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七件事讓你得到長久的喜悅

積極心理學——七件事讓你得到長久的喜悅

如何才能做到幸福至上呢?

心理學教授馬丁·賽利格曼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瀨被譽為積極心理學的開山鼻祖,因為他倆都對冷酷的現實懷著極大的熱忱。

這誠如他們在《美國心理學家》上所言:

心理學不僅僅是一門有關疾病與健康的醫學,而是涵蓋著豐富的內容。

無論是工作、教育和理解力,還是關愛、成長和娛樂,都與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痴心妄想、理想信念、自欺欺人、頭腦發熱還有敷衍了事都是行不通的。

積極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要以科學有效的方法有的放矢的解決人類行為中存在的問題,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問題闡明。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

這七條幸福的妙招,我翻閱了數百種研究資料。其中,多數都散見於各類期刊、會議的主旨發言和研究報告中。

現在,我把他寫到這裡,大家只管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任選其一,只要能連續不斷地堅持兩個星期,你一定可以比從前快樂。

散步

寫日誌

做點好事

放空

達到心流

冥想

感恩

積極心理學——七件事讓你得到長久的喜悅

散步

賓夕法尼亞州的研究人員在《運動心理學期刊》的文章中指出,

越是運動,人就越興奮、越有激情。

據研究人員阿曼達·海德稱:“我們發現,和運動量小的人相比,運動量大的人愉悅感較強。同時我們還發現,和日常相比,人在運動的日子裡會更加開心。”

不必花太多時間,一週只散步三次,每次健走半個小時,就足以增加你的幸福指數了。

寫日誌

花上20分鐘的時間記錄下一件充滿正能量的經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幸福感。

因為你寫的過程就是對這種經歷的一種重溫,而且你每讀一遍,就會重溫一次。

做點好事

一週行五回善事可以大大增加幸福感。

通常,我們並不會想到為別人的咖啡買單、幫鄰居修理空調。而幫助別人是提升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

道路很簡單,良好的自我感覺,再加上別人的感激之情,他們怎麼會不幸福呢?

推薦讀《這一生的幸福計劃》 《持續的幸福》

放空

《精力管理》中寫:“最豐富、最幸福和最富成效的生活,其特點是既能全力以赴地迎接挑戰,又能適時、定期地全身而退補充能量。”

工作了一整天之後,完全的放鬆可以使我們養精蓄銳,精神百倍的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去。

積極心理學——七件事讓你得到長久的喜悅

達到心流

心流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某種活動中”。

隨著自我的隱退和時間的消逝,你的一舉一動、所思所想,如同演奏爵士樂一般,一氣呵成。

推薦看《當下的幸福:我們並非不快樂》

冥想

冥想可以“持續不斷的重組”人類的大腦以增加幸福感。

冥想兩分鐘後,大腦中控制同情心和自我意識的區域明顯擴大,相反,控制壓力的區域則明顯減小。

推薦看我之前的文章《正念練習法》

感恩

假如一點點小事就足以令你開心,那麼幸福就不再是遙不可及了。

找到一個本子,或者一個平臺,持續輸出記錄下你過去一週值得感恩的3~5件事。

“思考你當下的幸福,而非過去的不幸。幸福,每個人都有很大;而不幸,所有人都有一些。”

寫到最後,我想說,和開車、倒立、踢足球一樣,幸福也是可以習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