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的茶山上,住著童年的故事

紅網古丈站(通訊員 呂徵鍵)2020年的春日,小河裡的水帶著特有的翠綠色,彷彿要把春天的所有綠意都融進去,一樹樹的梨花盛放,桃花灼灼,綠柳如煙,大片金色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的塗抹在山中。這個春日,我們經歷的故事太多,過去的幾個月真的太艱難了,滾滾的歷史車輪推動著我們,共同經歷和見證了不平凡的挑戰與感動,使這個春日變得如此難得。如今,從陰影裡探出頭來,看見蔥蘢的美景,彷彿整個春天都是特賜的禮物,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加珍貴,更加美好!

对面的茶山上,住着童年的故事

整個春天,我的故鄉一直都是忙碌的,畢竟是一個千年茶鄉,古丈毛尖是這裡的瑰寶。茶香,深深融化在每一個人的血液裡;茶樹,穿越千百年的歷史煙塵仍舊頑強生長著。一粒芽、一片葉,輕輕摘下來,放進茶簍裡,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圍繞著茶打轉。這裡的每一顆茶樹都長滿了希望,都長滿了精神,人間煙火所繫,是山水精靈的綿延!

茶,本來就源於草木,源於自然,從筆畫上來說,就是“人在草木間”。喝茶,就是品味自然草木,走在山水叢林間,感受清風徐徐,回味無窮。書畫琴棋詩酒花,茶是典雅的生活方式;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也是尋常百姓的日常。和往年一樣,春天一到,就有新茶喝了,就著一杯新茶,你也許會想到蘇軾的詩歌,“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如此意境,忍不住泛起思念故人,回想往事的漫漫回憶裡,誰將與你一起品茶呢?誰又將與你一起分享故事裡的歡笑與淚痕?

有一座茶山,坐落在我讀書的小學的對面。那是一座大山,翠綠、莊嚴,望一眼都覺得很踏實,滿山滿嶺都是茶樹,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春天來臨的時候,那裡每一顆茶樹都等待爆發,等待每一場不大不小的雨和春日溫暖的陽光,等到抽芽了,嫩綠鵝黃的芽苞爭先恐後地冒出來,帶著可愛的白色絨毛,你看到每一片葉子就像是一朵朵綠色的花蓓蕾,比吧比吧快速綻放著。採收的速度不能太慢,因為茶太驕傲了,就像名花一樣,最好的茶葉都要在三天之內採摘完,連夜炒制。

這個季節,大人們都太忙了,田要開犁了,秧要下田了,還要種瓜種豆……採茶葉也是一個忙碌的活計,這個時候,就輪到我們這群半大孩子在生活的舞臺上揮灑了。每到中午放學,不管是出太陽還是下小雨,我們跑上山去,真的是奔跑呀,去幹什麼?採茶葉呀!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呼朋喚友,一起直奔茶山,挎著茶簍快速飛舞著指尖,一邊相互嬉笑著,一邊認真的採茶葉,一般可以換兩元錢,厲害的可以換三元四元。那時候真不知道辛苦是什麼,只是覺得很開心,很好笑,因為趕集的時候可拿採茶葉換來的錢買糖吃!也有差的時候,像我,個子小,體力差,跑得慢,一直都是孩子當中的“跟屁蟲”,採茶葉的速度沒有其他孩子那樣快,自然也就採的少,換不了幾個錢,心裡曾暗暗傷心過呢。為此,每次採茶時我都給自己加油打氣,今天一定要比上次採的多,一直到對面學校的上課預備鈴聲響起來,我才慌里慌張地跑下坡,帶著一身的露水、踩著一腳的黃泥、帶著一路的茶香。如今,我忘記了當時小夥伴們的模樣,但還記得那些奔跑的小小背影,眼睛裡洶洶的野氣和活力!老師對於我們的遲到,從來不說,彷彿這幾天的遲到是茶葉賦予的特權!是一種天然的默契與認可,是一種慈悲的胸懷……現在想起來,那時候是真的好啊!

对面的茶山上,住着童年的故事

我不知道,茶葉是不是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除了茶山的美,還有不服輸的那一股勁頭。採茶製茶,想來都是那樣的辛苦,採茶製茶的農人都是靠艱苦的勞作,走向生活的甘甜的,但是茶的味道呢,本來就是苦的,苦盡甘來,餘韻悠長。人為什麼要喝茶?除了解渴,也許更重要的,是可以養心。

對面的茶山,不僅住著我的故事,住著童年的故事,住著古丈人的山水精神,也住著茶的精魂與歷史。浩蕩的時間裹挾著我們,在成長的路途當中多有艱辛,此刻的我,多想再回去,再當一次孩子,圍繞父母膝下,他們帶著我採茶,耕田犁地,裹著露水,踩著泥巴!叫著阿爸,阿孃!和一群如風一般的小夥伴,跑上跑下,嘰嘰喳喳,吹著風就長大啦!

我曾以為,以前的故事都顯得十分平淡,而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衍生出別有的況味來,每一個人的身體裡都有故鄉的基因,每一個童年的故事都能撥動敏感的心絃,我的記憶裡有茶的薰陶,就好像有了茶香的底色,就好像是河流有了甘甜的源頭!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予愛茶人!每一個故事都是生命的基石,也是心靈的暖閣,就像每一片茶葉都不會辜負春天一樣,盡力的感受,體味勃勃生機的生活,那生命定不會辜負你。

童年的故事,關於茶的故事,就好像在昨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