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中文名稱

荊州

外文名稱

Jingzhou

別名

江陵、郢都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 華中 湖北省

《回荊州》mv歌曲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轉編zp)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90萬(2017年),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歷史沿革

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沙,始稱津或江津,歷為江陵縣的重要商埠和碼頭。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荊州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在這裡創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荊州系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屬楚。

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今荊州區紀南城),都郢400餘年。秦屬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荊州。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定治南郡。

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

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隋開皇二年(582年),因與後梁聯姻,罷總管府;開皇七年並後梁,又置江陵總管;二十年改為荊州總管。大業初,複稱南郡。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唐貞觀元年(627年)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道,屬山南東道江陵府,設荊州大都督府,至德後置荊南節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為南都,改荊州為江陵府;次年(761年)罷都。

五代十國時(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

明洪武九年(1376年)湖廣行省改置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荊州府改屬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荊州府復屬湖廣佈政使司。

清康熙九年(1670年)置上荊南道,駐荊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荊南道更名荊宜施道;光緒三十年(1904年)荊宜施道更名荊宜道。

民國元年(1912年)1月,荊州府裁府留縣,所轄各縣直屬荊宜道;民國三年(1914年)荊宜道更名為荊南道;民國十年(1921年)8月複稱荊宜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湖北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為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鎮,轄荊門、京山、鍾祥、天門、潛江、公安、松滋(駐新江口鎮)、江陵等8縣;同月,析江陵縣之沙市鎮建沙市市,屬省轄市。同年設沔陽專區,專署駐沔陽縣(1951年駐沔陽縣新堤鎮),轄沔陽(駐仙桃鎮)、漢川、漢陽(駐蔡甸鎮)、嘉魚、蒲圻、監利、石首等7縣及新堤辦事處。1950年撤銷新堤辦事處,改設新堤鎮,歸沔陽縣領導。1951年5月26日,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區專員公署”;同年,撤銷沔陽專區,將沔陽(駐仙桃鎮)、監利、石首3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2縣劃歸孝感專區;嘉魚、蒲圻2縣劃歸大冶專區。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1952年,由沔陽縣析置洪湖縣,駐洪湖。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縣析置荊江縣,駐陡湖堤;同年2月,五三農場成立;7月1日,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荊州地區總人口541.02萬人。1955年撤銷荊江縣,併入公安縣,公安縣遷駐原荊江縣址陡湖堤,原公安縣城關改名為南平鎮;同年,沙市市劃歸荊州專區管轄。1960年以江陵縣的沙洋鎮設立沙洋市,由荊州專署領導。1961年撤銷沙洋市,改設為沙洋鎮,劃歸荊門縣領導。1968年3月27日,荊州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轄沙市市及江陵、荊門、鍾祥、京山、監利、石首(駐繡林鎮)、天門、潛江、沔陽(駐仙桃鎮)、洪湖(駐新堤鎮)、公安(駐陡市鎮,即原陡湖堤鎮)、松滋(駐新江口鎮)等12縣。1975年全地區“撤區並社”,撤銷119個區(鎮),將721個小公社合併為221個大公社。1978年10月,撤銷荊州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地區行政公署。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由荊門縣的城關鎮及附近地區設立荊門市,由荊州地區領導。1983年3月,全區開展“政社分開,建立鄉政權”,公社、管理區、生產大隊和縣轄鎮分別改為105個區,596個鄉,5720個村和58個縣轄鎮;8月19日,國務院批准荊門市升為地級市;撤銷荊門縣,將荊門縣的行政區域併入荊門市(1985年設立東寶區、沙洋區)。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130號)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縣級)。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沙市區轄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勝利路、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立新、關沮、聯合、羅場4個鄉;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江陵區轄原江陵縣的郝穴、觀音壋、岑河、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9個鎮和馬家寨、秦市2個鄉。荊沙市轄原荊州地區的松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和新設的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原荊州地區的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省直轄。湖北省政府批准,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荊州市代管。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撤銷松滋縣,設立松滋市。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鐘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市江陵區,設立江陵縣。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荊州市下轄荊州、沙市兩區,江陵、公安、監利三縣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5]市政府駐地沙市區。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荊州市位於東經111°15°—114°05°,北緯29°26°—31°37°。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市,全長483公里。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陽。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區佔78.7%,丘陵低山區佔21.1%。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地形地貌

荊州市以平原地區為主體,海拔20-50米,相對高度在20米以下。丘陵主要分佈於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橋、斯家場和荊州區的川店、八嶺、石首市桃花山等地,海拔100-500米,相對海拔50-100米,低山主要分佈於松滋市西南部與湖南省交界處,海拔500米左右。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水文

荊州市河流交錯、湖泊密佈。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條,均屬長江水系,主要有長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調絃河等。荊州湖泊眾多,全市有千畝以上湖泊30多個.總面積8萬公頃,其中洪湖為湖北省第一大湖,總面積3.5萬公頃,長湖次之,總面積1.2萬公頃。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氣候

荊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全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 104-110千卡/平方釐米,年日照時數 1800-20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9-16.6℃,年無霜期242—263天,多數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間。有足夠的氣候資源供農作物生長。4-10月份降水量佔全年80%,太陽輻射量佔全年75%,≥10℃的積溫為全年80%,水熱同步與農業生產季一致的氣候條件,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髮育。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荊州市已發現礦產35種,其中探明有一定工業儲量的13種,已開採利用的20種。主要能源礦產有石油、煤炭;化學礦產有岩鹽、芒硝、硫鐵礦、重晶石;建材礦種有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粘土、河道砂、卵石;冶金輔助材料有白雲岩、優質硅石、耐火粘土;新型礦種有膨潤土。此外還有砂金、脈金等。荊州地質構造單一,礦床賦有條件好,圍巖性質穩定,除石油、煤炭外,非金屬礦產絕大部分裸露地表,便於露天開採。礦產分佈集中,全市大多礦產資源分佈在低山丘陵地區,散佈在城鎮周邊,交通便利,礦產開發外部條件優越。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水資源

荊州市市水域面積大,以洲灘、湖泊為主的溼地資源獨具地域特色。歷史上水產生產以天然捕撈為主,1952年養殖水面只有0.1萬公頃,隨後水面開發利用逐年增大,1998年全市養殖水面7.29萬公頃,其中池塘佔48%、湖泊佔37.7 %、水庫佔5.4%。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土地資源

荊州市土地總面積摺合140.93萬公頃,屬人多地少的地區。據第一次農業普查資料顯示,全市已利用的農業用地為72.77萬公頃,佔土地總面積51.6%,在已利用的農業用地中,耕地佔 82.3%,人均佔有1.41畝.養殖水面8.0%,林地佔8.1%,園地佔1.6%。全市土壤由近代河流沖積物和新生代第四紀粘土沉積物形成,以水稻土、潮土、黃棕壤為主體,土層深厚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髮育。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生物資源

荊州市生物資源豐富,具有種類多、分佈廣、南北兼備的特點。全市栽培作物品種千餘種,還有不少地方良種,浮游生物、維管束植物和魚類資源是全市的一大優勢。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底,荊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總戶數為199.95萬戶,比2016年減少0.29萬戶;戶籍人口為647.62萬人,比2016年增加1.27萬人,其中城區112.18萬人,比2016年增加3.54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4.17萬人,其中:城鎮308.66萬人,鄉村255.51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4.7%。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民族

荊州市是一個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分散雜居城市。截至2018年3月,全市有31個少數民族,3.34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0.35%。其中中心城區少數民族人口1.12萬人,佔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32.01%。全市有2個民族鄉,即洪湖老灣回族自治鄉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自治鄉。少數民族人口達百人以上的村、街、場、廠有36個。少數民族中萬人以上的民族2個,即回族,土家族;萬人以下千人以上的民族1個,即滿族;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民族4個,即蒙古族、苗族、侗族、壯族。回族主要分佈在洪湖老灣回族鄉及沙市、荊州、公安等地;滿族、蒙古族主要分佈在沙市、荊州一帶;苗族主要分佈於沙市、荊州兩地;侗族、壯族主要分佈於洪湖、沙市等地。全市正式掛牌的民族中學有2所,即洪湖老灣回族鄉民族中學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鄉初級中學;有民族小學5所,其中洪湖老灣回族鄉2所、松滋卸甲坪土家族鄉1所、石首市和荊州區各有回族小學1所,共有學生1400餘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600餘人,約佔45%。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湖北省地級市—荊州市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中文名稱

荊州

外文名稱

Jingzhou

別名

江陵、郢都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 華中 湖北省

《回荊州》mv歌曲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轉編zp)荊州,古時又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90萬(2017年),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歷史沿革

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沙,始稱津或江津,歷為江陵縣的重要商埠和碼頭。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荊州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在這裡創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荊州系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屬楚。

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今荊州區紀南城),都郢400餘年。秦屬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荊州。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定治南郡。

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

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隋開皇二年(582年),因與後梁聯姻,罷總管府;開皇七年並後梁,又置江陵總管;二十年改為荊州總管。大業初,複稱南郡。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唐貞觀元年(627年)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道,屬山南東道江陵府,設荊州大都督府,至德後置荊南節度使。上元元年(760年),以江陵為南都,改荊州為江陵府;次年(761年)罷都。

五代十國時(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

明洪武九年(1376年)湖廣行省改置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荊州府改屬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荊州府復屬湖廣佈政使司。

清康熙九年(1670年)置上荊南道,駐荊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荊南道更名荊宜施道;光緒三十年(1904年)荊宜施道更名荊宜道。

民國元年(1912年)1月,荊州府裁府留縣,所轄各縣直屬荊宜道;民國三年(1914年)荊宜道更名為荊南道;民國十年(1921年)8月複稱荊宜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湖北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為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鎮,轄荊門、京山、鍾祥、天門、潛江、公安、松滋(駐新江口鎮)、江陵等8縣;同月,析江陵縣之沙市鎮建沙市市,屬省轄市。同年設沔陽專區,專署駐沔陽縣(1951年駐沔陽縣新堤鎮),轄沔陽(駐仙桃鎮)、漢川、漢陽(駐蔡甸鎮)、嘉魚、蒲圻、監利、石首等7縣及新堤辦事處。1950年撤銷新堤辦事處,改設新堤鎮,歸沔陽縣領導。1951年5月26日,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改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荊州區專員公署”;同年,撤銷沔陽專區,將沔陽(駐仙桃鎮)、監利、石首3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2縣劃歸孝感專區;嘉魚、蒲圻2縣劃歸大冶專區。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1952年,由沔陽縣析置洪湖縣,駐洪湖。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縣析置荊江縣,駐陡湖堤;同年2月,五三農場成立;7月1日,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荊州地區總人口541.02萬人。1955年撤銷荊江縣,併入公安縣,公安縣遷駐原荊江縣址陡湖堤,原公安縣城關改名為南平鎮;同年,沙市市劃歸荊州專區管轄。1960年以江陵縣的沙洋鎮設立沙洋市,由荊州專署領導。1961年撤銷沙洋市,改設為沙洋鎮,劃歸荊門縣領導。1968年3月27日,荊州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轄沙市市及江陵、荊門、鍾祥、京山、監利、石首(駐繡林鎮)、天門、潛江、沔陽(駐仙桃鎮)、洪湖(駐新堤鎮)、公安(駐陡市鎮,即原陡湖堤鎮)、松滋(駐新江口鎮)等12縣。1975年全地區“撤區並社”,撤銷119個區(鎮),將721個小公社合併為221個大公社。1978年10月,撤銷荊州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地區行政公署。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由荊門縣的城關鎮及附近地區設立荊門市,由荊州地區領導。1983年3月,全區開展“政社分開,建立鄉政權”,公社、管理區、生產大隊和縣轄鎮分別改為105個區,596個鄉,5720個村和58個縣轄鎮;8月19日,國務院批准荊門市升為地級市;撤銷荊門縣,將荊門縣的行政區域併入荊門市(1985年設立東寶區、沙洋區)。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130號)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縣級)。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沙市區轄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勝利路、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立新、關沮、聯合、羅場4個鄉;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江陵區轄原江陵縣的郝穴、觀音壋、岑河、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9個鎮和馬家寨、秦市2個鄉。荊沙市轄原荊州地區的松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和新設的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原荊州地區的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省直轄。湖北省政府批准,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荊州市代管。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撤銷松滋縣,設立松滋市。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鐘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市江陵區,設立江陵縣。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荊州市下轄荊州、沙市兩區,江陵、公安、監利三縣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5]市政府駐地沙市區。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荊州市位於東經111°15°—114°05°,北緯29°26°—31°37°。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市,全長483公里。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陽。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區佔78.7%,丘陵低山區佔21.1%。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地形地貌

荊州市以平原地區為主體,海拔20-50米,相對高度在20米以下。丘陵主要分佈於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橋、斯家場和荊州區的川店、八嶺、石首市桃花山等地,海拔100-500米,相對海拔50-100米,低山主要分佈於松滋市西南部與湖南省交界處,海拔500米左右。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水文

荊州市河流交錯、湖泊密佈。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條,均屬長江水系,主要有長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調絃河等。荊州湖泊眾多,全市有千畝以上湖泊30多個.總面積8萬公頃,其中洪湖為湖北省第一大湖,總面積3.5萬公頃,長湖次之,總面積1.2萬公頃。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氣候

荊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全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 104-110千卡/平方釐米,年日照時數 1800-20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9-16.6℃,年無霜期242—263天,多數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間。有足夠的氣候資源供農作物生長。4-10月份降水量佔全年80%,太陽輻射量佔全年75%,≥10℃的積溫為全年80%,水熱同步與農業生產季一致的氣候條件,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髮育。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荊州市已發現礦產35種,其中探明有一定工業儲量的13種,已開採利用的20種。主要能源礦產有石油、煤炭;化學礦產有岩鹽、芒硝、硫鐵礦、重晶石;建材礦種有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粘土、河道砂、卵石;冶金輔助材料有白雲岩、優質硅石、耐火粘土;新型礦種有膨潤土。此外還有砂金、脈金等。荊州地質構造單一,礦床賦有條件好,圍巖性質穩定,除石油、煤炭外,非金屬礦產絕大部分裸露地表,便於露天開採。礦產分佈集中,全市大多礦產資源分佈在低山丘陵地區,散佈在城鎮周邊,交通便利,礦產開發外部條件優越。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水資源

荊州市市水域面積大,以洲灘、湖泊為主的溼地資源獨具地域特色。歷史上水產生產以天然捕撈為主,1952年養殖水面只有0.1萬公頃,隨後水面開發利用逐年增大,1998年全市養殖水面7.29萬公頃,其中池塘佔48%、湖泊佔37.7 %、水庫佔5.4%。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土地資源

荊州市土地總面積摺合140.93萬公頃,屬人多地少的地區。據第一次農業普查資料顯示,全市已利用的農業用地為72.77萬公頃,佔土地總面積51.6%,在已利用的農業用地中,耕地佔 82.3%,人均佔有1.41畝.養殖水面8.0%,林地佔8.1%,園地佔1.6%。全市土壤由近代河流沖積物和新生代第四紀粘土沉積物形成,以水稻土、潮土、黃棕壤為主體,土層深厚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髮育。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生物資源

荊州市生物資源豐富,具有種類多、分佈廣、南北兼備的特點。全市栽培作物品種千餘種,還有不少地方良種,浮游生物、維管束植物和魚類資源是全市的一大優勢。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底,荊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總戶數為199.95萬戶,比2016年減少0.29萬戶;戶籍人口為647.62萬人,比2016年增加1.27萬人,其中城區112.18萬人,比2016年增加3.54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4.17萬人,其中:城鎮308.66萬人,鄉村255.51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4.7%。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民族

荊州市是一個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分散雜居城市。截至2018年3月,全市有31個少數民族,3.34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0.35%。其中中心城區少數民族人口1.12萬人,佔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32.01%。全市有2個民族鄉,即洪湖老灣回族自治鄉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自治鄉。少數民族人口達百人以上的村、街、場、廠有36個。少數民族中萬人以上的民族2個,即回族,土家族;萬人以下千人以上的民族1個,即滿族;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民族4個,即蒙古族、苗族、侗族、壯族。回族主要分佈在洪湖老灣回族鄉及沙市、荊州、公安等地;滿族、蒙古族主要分佈在沙市、荊州一帶;苗族主要分佈於沙市、荊州兩地;侗族、壯族主要分佈於洪湖、沙市等地。全市正式掛牌的民族中學有2所,即洪湖老灣回族鄉民族中學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鄉初級中學;有民族小學5所,其中洪湖老灣回族鄉2所、松滋卸甲坪土家族鄉1所、石首市和荊州區各有回族小學1所,共有學生1400餘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600餘人,約佔45%。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古城—荊州,你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