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紀實:父母在卑微地賺錢,你就該理所當然地去消費

細姑去年到表妹家帶孩子,今年又去了。

自打退休後,沒事我到處走親戚。本來說好了開春要去細姑家,又去不成了。

今年本來是說不去了,細姑經不住表妹一哭二鬧就去了。表妹是二婚,小孩剛上幼兒園,婆婆年齡大不說,身體也不好,顯然是不能帶小孩的。表妹在杭州上班,請人帶吧,杭州自出了保姆縱火案後,都不敢隨便請保姆了。思來想去,就把心思想到細姑頭上了。

按我們這邊的習俗,說是不再重男輕女,但對待兒女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兒子不孝順,做父母的也要把他們所有都留給是兒子,兒子繼承這一切還理所當然。對女兒就不一樣,女兒再孝順,別指望父母對你有多大支持,特別出嫁後的女兒,更別指望了。做父母只能帶孫子孫女,要是去帶外甥的,除非是兒子兒媳同意後。這不,細姑沒經兒子兒媳同意,就跑到杭州幫女兒帶孩子,表弟和表弟媳對細姑就有很大意見。

表弟的一兒一女也是細姑帶大的,如今兩孩子都上大學去了。即使現在沒孫帶了,在表弟表弟媳看來,細姑和姑爺現在就該安分地幫他們在老家看屋。

鄉村紀實:父母在卑微地賺錢,你就該理所當然地去消費

細姑和姑爺儘管都快七十歲的人,身體都好,種了十幾畝田地,家裡有菜園,還養了幾十只雞,在家也沒要兒女養活,生活過得安逸。他們如今到表妹家帶孩子,家裡所有田地自然種不成了。表妹每月給三千塊錢細姑零用,跟姑爺又找了一個看大門工作,收入上,比在農村顯然要強許多。但表弟和表弟媳婦不以為然。

因為細姑與姑爺賺的錢,都沒交給他們,與他們在家看屋沒什麼區別。

上回,細哥去世,表弟來弔喪,跟我說了許多細姑不該去給表妹帶孩子的話。他們在老家做的樓房,因沒人住,下雨時樓頂積的水,不及時排出去,就都滲到屋內了。表弟說:“去年,二樓幾間房都浸水了,又重新修整,花了五千塊多。”表弟不知是心痛錢,還是真關心細姑,又給我補了一句:“這時候他倆身體好,去帶孩子。等身體不好了,就回來,指望我來照他們。他們也不想想。”

我也不知怎麼好回答表弟。

晚上,跟細姑電話,委婉地將表弟的話轉達給細姑。細姑沉默一會,才說:“我也為難。我也不想來……”細姑有點說不下去。

表妹離婚後,又重建家庭,生這個小孩,也是細姑當初要表妹生的。在細姑眼裡,一個家庭要是沒個孩子牽掛著,這個家就像房子沒屋大梁,飄飄欲墜,更何況還是個組合家庭。如今表妹孩子沒人帶,她不來帶,還能指望誰?生兒養女,手心手背都是肉。

細姑和姑爺自打出生後,就沒離開過家鄉,細姑在杭州不適應,姑爺更是不適應。去年回來過年時,姑爺明顯比在家裡瘦了許多,一問,姑爺多年沒犯的皮膚病又犯了。姑爺在工廠門衛上班,碰上夜班,一夜起來十幾次,基本上莫想睡覺。加上皮膚病的騷癢,姑爺身體也明顯是差好些。

今年,姑爺是本不想去的,可姑爺不會焐飯不會洗衣服,最後還是跟細姑一起去了杭州。

細姑最後說:“我曉得他們心思,去年修房子,那個錢,他們想我出。我沒出,就有意見了。”

鄉村紀實:父母在卑微地賺錢,你就該理所當然地去消費

細姑幫表妹帶孩子,除了表妹每個月給的零用錢,加上細姑又閒不住,去領些手工做,一個月又有兩千多,和姑爺在工廠看門的工資,一個月有近八千多元進項。細姑和姑爺一生窮苦,幾十年都扒在田地上討生活,大半生也沒想到他們一個月能掙他們在家一年收入。去年回來過年時,他們倆只顧開心,把一年來賺的錢,全部都吹出來了。

我背後笑話細姑露富了,細姑還不以為然。

過年時,表弟突然要換車,希望細姑支援點。結果細姑說,她的錢都讓表妹存起來了。這下更惹麻煩了。

表弟媳還沒等細姑說完,就說:“那看你倆樣子,是老了也不指望我們養了。”

細姑也是直性子,如今快七十了,沒用他們一分錢,只有他們倒貼兒子兒媳的。他們還沒老到不能動了,媳婦就這麼說,細姑一氣,就說:“各人憑良心。我養了兒,你也養了兒。”細姑過後還跑到孃家找細爺家訴委屈。細爺也沒安慰細姑,反怪細姑話沒說好。最後,細爺到細姑家做調解,讓細姑拿出三萬塊錢,給表弟換車,才算平息了兒媳的怨氣。

細爺對細姑說:“我這些年忙的錢,也都讓你侄兒拿去了。年年起來說找媳婦,要用錢,快四十了,還沒見個媳婦回來過年,有麼法子?”

後來我知道這個情況,怪細爺亂主張。

堂妹冬連聽了,也反說我不懂世故,現在農村做父母,比城裡做父母還難。本來就沒錢,兒子兒媳一心眼就指望你們。在老家做屋是父母的事。他們在城裡買房,父母不出個首付,也要出一半首付款;在城市打工,買個車方便回來,做父母也要出錢;還有孫子輩讀書、上大學,做爺爺奶奶的,除了自己高興,還要讓兒子媳婦高興,只有硬著頭皮、沒錢也要想法子給幾千塊錢孫子上大學。錢數太少了,媳婦就會給臉色看。

鄉村紀實:父母在卑微地賺錢,你就該理所當然地去消費

冬連兒子兒媳在武漢打工,也準備在武漢買房,要冬連出20萬首付。冬連說賣了我和他爸兩條命也拿不出20萬,兒子和媳婦就不高興了。最後冬連說:“媳婦還巴不得兩個老的打工賺的錢,都上交他們才好。”

我真不知說什麼好。

我不知這是不是做父母慣的?還是做父母的真怕自己老了兒子不管了?如其真養了這樣兒子,我們老了還能指望他們養嗎?!

父母一邊卑微地打工賺點錢,你們還好,那麼安然自得地拿著父母打工賺的血汗錢,去過你們想要的城裡人日子,你們安逸吧,心裡是否踏實呢?!

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我不知道現在老想著父母倒貼自己的年輕人,想到這個問題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