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隆陽:山鄉奏響“控輟保學”四部曲

保山隆陽:山鄉奏響“控輟保學”四部曲

做好控輟保學是“兩不愁、三保障”的重點任務之一,更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途徑。保山市隆陽區瓦渡鄉明確任務,壓實責任,強化措施,精準發力,確保實現控輟保學目標。

保山隆阳:山乡奏响“控辍保学”四部曲

奏響“情感控輟曲”——暖人心

瓦渡鄉在校生2267人,其中,建檔立卡在校生679人,送教入戶5人。本著“不放棄任何一個殘疾兒童”的教育理念。瓦渡鄉安排學校教師定期為轄區5名學生送教,送去愛心營養餐,更送去知識食糧。用專門的檔案盒存放課表、教案、免費教科書及學習用品,記錄每次送教詳情。

除了送教,瓦渡鄉還以“四查三比對”為契機,進行建檔幫扶,實現建檔立卡戶學生一生一檔、問題學生一生一策,做到數據準、家底清、情況明。

針對轄區留守兒童現狀,瓦渡鄉搭建交心平臺,開辦留守兒童之家,舉辦談心談話活動,消除學生在校孤獨感。同時利用電話、微信,架起學生和外出務工父母間的橋樑。讓孩子和家長在一次次通電話、通視頻中心貼心。

保山隆阳:山乡奏响“控辍保学”四部曲

奏響“依法控輟曲”——明法律

廣大家長及群眾對教育相關法律及政策知曉率低也是導致學生輟學的1個間接因素。於是,瓦渡鄉通過“生態瓦渡”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小手拉大手”活動及“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知識宣傳,同時積極動員學生做好春季分流。

週末及寒暑假是輟學易發時段,要及時對已摸排出的輟學邊緣生或疑似輟學學生進行勸返。入戶勸返需鄉、校、村三級聯動,形成合力。瓦渡中學校長高自龍介紹道,“疫情防控期間也未放鬆控輟保學工作,學校認真開展千師訪萬家活動,對特殊學生進行遍訪,組織各班於3月4日至6日對紅黃藍卡學生家訪,將控輟保學關口前移,13日實現家訪全覆蓋。”

“依法控輟是控輟保學的重要一環。”鄉分管教育的副鄉長段麗朱認為,要將“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等一條條強有力的法律條款作為控輟保學的堅實後盾。對多次勸返未果的,由鄉人民政府下發《責令送被監護人接受義務教育通知書》,明確整改時限,講明逾期法律後果,要求按時入學。讓家長意識到未督促子女完成義務教育屬於違法行為,進而積極配合學校,讓孩子順利返校。

保山隆阳:山乡奏响“控辍保学”四部曲

奏響“特色控輟曲”——留學生

只有讓校園成為一塊吸鐵石,才能真正吸引學生,留住學生。瓦渡中心學校校長姜建洪用了5個有效方法:一是營造育人氛圍。通過校園組合景觀實現“一草一木皆文化,一磚一瓦皆育人”。二是打造學習環境。開辦“書吧”“影吧”,讓閱讀助推學習,借讀書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助推“師生同閱讀,師生共交流”。三是培育愛國情懷。利用晚間活動,觀看浸潤心田的愛國主義電影,傳承紅色基因。四是推動“戒蠹樂勞”。讓學生們在田園教育實踐基地掰玉米、摘菜花、剝白菜、挖生薑、拔蘿蔔,使勞動融入教學,用“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育美”的模式不斷引導學生養成“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精神價值追求。五是開展特色課程。有24個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班供學生自由選擇、參與,讓學校成為學生喜歡的樂園。

保山隆阳:山乡奏响“控辍保学”四部曲保山隆阳:山乡奏响“控辍保学”四部曲

奏響“質量控輟曲”——強保障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瓦渡鄉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常規管理,創新教學方式,助推教學質量連續攀升,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另外,各中小學還深入剖析學生厭學原因,採取分類指導。對黃、藍卡學生實行責任掛包制度,抓好教師對藍卡學生思想及學習幫扶,每週對黃、藍卡學生幫扶情況檢查1次,做到幫扶嚴、實、細。

瓦渡鄉“控輟保學”四部曲,兌現了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的承諾,用實際行動確保“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為瓦渡鄉教育扶貧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宋延齡、田迎麗、李發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