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狼後有虎,信託公司:我太難了


前有狼後有虎,信託公司:我太難了

近日,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信託行業發展數據。


簡單劃重點:


信託行業全年整體受託資產下降4.85%;

房地產信託規模小幅上漲(因為信託資產總規模下降);

集合資金信託佔比上升,單一資金信託佔比下降;

全年營收上漲5.22%,扭轉了2018年下滑態勢;

風險資產率大幅上升至2.67%。


不出意外地,在經歷了2018年較大幅度的調整後,2019年信託業資產規模下降幅度明顯收窄,進入了波動相對較小的平穩下行階段。


但數據背後,是信託從業者的無奈嘆息。


01. 監管趨嚴:壓縮融資


過去,信託坐擁牌照紅利,一度幾乎是躺著賺錢。


但種種跡象顯示,“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監管只會越來越嚴格,動作也會越來越密集。


過去一段時間,信託公司正處於去通道和去槓桿週期裡,承受著規模持續縮減與非標壞賬處置的轉型壓力。


“雪上加霜”的是,監管並未放鬆,而是毅然啟動了新一輪嚴監管——壓降融資類信託規模。


來看看銀保監局的2020監管要求,主要包括三點:繼續壓降信託通道業務,持續整治影子銀行亂象,繼續大力加強房地產信託業務管控。


這麼一對比,曾經的“去通道、控地產”,在“壓縮融資”下威力驟減。很明顯,監管是鐵了心要正直這個“恃寵而驕”的孩子。


在“去通道”、事務管理類信託佔比顯著下降中,融資類信託規模一枝獨秀,迅猛增長。

截至2019年末,融資類信託規模為5.83萬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4.17%。


但同時,而信託公司的風險管理水平和承受能力與融資類信託的發展速度仍不匹配。


儘管信託融資在一定時期彌補我國銀行體系的不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規模的不斷增長,其風險也逐步升高。


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信託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5770.47億元,同比增幅達159.71%。信託業風險項目個數為1547個,較三季度增加242個。此外,信託資產風險率也升至2.67%。


回顧歷史上六次對信託公司的整頓,都和“風險”有關。


在新監管口徑下,即使搞明股實債,也難逃開“融資信託”這一緊箍咒。


這意味著,整個信託行業要徹底轉型。


大幅壓降融資類信託業務,對信託公司來說影響重大。如果壓降融資類信託規模,影響將會在未來1~2年內持續體現。


是的,“好戲”才剛開始。


02. 競爭加劇:險資入局


前路尚在摸索,後路猛虎在追。


3月25日,百萬億大資管監管拼圖補齊。


繼銀行、基金、券商、信託之後,最後一個大資管領域的管理辦法也終於出爐。持牌機構的賽道上又多了一位重要級的選手——保險資管。


保險資管喜提To C牌照,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這意味著,保險資管今後可向個人投資者募資,長期的保險觀念使得其對國內特有的低風險、低波動偏好投資者有著強吸引力,在高淨值客戶搶奪方面將和信託形成競爭關係。


本身,保險資管產品銷售渠道更廣,募集能力更強,保交所可賦予保險資管產品更好的流動性和質押融資能力。


這麼一來,原本安穩坐收牌照紅利的信託公司,面臨的競爭就更加激烈了。


業內人甚至還調侃起了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郭主席在證監會帶領券商、基金搶信託公司的生意;到了銀監會又要帶領信託、保險搶證券經營機構的牌照。


對於深耕財富管理市場的信託公司來說,面對背靠險資機構龐大體量和渠道網的保險資管,究竟是會產生鯰魚效應,還是真的狼來了?


結果尚不可知。畢竟,信託也仍有自己的優勢。


03. 轉型探索:兩條腿走路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4月5日發佈的數據:一季度,我國債券市場共發行債券12萬億元,同比增長14%;餘額為10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


信託融資和債券融資“一冷一熱”,對比鮮明。很多人感慨,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形勢倒逼之下,信託公司轉型任務艱鉅且迫切。


在嚴格的“去通道”監管環境下,信託行業一直在持續調整並優化業務結構。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事務管理類信託下降3.45%,融資類信託增幅達10.60%。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信託公司已經認識到了“兩條腿走路”的重要性,並開始標準化相關業務的探索。一直以來,家族信託、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業務被視為信託轉型的“三大風口”。


一項項來看。


首先是家族信託。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68家信託公司中,共有36家實質性地開展了家族信託業務。


不過,相比起銀行、保險、券商、獨立理財工作室,信託在積累高淨值客戶方面並沒有優勢。獲客能力不足,讓信託公司在家族信託業務中多承擔通道角色。


有業務人士表示,目前業內最多三家信託公司能實現家族信託業務的盈利或收支平衡。


再來看消費金融,這是信託創新業務中質疑聲最多的業務。


一方面,市場上對於信託公司個人信貸業務涉嫌套路貸、砍頭息、高利貸、暴力催收的質疑聲仍然不斷。另一方面,一些消費金融業務規模靠前的信託公司,涉及眾多訴訟糾紛。


用高利率覆蓋高不良,終究不是長久之策。


還有資產證券化,這塊雖說是藍海,但從2019年情況來看,信託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能力尚處於初級階段。


目前,信託公司參與方式仍以SPV為主,業務能力和分銷能力尚未完全建立,“Pre-ABS/ABN+發行+分銷”一魚多吃展業難度較大。


創新業務未來能否撐起信託公司業績,業內普遍謹慎。可偏偏,信託公司又有對短期業績追求的慣性。


壓縮融資類信託規模,保險資管入局持牌賽道,還有各種信託公司高管人事變動、更名競拍停牌……


“躺贏”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牌照不再是護身符。對於很多信託公司來說,如何熬過這個冬天,唯有練就一身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