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寫作》讀書筆記(3-12章)


《學會寫作》讀書筆記(3-12章)


尋找選題的五條路徑

一、分析人群的共性需求。馬斯洛需求的5個層次。

二、挖掘自己的關注焦點。知道自己特別關注的領域之後要如何挖掘選題呢,根據你特別關注的領域和這個領域的讀者列關鍵詞,然後將關鍵詞和現實需求相結合,找選題可以將大關鍵詞結合大需求,也可以將大關鍵詞細分後結合小需求。

三、立即輸入以觸發思考。讀書是為了讓我腦子裡的東西發生碰撞。有哪些立即輸入的方式呢?讀書、聊天、聽課、讀文章、看節目、看電影等。

四、關注熱點以提取話題。我們關注熱點,不是純粹為了蹭熱點獲取高流量,而是因為熱點是喚醒你思考的非常好的外部刺激。去哪裡關注熱點呢?刷朋友圈,刷微博,刷公眾賬號,看百度指數,百度熱搜榜微信指數,搜狗微信搜索貼吧熱貼,知乎熱搜行業垂直網站的熱點貼等等。

五、模仿借鑑和遷移轉換。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寫文章也是如此,不知道寫什麼的時候,看看別人在寫什麼,不要怕選題相似相近甚至相同。

在寫作過程中,每個人都可能面臨不知道寫什麼的困境,所以我們提供了5種找選題的路徑,直接分析性找選題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關注人群找共性需求,另一個是迴歸自我,找個體經驗。外部刺激型找選題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立即輸入觸發思考,另一個是關注熱點,提取話題,最後一個方法是看別人在寫什麼,然後通過模仿借鑑和遷移轉換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寫作主題。

素材能力:性價比最高的能力

一、寫作素材的8個搜索渠道。

1.個人經歷思考。

2.身邊人的經歷

4.微博體系:熱點爆發原始地,公眾人物溯源。

5.知乎體系:內容質量高,數據挖的深,搜索效率高。

7.垂直網站:行業領域下面的垂直網站內容相對專業。

8.書和課程:搜索效率高,素材稀缺性強,素材質量高。

二、優質素材的6個搜索技巧。

1.要有耐心。耐心是一切搜索技巧的前提,因為搜索本身是一件超級無趣的事情,黃章晉說:只要動用了足夠智力的東西都能打動人。

2.多關鍵詞。想要收到更多素材,你的關鍵詞一定要多維度設定。

3.多渠道。如果你的搜索渠道太受侷限,即便你再有耐心,關鍵詞再多也不行,比如你光在百度上搜,那肯定是不夠的。

4.多維度。這個多維度指的是素材形式的多維度,我們寫文章當然主要是以文字為主,但是如果有不錯的圖片素材,視頻素材,也是我們提高內容競爭力的一個手段,甚至有很多寫公眾號的作者長期堅持給文章配高質量高價值的圖片,這也成了他們內容的特色。

5.精準搜索。

6.順藤摸瓜。比如你在某個圖片網站上搜圖片時,特別喜歡某張圖片,然後你可以點擊看圖片的作者,此時你會發現很多相同風格的不同照片,這就是順藤摸瓜。

三、日常積累素材的三個方法。

1.及時收藏。

2.隨時記錄。只摘取你要的部分,記錄你的碎片思考。

3.寫小分享。

日常積累素材的兩個注意事項。第一定期整理,第二定期熟悉。

標題能力:關鍵節點的槓桿效應

一、好標題的三個核心價值。

1.是你的寫作主題。

2.是眼球聚集器。

3.是給讀者的確定性。

標題要加書名號。書名號就相當於超級符號。打造超級品牌其實就是打造一個超級符號。要麼屬於一個超級符號,要麼成為一個超級符號。什麼是超級富豪?超級富豪就是人們普遍記得熟悉喜歡且有統一認知的符號。有的情景中不需要加書名號,就是題目大家都直接可以直接認為這是標題。

二、擬定標題五個核心技巧。

1.激發好奇心。比如《豆瓣9.9分,這片我是跪著看完的。》《這個刺激的問題,你敢問男朋友嗎?》《成大事者都有個被忽略的特質,有仇必報》

2.激發認同感。如果你的標題能替讀者說出他們最想說的心裡話,表達出他最想表達的觀點,展示出他最想展示的態度,就會極大激發他的認同感。如《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門當戶對》《我這麼努力,就是為了有說不的權利》《“專業”才是人生最好的逆襲武器》。

3.激發危機感。有些能讓讀者聯想到自身危機的內容,更容易出爆款。激發危機感就是最典型的製造生理性想看的逆標題方法。如《25歲,名校畢業,年薪30萬,猝死》《大裁員的前夜》《一年加班800小時,被裁只用5分鐘》

4.展示回報值。用戶更傾向於看什麼內容呢,看跟自己有關的,對自己有用的,有價值的內容及用戶的閱讀方式,一般為功利性閱讀。如《如果更有策略的選擇工作,讓自己少奮鬥10年》《普通小人物,如何才能成功逆襲?》

5.展示新聞點。人對新聞的消費是永恆的,沒有人不需要新聞,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協作的互相聯繫的社會中,必須關注社會的動態,群體的動態,身邊的動態,這也是有進化的需求決定的,人們必須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保持敏感。如《馬雲最新演講:真正的強者是在最孤立無援時依然堅守》《梁寧對話羅胖——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劇透》

三、擬標題的5條思考路徑。

1.列新奇反問。按照激發好奇心的技巧,擬一個好標題。新鮮的東西,奇怪的東西,反常的東西,疑問的東西。如:《正確整容指南》《如何選中錯誤的男人,並過上悲慘的生活》《我離婚了,但我很開心》

2.包裝核心觀點。這種方法類似於我們高中語文中的提煉中心思想,你寫完文章之後總結一下你的核心觀點,第1步用大白話表述核心觀點即可。包裝的更“金句化”,包裝得更犀利,包裝的更有品位,包裝的更有優越感。

3.挖掘危機關聯。為什麼不是挖掘危機而是挖掘危機關聯呢?首先你寫的內容本身包含的危機可能與大部分人無關,其次只要不利於人們更好存活的東西都是存在危機的,因此這裡提到的危機範圍非常廣泛,不管你寫什麼,都有機會找到一些跟你的主題相關,同時又與大多數人面臨的危機相關的信息。

4.包裝內容價值。寫完文章之後要不停的問自己,你的文章幫讀者解決了什麼問題,你能為讀者提供什麼價值,讀者看你這篇文章能學到什麼,你要把價值點概括一下放進標題,讓讀者讀這個標題的時候,就有這樣的預期,就能瞭解點進來能得到的東西。提煉出價值後,你要學會包裝,讓這個價值顯得更有價值。

5.突出新聞時效。

四、如何建立正確的標題價值觀?

只有價值觀正確的標題才能更好地服務你的好內容。

1.你要足夠重視標題。

2.標題並非萬能的。!

3.真實準確是第一原則,切記做標題黨。

4.讓讀者意見看懂是基本要求。

5.標題是個槓桿,要拿來撬動你想要的讀者。

結構能力:協作中的框架大於勤奮

一、搭建文章框架的三個步驟。

1.確立寫作主題。明確自己要寫什麼。

2.根據對主題的理解列出提綱。

列提綱的14個思考方向:(1)問題發生了什麼事情?新聞?有什麼痛點需求?(2)是什麼?這是一個怎樣的人、事、觀點、方法概念等。(3)為什麼——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為什麼要講這件事?這個觀點為什麼是這樣的,你可以用哪些概念,道理,觀點,勢力去解釋它是進行正面論證還是進行反面論證?(4)怎麼做——你可以寫如何做一件事,如何使用一個概念,給出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5)分解——把一個整體車分成很多部分。(6)並列——當你論證一個觀點時,你可以找同一個層級但不同維度的案例進行並列論證。(7)遞進——時間的遞進,空間的寂靜遞進,程度的遞進等。(8)關聯——這件事和其他哪些事有聯繫?這個人和其他哪些人有聯繫?這個概念和其他哪些概念有聯繫?(9)過程——一件事是怎麼發展的?(10)轉折——一件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哪些意料之外的改變?(11)對比——兩個人的對比,兩件事的對比,兩個觀點的對比,不同時間的對比。(12)結果——一件事的結局是怎樣的?(13)反思——從一件事一個人一個新觀念中反觀自己,你得到了什麼?(14)意義——這件事的發生帶來了哪些價值?去做一件事有什麼價值,學會並正確使用一個概念觀點方法會得到什麼價值?

3.搜索素材,根據素材補充完善提綱。

二、如何寫開頭,讓人想要繼續閱讀。

1.激發好奇。提個讀者忍不住去思考的問題、講一個反常的事或顛覆的觀點、激發你的獵奇心理、展示新聞要點。

2.展示重要性和價值。說明文章探討的問題很重要;展示文章內容的價值。

3.與我有關,對我有用。

三、如何寫結尾,讓人更願意主動分享。

峰終定律: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經過深入研究,發現對體驗的記憶有兩個因素決定,高峰時與結束時的感覺,這就是峰終定律。就是指人對體驗的記憶是由高峰時與結束時的感覺產生的。

1.製造共鳴:引用金句;強化主題;

2.強化價值:再次強調文章價值;梳理總結文章重點。

3.製造話題:強調觀點,引發站隊;製造話題,引發討論;提出問題,製造參與。

四、設計小標題,大幅提高閱讀體驗。

1.小標題,提升閱讀體驗的5個體現。

(1)增強文章邏輯,表達條理分明。(2)吸引讀者,提高文章讀完率。(3)更好的幫助用戶理解文章內容。(4)控制閱讀節奏,減輕用戶壓力。(5)幫助讀者進行選擇性閱讀。

2.設計小標題的4個技巧。

(1)搭建文章框架時,直接把核心論點整理成小標題。(2)根據整篇文章和每一部分的素材修改完善小標題。(3)多提點小標題。(4)設置多級小標題。

3.設計小標題的4個注意事項。

(1)小標題必須服務主題。(2)小標題之間要有邏輯(3)小標題要長短適中。(4)小標題排版要吸引眼球。

成稿能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一、為什麼不能等你想清楚了再寫。

1.寫作是一個動態過程,你根本想不清楚。

2.寫作者都有拖延症,想多久就會拖延多久。

3.只有開始寫,才能擺脫寫作恐懼。

4.先完成再求完美,先寫完再修改。

二、如何做加法寫作,提高信息總量。

1.不該省略的信息,要補上。

寫作是一個先做加法後做減法的過程,加法寫作是為了提高文章的信息總量,減法寫作是為了提高文章的價值密度。

2.已有的信息,要詳細。

3.增加論點維度。

4.增加論據數量。

三、如何做減法寫作,提高價值密度。

1.聚焦主題,刪掉無關內容。

減法寫作先減大,再減小減大是從文章整體入手,減小是從詞句細微處入手,所以減法寫作的第一步是聚焦主題,刪掉無關內容。

2.優化重複表達。

3.從頭到尾精簡每一句話。

四、如何讓文章邏輯嚴謹,增強說服力。

1.結論先行。

2.歸納分類。

3.調整順序。

4.刪減信息。

五、如何讓文章論證精彩,充滿愉悅感。

1.觀點對口。觀點對口主要看兩點:第一是否足夠引發共鳴,第二是否足夠顛覆認知。

2.提供新知。什麼是提供性質分兩個方面,第一,你提供了讀者沒想到的。人往往是喜新厭舊的,成就的東西會讓人乏味,而新鮮的東西可以給人刺激,所以對讀者來說舊知不如新知,後者更能給人帶來滿足感和愉悅感。第二,你已有的認知被顛覆了,即你在多年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自以為對的經驗和認知,被挑戰了,當然很多時候,這些觀點並不是真的顛覆了認知,而是表達的角度的創新。

3.論據有力。

4.案例精彩。如何才算案例精彩?第一,它必須是一個大眾都理解,甚至都聽過見過的熟悉場景,能理解是前提,否則再精彩也跟讀者無關。第二,他要和主體論點直接相關完美搭配,這樣讀者才會感覺完全被說服,很有愉悅感。

六、如何修改文章,提升重搞效果。

1.通讀全文,打磨框架。

2.修改文章,也改思想。

3.逐字逐句,刪詞百句。

4.從頭到尾,打磨情緒。

5.朗讀全篇,改至耳順。

修改是每個寫作者都必須面對的步驟,不要抗拒修改,不要怕麻煩修改本身就是寫作能力精進的過程。

七、如何設計排版,提高文章讀文律。

1.排版設計的三原則:簡約美觀原則;結構清晰原則;重點突出原則。

2.排版的七大技巧:字體字號規範;文章配色規範;內容模塊化;段落標準化;重點要突出;適當的配圖;留白的藝術。

八、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成稿速度。

1.明確截止時間,設定寫作週期。

2.分解寫作目標,降低行動門檻。

3.快速完成初稿,即時消化創意。

4.減少外部干擾,減少外部誘惑。

5.藉助外部監督,倒逼自己行動。

基本功力:如何持續刻意練習

一、如何寫出吸引人的故事

1.寫故事的三種經典框架:(1)衝突、行動、結局。(2)起、承、轉、合。(3)目標、阻礙、行動、結果、意外、轉折、結局。

2.寫故事的四個要點:(1)要有一個主題。(2)要不斷製造麻煩。(3)人物要有個性。(4)故事要有細節。

聽故事比聽道理,更符合我們大腦的進化故事的吸引力和代入感,也更容易滿足我們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很多道理和觀點都需要藉助故事來傳達,所以寫故事是寫文章的必修課。

二、如何寫出有價值的觀點(四個技巧)

什麼才是有價值的觀點,只有一個準則:能給讀者帶來改變。

1.順向思考:提煉出大眾的流行認知。

2.逆向思考:與顯而易見的真理反向走。

3.批判思考:批判、挑戰你不認同的觀點。

4.遷移思考:借用其他領域的流行觀點。

觀點來自思考,你通過不同的思考方式能寫出不同的觀點,順向思考,有助於提煉出大家普遍認同的觀點。逆向思考有助於寫出與眾不同的觀點,批判思考有助於寫出有獨特見地的觀點,遷移思考有助於寫出耳目一新的啟發性觀點。

三、如何寫出使人產生共鳴的金句

京劇是什麼?比如: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我不討好世界,我只討好自己。愛上一個人,所以一直一個人。

1.金句的四個標準:(1)短小精煉,一般是一兩句話。(2)朗朗上口,讀起來節奏感比較好。(3)多為觀點型句子,啟發感情,引人共鳴。(4)一般和文章核心立意相關。

2.寫金句的四個常用技巧。

(1)重複。如“你領導的是一次抗議,而我領導的是一個國家。”“用子彈放到敵人,用二鍋頭放到兄弟。”“唯一的不同,就是處處不同。”

(2)迴環。如劉慈欣《三體》中的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羅振宇跨年演講中的一句話“沒有什麼道路可以通往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道路。”尼采曾經說過“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3)類比。如“愛就像藍天白雲,晴空萬里,突然暴風雨。”、“每個人都是一條河,每條河都有自己的方向”。

(4)押韻。如“所有的內向,都是聊錯了對象”、“故鄉的驕子,不該是城市的遊子”、“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百裡挑一”。

3.金句寫作的練習方法。

(1)積累金句。(2)分析金句。(3)原創模仿。

傳播能力:沒有傳播就沒有價值

一、為什麼傳播能力如此重要

1.沒有傳播,就沒有外部反饋。

2.沒有傳播,就沒有外部激勵。

3.沒有傳播,就不能對外創造價值。

4.沒有傳播,就不能對內創造價值。

二、如何用平臺放大你的能力?

1.尋找可依附的平臺。看平臺是不是當下主流的平臺;看平臺的風格是不是你喜歡的;看平臺的實力;看平臺能否為你賦能

2.與平臺做利益綁定。

3.爭取更多推廣資源。自己要重視;主動銷售自己;學會適當吃虧。

三、如何借力關鍵傳播節點

1.維護好轉發動力強的種子用戶。

2.求助影響力大的特殊用戶。

3.運行好平臺型關鍵傳播節點。

4.其他關鍵傳播節點。

四、如何分析數據,優化傳播能力。

1.閱讀總量

2.轉發分享

3.互動數據

4.用戶數據

日常訓練:讓寫作融入你的生活

一、重新定義輸入能力

1.工作生活中,看見記憶輸入。

2.聽見即輸入。

3.與人聊天,主動索取信息。

二、重新定義處理能力。什麼是素材處理能力?我認為是篩選,歸納提煉的能力。

1.識別篩選。萬事萬物皆可輸入,這是最好的事,也是最糟的事,好的事你可以吸納萬物的能量為己所用,造的是如果你不懂得如何高效處理信息,就會被洶湧的信息包裹身在其中卻無法利用。

2.歸納整理。

3.提煉總結。

三、重新定義寫作能力。

1.日常溝通,尤其是微信聊天。也可以鍛鍊你的寫作能力。

四、如何使寫作系統更穩定?

1.搭建一個穩定的認知系統。

2.搭建一個穩定的輸入系統。

3.搭建一個穩定的處理系統。

4.搭建一個穩定的輸出系統。

5.搭建一個穩定的反饋系統。

變現能力:大幅提升個人收入

一、打造個人品牌的5個步驟

1.揚長避短,找到定位。

2.設定標籤,固定形象。

3.持續輸出,積累品牌。

二、如何建立自己的影響力根據地

1.找到合適的核心平臺。

2.整理渠道,匯聚影響力。

3.養成起來用戶的習慣。

三、寫作的間接+直接變現路徑。

間接表現:

1.個人品牌間接變現。

2.職場通用競爭力。

3.直接做相關工作。

4.打造知識付費課。

5.創立付費社群。

直接變現:

1.打賞。

3.廣告

4.出書

5.賣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