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良種與良法並行打造溧陽“六好”青蝦

江蘇省常州市十大農產品知名品牌“溧陽青蝦”以個體規格大、肉質鮮美,深受市場的歡迎,2020年2月又被國家農業農村部等八部委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日前,農業農村部發文,要求配合各級政府做好春耕春產,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同步進行,溧陽市農業農村局和溧陽市社渚鎮人民政府在“中國青蝦第一鎮”社渚舉辦溧陽青蝦綠色高質量生態養殖現場交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徐跑、江蘇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傅洪拓研究員一行受邀為養殖戶指導生產。為嚴控人數,交流會分批舉行,養殖戶經過測量體溫和掃健康碼後進入現場,溧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萬保龍、溧陽市社渚鎮農村工作局局長黃志兵主持活動。

首先,社渚鎮政協工委主任管華松介紹了青蝦產業情況,2018年溧陽市青蝦主養面積7.8萬畝、蝦蟹混養面積9.3萬畝,溧陽市社渚鎮是“溧陽青蝦”核心養殖區,是中國最大的青蝦養殖鎮區,全鎮現有養殖水面6.5萬餘畝,其中青蝦養殖面積6萬畝,從事青蝦養殖的農戶1380多戶,全鎮擁有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43家,協會2家,青蝦營銷經紀人185多名,青蝦銷往江浙滬皖鄂魯等地區。全鎮已建立2個萬畝和15個千畝以上青蝦養殖示範基地,青蝦養殖平均畝產量超過100公斤,畝產值5000~8000元,畝均效益3000元,2018年全鎮青蝦產業產值達6億元。全鎮2018年推廣青蝦“太湖2號”新品種養殖面積5.8萬餘畝。

接著,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徐跑主任對當前的青蝦養殖提了幾點看法,他說,近年水產養殖行業並不平靜,既有來自環保方面的壓力,也有資源上的限制,更有質量安全方面的要求,對於水產養殖業者來說首先要自律,把水產品質量安全當成頭等大事來抓,踐行綠色生態養殖將是未來水產養殖最重要的工作。最近農業農村部正在實施2020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其中就有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方案,各地都在倡導“無抗行動”,對水產養殖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抗生素等藥物殘留實行零容忍。科技是產業的基礎,良種與良法並行,好種、好水、好料、好管理,才有好品質和好效益,具體到青蝦養殖行業,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和規格蝦上市率是下一步要做的關鍵工作,以實現大規格蝦佔比達60%。

绿色发展,良种与良法并行打造溧阳“六好”青虾

專家授課

江蘇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傅洪拓研究員

青蝦產業發展若干問題

一、良種

要求品質純正、具有青蝦“太湖一號”“太湖二號”的優良性狀;要擴大全鎮良種的覆蓋率,確保良種供應。建議青蝦養殖戶到專業的育苗點去引種,在養殖過程中嚴格按照建議的操作規程進行養殖。

二、育苗

青蝦苗種繁育較為複雜,對技術要求高,分散育苗不易保證質量,而且親本的利用率低,育苗效率低,對養殖池塘面積造成不必要的佔用,對下半年的養殖造成影響,集中育苗代替分散育苗是趨勢,這樣可以使兩季青蝦養殖之間有充分的時間曬塘。另外,集中育苗點配比範圍要合理,做到一個育苗點能夠基本覆蓋附近的養殖面積,保證優質青蝦苗的供應。

三、養殖

青蝦主養過程中存在的秋繁、互殘、耐低氧能力較差等問題,導致青蝦總產量不高、規格蝦比例不高,很難達到非常高的產量。下一步工作重點將會通過選育性腺發育晚的親本、全雄蝦等方式控制秋繁;通過控制水草密度、種類來減少青蝦自相殘殺以提高養殖總產量及大規格蝦比例。進一步研究青蝦營養需求,加強青蝦專用飼料的研發;進行青蝦塘少量套養河蟹等新型養殖模式的探索,與一線青蝦養殖從業者密切交流,整合優化優秀的養殖技巧,實現養殖產量、規格蝦比例的提升。

绿色发展,良种与良法并行打造溧阳“六好”青虾

四、病害

青蝦是本地品種,對環境非常適應,一直以來病害較少,但是最近曾經有過紅體、白皮、斷腿等零星情況發生。對此,建議採用生態防控,做好預防工作,選擇良種、調好水體、投餵針對性的青蝦專用餌料、適宜種草可以很好地把病害控制住,一般沒有大規模的病害發生。

五、市場

社渚現有的青蝦交易市場在青蝦價格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青蝦養殖戶免受損失。建議在品牌建設上還要進一步加強,同時在青蝦的加工方面還有發展空間,比如醉蝦、青蝦乾等的生產等。

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水產養殖室主任徐鋼春研究員

淡水小球藻的生態功能及其在水產中的應用

小球藻是一種優質的綠色營養源食品,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熱量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含量豐富的優點,並且具有某些特殊醫療保健功能。因此,小球藻是食品添加劑以及保健食品等的優質健康食品源。

淡水小球藻具有提供餌料、增加水中溶氧含量、調節水質、穩定藻相、解毒重金屬和提高蝦蟹免疫力的作用。

恆泰藻種特點

1.濃度高。市面上的小球藻濃度普遍在107個/毫升,恆泰生產的接近108個/毫升,也就是說,“恆泰藻種”1瓶相當於市場上至少5瓶以上的小球藻藻種數量;

2.活性好。“恆泰藻種”百分之百純培養,除培養營養物質外,無任何違規染色禁藥添加,顯微鏡視野全是具有豐富葉綠素的小球藻;

3.應用效果好。恆泰小球藻培育技術採用有效結合光照自養和有機營養源異養方式實現快速生長,無需額外曝氣,與在池塘大水域生長環境和方式無縫對接,能很快適應池塘環境,實現快速生長。

使用方法

養殖前期肥水:水溫低、光照弱、空塘時間長、清塘藥殘難以消除、水體營養鹽缺乏、新塘等均會引起藻類少、水清瘦。

措施:採用無機肥或有機無機復混肥培藻,效果明顯。小球藻在水溫10℃以上就可以生存和生長,進水30~50釐米,先解毒,除去水中的藥物殘留,第3天使用EM菌“調水1號”,並搭配適量的生物有機肥(鈣肥酵素、氨基酸、培藻膏、肥水膏等),植入活力強盛的“恆泰小球藻種”,肥水5日後,再次加入適量的生物肥,促進藻類快速生長。小球藻可作為天然餌料增強機體免疫力。

注意事項:建議在晴天上午、光照條件較好與溶氧比較好的情況下使用;如果水中原生動物過多,應先殺蟲,3天后再使用小球藻;若水體偏瘦、肥力不足,應施用酵母肥水膏或氨基酸肥水膏促進藻類生長;使用前後3天不得使用外用殺蟲藥和消毒劑,以免影響藻種的生長繁殖;使用前搖勻,若有少量沉澱屬正常現象,可以接受光照;在常溫、密閉、陰涼乾燥處貯藏,避免陽光直射。

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飼料營養研究室主任劉波研究員

青蝦春季飼料投餵與大規格養成技術

吃什麼

仔蝦與成蝦的主要餌料:(1)天然餌料。天然餌料種類有:水生植物如水草、浮游生物如藻類、紅蟲、底棲生物如水生昆蟲、水蚯蚓、有機碎屑等。(2)人工飼料。人工配合飼料;螺蚌肉、蠶蛹、低值農副產品如餅粕類、糠麩類等。將黃豆、玉米、小麥(浸泡數小時)和顆粒飼料相結合搭配,加螺蚌肉投餵以提升品質。對菜籽餅、棉籽餅、加工下腳料等利用低。(3)顆粒飼料質量。飼料粗蛋白36%~40%,水中穩定性6小時以上,誘食效果好、飼料係數低。

吃多少

绿色发展,良种与良法并行打造溧阳“六好”青虾

根據實際吃食情況、天氣情況、池塘環境條件靈活掌握投飼量。天氣晴好、水溫適宜時多投,氣壓低、陰雨天少投。水溫低於10℃、高於32℃,控制投飼。青蝦攝食高峰為傍晚至黎明。青蝦每晝夜三個非常明顯的攝食高峰區,分別為14:00-18:00、22:00-翌日2:00 和6:00-10:00。每天投飼兩次(至少1次),上午8-9點投全天的30%,下午18-19點投全天70%。投餌方式採用沿池四周遍撒方式(淺水區)。

投料原則:1.上午和傍晚各投一次,傍晚佔2/3;2.高溫季節,應控制投餵量;3.飼料採用全池遍灑方式,離池邊1~2.5米淺灘處為主;4.4-5月讓投餵促進繁殖的料。

停料和減料原則:1.大雨停料;2.陰天和小雨減料;3.急劇降溫或升溫停料或減料;4.pH變化低於0.6停料或減料;5.發生病害時停料或減料;6.水體泡沫或異味減料或停料;7.倒藻停料。

怎麼吃

飼料蛋白質越高越好?不能被利用的蛋白質被排放到水體後就是氨氮、亞硝酸鹽中氮的主要來源。因此好飼料不是看蛋白的高低,而是看配方營養是否平衡,是否符合養殖動物的生理需求;氨基酸配比平衡的蛋白質才是好的蛋白質。

飼料中拌藥餌壞習慣?一些養殖戶習慣於在飼料中長期添加藥物原粉如抗生素。這樣做只會加重肝臟負擔,破壞腸道內菌群平衡,加重抗藥性。藥物殺害有害菌的同時也殺害了有益菌,導致腸道內菌群失衡,更容易患腸道疾病。最好的做法是魚體健康時不加任何藥物或適當添加益生菌類。

憑顏色判斷飼料的好壞?顏色只是飼料的外觀形狀,與飼料的組成和加工工藝有關,而與飼料的營養價值和效果沒有關係。

憑嗅覺判斷飼料的適口和誘食好壞?魚腥味濃不等於飼料中魚粉多,有些養殖戶往往以飼料的魚腥味大小來評定飼料中魚粉的含量,以此判斷飼料質量好壞的看法是不對的。當前市場上有種叫魚腥香的添加劑,加到飼料中就顯得魚腥味很濃。白魚粉並沒有濃烈的魚腥味。

片面追求低價飼料?為了降低成本,不少養殖戶使用低價飼料,消化利用率差,易導致水質變化,病害發生,魚類生長緩慢。表面上降低了費用,實際降低了養殖整體效益。

青蝦飼料投餵關鍵點

好種:選好苗,放養優質種蝦;好水:1.養護水草,防漂草,防缺氧,養殖生態穩定;2.調水色可穩定生態,EM是改良水質有效方法;3.用物理底改、氧化底改和生物底改調控底質可降低死亡率;4.水草腐爛和飼料過量投餵是引發蝦大批死亡的重要原因;5.良好的生態可降低蝦的發病率,是高產高效的關鍵所在;6.養殖密度、藻相、菌相、溶氧、暴雨危機等管理;好料:抗應激與飼料與投餵(包含免疫增強劑、疫苗、中草藥等)。水草好,水質就好,蝦活力強,食慾旺盛,攝食量就大,蛻殼生長就快,病害就少,成活率就高,最後產量高,個頭大,效益好。

青蝦專用飼料開發與大規格青蝦養殖技術案例

南京浦口楊勤新塘口試驗青蝦專用飼料養殖對比試驗

绿色发展,良种与良法并行打造溧阳“六好”青虾

江蘇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蔣速飛

青蝦養殖過程中傳統觀念的轉變

關於品種

青蝦太湖1號是日本沼蝦和海南沼蝦的雜交品種,太湖2號是在1號基礎上的選育種,比1號個體更大,目前太湖3號正在研究中,是由各地野生水域收集優質青蝦選育的品種,具有適應性更強、生產更快的特點。

關於飼料

全國青蝦養殖面積不到60萬畝,受制於面積和經費一直沒有青蝦專門飼料的研發,目前大多采用南美白對蝦和羅氏沼蝦飼料,江蘇省青蝦產業技術體系正在做這面的工作,青蝦專用飼料將會在12個省體系的大塘示範推廣。

青蝦具體領地習性,中間的蝦不到邊上去吃料。所以一定要全池潑灑、均勻喂料,據觀察研究,全池均勻潑灑投料比在池邊投餵可以增加10公斤以上商品蝦的產量。

關於蝦池水草

水草一定要控制好,下半年要全部割完,否則水體下面是臭的,水體不流通會帶來青蝦成活率、翻倍率低。

關於蝦池調水

蝦池中70%的溶氧來自於水草和藻類,其中小球藻增氧效果最好。目前就青蝦放養密度來看,正常情況下不會缺氧。但是青蝦培殼時是需要充足的氧氣含量的,蝦池增氧不是為了防止缺氧,而是為了蛻殼時的需要,蝦池最好安裝微孔增氧,不缺氧時也要常開,保證蛻殼順利。

蝦池消毒和解毒做了多年,傳統的藥物用了多年的效果已經不明顯了。建議拿蝦後先用Vc和過硫酸氫鉀等氧化劑,增氧抗應激,青蝦不會斷肢造成死亡。

關於青蝦病害

目前養蝦戶有反映紅體、白皮、斷腿等情況,可能是由過度對水體進行消毒、解毒,破壞水體菌相、藻相平衡引起。8月上旬浙江德清養殖戶使用地籠捕蝦過程中出現青蝦死亡現象,病蝦身體發紅,對紅體青蝦樣品進行細菌培養並未找到病原;解剖顯示,白皮蝦肝臟水腫呈糜爛狀,細菌培養未發現病原,這些現象的產生可能跟抗生素、硫酸銅等過度使用有關。

關於青蝦捕撈

8月上中旬塘裡都有10~15斤商品蝦上市,體形瘦、腿細長,是老蝦,9月底會全部死完。到10-11月上中旬塘裡都是大蝦,這時的價格還不便宜,但年底賣蝦並沒有幾天蝦價是好的,因為12月到元旦蝦蟹塘要乾塘,所有的蝦都要上市,這時的蝦價低。因此建議提前賣蝦,不要等到年底,而且蝦賣得越快、後面長得越快。

捕撈儘量用網拖,如果被檢出敵殺死,會害了整個青蝦產業。安徽宣城的青蝦在運到杭州後都要統一檢測呋喃西林,一旦檢出全部賣不出去。所以抗生素亂用現象一定要嚴禁,養殖生產中如果需要多用生物製劑,保證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社渚是中國青蝦第一鎮,多的時候一天出十來噸蝦,有量了、還要有質,在不久的將來打造像陽澄湖一樣的名牌產品,成為在消費者心目中優質蝦、精品蝦的領頭羊。(出處:科學養魚)

绿色发展,良种与良法并行打造溧阳“六好”青虾绿色发展,良种与良法并行打造溧阳“六好”青虾
绿色发展,良种与良法并行打造溧阳“六好”青虾绿色发展,良种与良法并行打造溧阳“六好”青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