來教育,屬於這6類教師》

顧遠《從 “教育工作者” 到 “教師創業者”》

楊曉哲《未來教師的七個趨勢》

花潔《美國觀察:未來教師的七種角色及成長路徑》

Jade《未來已來,教師這個職業將何去何從?》

李希貴《教育現代化的8大挑戰,決定了未來教師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