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產業將匹敵美國?美媒:答案在東莞

美媒稱,中國將成功打造可匹敵美國的強大科技產業,其箇中原因能在曾以廉價製造業聞名的廣東東莞市一家其貌不揚的工廠中找到。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4日報道,東莞銘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這家工廠4樓車間裡曾經擠滿了員工,但由於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新一代年輕人沒有興趣在工廠裡埋頭工作,該工廠被迫轉型,如今大量員工已經被一排嗡嗡作響的機器所取代。

一個以前需要超過300名工人的工廠現在只需要100人,工廠超過一半的工作已經自動化,每一臺機器完成的工作量以前需要15個人26道工序才能完成,在機器周圍忙碌的工人可能在一到兩年內被機器取代。

中國科技產業將匹敵美國?美媒:答案在東莞

(資料圖)

報道稱,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東莞長期以來一直依靠生產鞋、玩具和電子元件並向歐美出口,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訂單逐漸枯竭。

此外,過去10年,工人的平均工資已經上漲了3倍,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願意在枯燥緊張的流水線上工作,他們更偏向於服務業崗位,例如餐廳服務員和快遞員,因為這樣可以與人互動或者四處走動,一些工廠搬到了成本更低的國家或者永久關閉。

因此東莞的企業和政府必須有所作為,它們投身於現代化進程。

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院長張國軍說:“我們知道未來是智能製造的天下,但實現這個目標並非易事。”

初創企業東莞普萊信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正在幫助銘普光磁,該公司將為銘普光磁提供實現完全自動化所需的大部分機器設備,這些設備都將是中國製造,因此比從日本或美國採購要便宜。

普萊信公司創始人福里斯特·田(音)說:“製造業最大的趨勢是,自動化不可逆轉,自動化機器設備的需求會很大。”

報道稱,這家工廠的情況間接表明了中國的遠見——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改造中國的產業,從而參與自動化、芯片和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的競爭,從而使中國各地的企業和城市意識到要麼實現現代化,要麼消亡。

東莞政府還採取了其他措施以確保這些創新中心能夠幫助當地製造商。

中國科技產業將匹敵美國?美媒:答案在東莞

自動化越來越高的中國工業(資料圖)

例如,東莞和中國主要大學合作成立了大約30家研究院,在投入初始資金之後,東莞官員會告訴這些研究院,以後它們必須想辦法靠自己掙錢。

報道稱,類似的其他企業也在努力,它們關心的是勞動力成本和它們自身的未來。這種推動源於想方設法保持競爭力的地方政府,源於日益聯合起來想要徹底改造中國工廠及其未來的不斷壯大的私營企業家、學者和地方官員。

此外,其他城市也在緊鑼密鼓地制訂它們自身的自動化計劃,蘇州、溫州、徐州和上海周邊的工業區只是其中幾個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