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為何成與“變法”,死與“變法”?

商鞅生於公元前395年,衛國國君的後裔,年輕時候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吸取前人變法經驗,結合秦國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適合秦國的法,並且使秦國成為了強大之國,也為後來的秦國滅六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為何成與“變法”,死與“變法”?

商鞅的變法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成功一次的變革。因此被後人稱為“商鞅變法”

在經濟上,他破除了井田制,擴大了畝制,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的生產,從根本上確定了土地私有制,這樣促進了秦國小農經濟的發展,為秦國農業生產帶來了勃勃生機。

在政治上,他推行了縣制,改革了秦國戶籍,行政區域的劃分,制定了稅收,統一了度量衡制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制度。

在軍事上,他制定了軍功爵位即二十等爵制度,禁止私鬥,論功行賞,因此加強了軍隊戰鬥力。

因此商鞅變法不論從哪方面,都給秦國的發展帶來了質的突破,可以說,沒有商鞅變法,就沒有後面的秦滅六國大統一的戰績。

商鞅的成功在於他的變法,他的輝煌業績因他的變法而被納入史冊。但為何又說他也因“變法”而死呢?

每個朝代有效的變法都會受到當時貴族的反對,因為貴族的利益終究和國家的發展相悖的。商鞅嚴厲的變法打擊了當時的貴族,取消了貴族的特權,這樣就會遭到貴族的嫉恨。

同時商鞅為了使自己的“變法”得以實施下去,貴族犯法與庶民同罪,任何人觸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並且商鞅的變法輕視教化,強調了請罪重罰,因此受到很多人的不滿,力挺商鞅變法的秦孝公去世後,其兒子秦惠文王繼位。

秦惠文王本身對商鞅變法的苛刻有所不滿,後因“公子虐”(曾被商鞅割掉鼻子,秦惠文王當太子時期的老師)汙衊商鞅謀反。秦惠文王藉此抓獲商鞅,商鞅戰敗死於彤地,屍首運回後被車裂。

商鞅為何成與“變法”,死與“變法”?

“商鞅變法”的侷限性也是推進商鞅之死的因素,輕罪重罰,在當時的社會,這注定不會給自己帶來一個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